33: 试论无能不可理论

33: 试论无能

42分钟 ·
播放数19778
·
评论数151

这期节目是我几年间理论感悟的汇通和顿悟,但这并不重要。真正的能力基于无法掌握、无法占有、无法认清的无能,向他者的敞开基于空白自我以及对他者的无能为力。

邮箱:bukelilun@outlook.com
网站:bukelilun.com
宝婷的微博:@tifanie

爱发电支付宝或同名公众号打赏,将支持本节目继续走下去,在此感谢所有赞助者。

使用音乐:
郎朗 -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Aria (2020)
Glenn Gould -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Aria (1981)


爱发电上赞助

展开Show Notes
“唯有到无能为力的境地他者才会出现,即爱情的经验要通过无能来实现,这是他者现身的代价。追求能力的绝对化将毁灭他者的存在,而与他者发生关联的前提恰恰是某种无能为力,只有承认无能为力,他者才会出现。爱欲中确实无可占有、无可把握、无可辨识,如果一个人他声称占有把握和认清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不是那个他者,占有、把握、辨识都是能力的近义词。”
伍德森
伍德森
2020.7.13
14:35讲的真好。白板隐喻现在似乎都不成立了,人都成了液晶屏,出厂就预设了色彩空间,通电了就使劲色彩斑斓,burn out了休息的方式是来段儿屏保。从白板到黑镜,真可惜。
Lad_PeXo
Lad_PeXo
2020.7.14
36:32“我不在跳舞,但是其实我也在跳舞" 这一句说得太好了。道遍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遍布宇宙。之前跟朋友讨论语言学习,说到在具体的学习动作之前,从学习的那个念头开始,学习就已经开始了,个体的各种耐力、认知就已经收到考验。就像电影里少林寺的和尚,真实练功前的挑水,就已经是在练功了,但心性不足的小和尚会问"什么时候才能学真功夫啊?"
真是B君
真是B君
2021.1.12
36:45 我很喜欢散步,每次就是一两个小时,朋友就会问我,这样不会很浪费时间吗?
我就觉得散步就是高速社会里的无能,卸除了高速、追求意义的能力,回到一种文火,温温吞吞熬煮的状态
糖水珍妮
糖水珍妮
2020.12.11
谢谢宝婷,这一期听了大约有十遍,常常想起,就会翻出来再听一遍。关于 not not do 和“空”,之前在我这里更多是一个名词概念,能体会到,能拿出来玩一点概念辨析的智力游戏。经过一次一次的重听,现在似乎变成了一种在实践中可以找到对应动作的方法。这个转变要谢谢你结合自身经验的试论和分享。加油!
宝婷
:
谢谢
坛蜜的例子太妙了。她仿佛一个湿润温暖的黑洞,有任何力量都打不到她身上的黑洞洞轻飘飘的治愈感。
sfhk
sfhk
2020.7.14
豁达与极致往往相辅相成,因此可以从无能去理解极致。往往退一步也能制胜智慧,就如同虚竹自损一棋,反而破解珍珑,失能带来无限的曾能,来源于存粹的无能。
hwhwhw
hwhwhw
2020.7.13
05:38从什么时候起,正能量被认为是正确且不可缺少的。面对负面社会事件,也要生生挤出的正能量,有些荒诞。在鼓吹正能量的时代,无能理论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32:38Cue 李如一和重轻老师
汉堡qab
汉堡qab
2020.8.03
26:05本雅明:“失语, 是成立语言辅助的前提。就纯粹语言来说,失能 才是常态。说话的人,若指用语言来沟通的人,那纯粹的 语言这个概念是没有说话的人。”
廖老师对此的解读是:“语言不是单纯拿来使用的工具,而是事物认知内容的外显和补完。”
恰好啊
恰好啊
2020.7.14
“只有一种力量是至高无上的,就是他同时具有力量和无能。”这个无能我觉得更多是背后的敬畏,当你充满自信的同时心存敬畏。
Not not do。是有不去做的能力的。
木七果:not not do 我以为是不要不做,一时间没想明白。
木七果:我觉得是humble. 这种无能哪是真的无能啊
4条回复
汉堡qab
汉堡qab
2020.8.06
37:06“先暂时地失去这个东西,然后要去想找个东西”这里,想到朱光潜老先生在他著作里面讲过休息,觉得蛮切合的,摘取几句
“世间没有一件事物能在一个状态维持到久远的,生命就是变化,而变化都有一起一伏的节奏。”
“人的力量,无论是属于身或属于心的,到用过了限度时,必定是由疲劳而衰竭,由衰竭而毁灭。”
“一般人以为休息是浪费时间,其实不休息的工作才真是浪费时间。”
“据心理学家的解释,有意识作用的工作须得退到潜意识中酝酿一阵,才得着土生根。”
“功夫是猛火煎后的慢火煨,紧张工作后的潜意识的酝酿。”
CJHungover:感谢分享!求推荐朱光潜书籍名称 谢谢!
37:42“有一个刺激信号,不要去反应,把它搁置下来,学会观看,学停滞,学会观察”
素生
素生
2020.7.12
好想认识宝婷!
HUSH
HUSH
2021.5.13
25:58 (1)本雅明说「语言」。他说「失语」是成立语言辅助的前提,就纯粹语言而说,“失能”才是常态。如果说话的人就是用语言来沟通的人,那么「语言」的概念就是没有说话的人。廖老师解读说,语言不是拿来单纯拿来使用的工具,而是事物认知内容的外显和补完。(2)廖老师在另一片论文《理论与虚空》里面,去论述了「理论」即「虚空」。一般性的知识,比如修车、乐理知识都是很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有”,而「理论」是“无”,是“空”。如果这些具体的类型化的知识只有“有”的话,它到最后会走到一个“封闭”,也就是像韩炳哲说的那样——一直是积极的、正面的,那最后人会不自由。「理论」的“无”其实是一种停止的作用,就是停止那些实际的「知识」去实际运作,但这种止用又会开启新的知识,所以说这种“无”是对“有”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会充满死亡、不可能性、解界这种终止性的词汇。理论就是死亡,因为「理论」指向无限性的虚空,指向广袤的空无,可以召唤各种「知识」所共有的专有性的归零。这种“无”总是与打破边界(解界)是连接在一起的。包括韩炳哲说的“他者性”,就是把自我打开,去全然接受他者。还有在德勒兹的体系里,他的核心是还没有形成一种实在的、未然的或者是虚在的形态,而这种“虚在的形态”最核心的基本结构是“共在”,就是韩炳哲说的“集体”、“亲密”,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爱欲”,在知识的层面上就是“打破专有性”。
HD234779z:厉害 学习了!
HD665021s:谢谢课代表
biubiuye
biubiuye
2020.7.15
很棒的分享,感谢。联想到佛教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道有共通之处。
32:58与他人发生连结,接受他者,迷恋他者,这叫“消除自我的不在场”。
二百一刀
二百一刀
2020.7.14
我好了,听完特别平静,谢谢
想到一个,细胞的全能性。在最初的受精卵,它能成为任何一类细胞,随着不断的分裂分化,才有了各种具体的形象与功能,越是进一步的发展,似乎就越局限。把受精卵的时刻看作无为,后续生长算是有为,无论多复杂的结构多强大的功能也只因那刻的无为而来。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无为一下,观察自己的可能性吧。一些感悟,总之视野放宽阔点啦。
汉堡qab
汉堡qab
2020.8.01
14:20无能是成为任何事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