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决斗:中世纪性侵案的三重反转

最后的决斗:中世纪性侵案的三重反转

103分钟 ·
播放数283
·
评论数14

准风月谈vol.233

​《最后的决斗》是八旬老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最新电影作品,他以《异形》、《银翼杀手》、《末路狂花》、《黑鹰坠落》、《角斗士》等名作享誉世界,但这部最新作品为何以1亿美元投资、数千万票房收入而遭遇“滑铁卢”?

1、女性主义主题介入严肃历史题材,是票房不好的原因吗,还是年轻观众没有耐心看这部严肃的历史题材作品?

2、以往《角斗士》、《天国王朝》的英雄主题并没有延续在《最后的决斗》,而是以女性的视角对英雄的光环、风流绅士的光环进行嘲讽;

3、电影第三部分的“女性视角的真相”是电影改编加入的,原小说依然是卡鲁日骑士为了荣誉和为妻子洗冤的男性英雄主题;

4、雷德利·斯科特拍出过《末代狂花》这样现代女性主题,反而这部电影令人失望,它似乎在清算封建时代的女性遭遇的不公;

5、从西方文学的变迁,来看待艺术创作中女性主题的形成已经是晚近时期,比如19世纪的《包法利夫人》或《红字》。

6、电影中对历史的还原度高的地方,税收、日常生活等,与《旧制度与大革命》形成参照;

7、推荐:社科书籍《奶酪与蛆虫》;保罗·范霍文导演电影《圣母》;

主播:赫佐格林、金桔派

BGM:Eastman II,David Effron,Minneapolis Festival Orchestra,Alexander Schneider-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让我痛哭吧 - Lascia Ch'io Pianga, from Rinaldo

展开Show Notes
我倒是很喜欢三段式的表达,有对比才突显不同视角下的差异。这部片子的妙处也恰恰在于大体一致下的微妙不同,诸多细节值得玩味。比如骑士视角下的夫妻关系远比女主视角下更和谐,骑士视角下妻子妻子温柔乖巧不谙世事 对他爱慕有加 他则为妻子安排好一切 温柔的安抚女主,女主视角则完全推翻以上种种 更突出她的聪慧,骑士段落中是女主想要给他生孩子,女主视角下是骑士提起要生孩子还得是有继承权的男孩。很精致的影片 细节很有心,比如男主视角下女主穿更勾勒女性曲线展现胴体之美的露背吊带收腰睡衣 因为在他的视角下更关注妻子的年轻漂亮,女主视角下的睡衣则相对普通。(我甚至觉得第三幕和前两幕在摄影打光上也有不同,男性视角中的女性相对更唯美。)
准风月谈
:
看得很细腻,其实大部分都是借用同一场景在塑造不同形象,比如马厩场景,其实视角里是自己多爱马,让妻子去准备买好看的衣服,妻子美丽而动人;而妻子视角是丈夫刚愎自用,自己来安抚马夫;这种写法几乎贯穿整部电影
青山眉黛低:是的这么个意思,但精彩蕴含在细节啊,毕竟不是三分钟说电影。
《最后的决斗》看完了,好长啊🥱 一个半小时能讲完的,为啥要用两个半小时讲三遍?况且它也不是罗生门事件啊。献给中世纪女性的挽歌 就直接以女性视角讲一遍就行了吧?
说是三个人三个不同的视角,但我没觉得三个视角有什么不同啊。达蒙视角下 依然是赤裸裸地男人把女人婚姻视为利益交换、生育工具啊;司机视角下 也是满满的男人自大自负 风流成性;到第三段女性视角下,只是再次重复强化了男人的利益心、自大等。那就直接女性视角好了呀。反正中世纪对女性的压迫剥削也是需要从女性视角来讲。
Medusasss
Medusasss
2021.12.11
11:21 🙂明明是展现男性恶劣和女性困境的电影 你就只能看见在还原历史 呵呵了 明明只是借用真实历史在展现现代依然存在的社会问题
准风月谈
:
一眼都能看明白的道理,还有什么值得聊的吗
Medusasss:你们和导演的水平差距就在这里 第一部末路狂花还不够 人家觉得女性问题值得二十年后再拍一个大制作电影 而你们却觉得聊都不值得聊 哈哈哈哈哈 🤏
5条回复
这片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好玩的点:那个时候的Sir可以那么穷,佣人那么少,而且居然是文盲🤪
准风月谈
:
中世纪的法国依然是个农业社会,会读拉丁文才不是文盲
三简
三简
2022.1.05
1:24:27 其实是因为如果丈夫打输了就意味着她撒谎,她也会被处死。
剧情老套,还要重复三遍,可是没觉得有啥重要的地方啊🤔,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