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是不值得被怀念的,但它指向人类文明不能回头的一次跨越,以及赛博世界的模样。

封面 by 小白免
不在场第二季的主题曲(本集结尾)来自吴卓玲,名字叫Glitch Udu。
不在场由重轻主理。介绍和常见问题,请访问 buzaichang.xyz 。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Ahmad Jamal - 专辑《Jazz Ahead with Ahmad Jamal》Suzanne Vega - Tom's Diner
Show Notes:
磁带饱和效果 Tape Saturation
Huffman Coding
信息熵 Information Entropy )
降比特效果 Bitcrusher
MP3发明者之一 Karlheinz Brandenburg
Dieter Seitzer
感官编码 Perceptual coding
等响曲线 Equal-loudness contour
声音掩蔽 Sound Masking
带通滤波器 Band pass filter
10首用来测试算法的歌
Suzanne Vega的歌Tom’s Diner
MP3格式
欢迎你赞助本节目,以增加它存在下去的概率。两种方式:
1、付费订阅不在场的会员通讯。
复制 这个链接 粘贴到微信里打开;
或者,截图下面这个二维码,然后用微信扫描这个二维码↓

会员通讯计划的定价、权益(接收邮件+查阅历史文章+接收偶尔的bonus节目)、订阅方式都在链接的页面里。一看就懂。
*注意:2022年6月27日之前捐款超过300元并在支付宝留下邮箱的朋友是终身会员,无需再付费,可以一直收到邮件,并且可以直接用之前留的邮箱登录,查看过去的全部通讯。
2、欢迎用支付宝扫描这个二维码转账捐款。 你的留言我能看到。
从2022年6月27日开始不再支持用这个方式成为会员,加入邮件列表了。会员通讯的订阅方式请参考上一条。

如何反馈和交流?
你可以写邮件给我,地址是zyzzyq1@gmail.com。
当我们谈论感受力的时候,我们所追寻的不是纯粹浪漫主义的想象,审美的渲染脑补,而是一种对细微之处的捕捉,以及对构成我们感受的路径每一步的理解:我对不在场的定义:这是一份最好的当代赛博世界声音指南。
第一期《MP3》彻底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声音从原子世界进入赛博世界再到我们耳朵或感知的这样的一个三重转换,声音从analog到digital并且再为我们的身体所感知 analog - digital -body 这样的存储与回环。
这里面重轻老师精心从磁带和黑胶唱片这种基于「自然」,或「物理」/「连续」并且会「陈旧」的某种信息的「损失」谈起,作为进入赛博世界的前奏;在简单介绍引入了cd介质使用 的SampleRate 采样率 与 Bit depth 位深 对物理连续的世界的基本采样之后,他继续向前,引导我们在这样的 0 与1 的采样中重新发现人的存在。
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0与1的还原降维是相对容易的且是指数性的。但是更进一步,我们的技术在千方百计对人进行建模与近似的路上如同乌龟一般缓慢爬行。心理声学的引入也是我们在数字世界中重新发现自身的机会,mp3是人类对自身感官的经济治理,自我的self-hacking,但是这些技术千辛万苦最后做到的,却只是想要在一段完整地信息中拿去我们无法听出来的那部分,masking 掩蔽。
令人不知是感慨还是欣慰的,这些看似强大的数学工具和建模后面是无数测试者的连线与感官交织而成的算法,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在现在与刚才的人的这种连续地、质地变化之中,这个压缩算法就像是一个漏洞百出,充满武断地、甚至笨拙的一个存在。
最后提到的Suzanne Vega的那首Tom's Diner是一个绝妙的双重隐喻:
首先是仅仅这首纯真无邪的人声音乐的出现,对整体的这个千辛万苦达成的算法带来一个剧烈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算法不得不竭尽全力倾斜和改变自身,想方设法容纳这个例外的存在。这是单例对算法的冲击,更是例外之物对整个系统的冲击(如不在场之于播客)。
其次是一个绝妙的故事,在听过数千遍对Tom's Diner压缩的版本的那位研究者,在后来听到了Suzanne Vega真人的演唱后,他依旧觉得很好听。
—— 那正是提醒着我们,算法所做的,算法一直只能做的只是捕捉和拾取人类留下的痕迹,而在场的、身体的、绵延而出的、即将就要发生的事物,它不知道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