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东腔西调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24分钟 ·
播放数21192
·
评论数101

在往期的「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集中关注了现代社会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塑造、对个体的影响。“被技术切割”,其实是这个世界的普遍性,是现代人类的普遍命运,但这并不意味着灰暗的历史就画上句号了,每个人依然有给自己划出自留地的可能——不建立特别工具性的、对象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轻易对某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和人做情绪性的判断和宣泄,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以及身边那些重要的人的生命历程上。。

今天,我们想再向前一步,聊一聊比个人更大一点的城市。本期的「社会病理学」的主题是城市竞争。如果你关注过近几年的全国就业状况,一定见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之类的字样,各类报告都在强调“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

在越来越“卷”的政策下,城市抢人哪家强?人才争夺是不是换了种方式“割韭菜”?“抢人大战”会加剧分化吗?抢到人后,城市如何发展?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会展开聊一聊城市,及其“局内人”。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50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口”比“人”还重要?

04:25 “抢人大战”本质上还是在抢概率

09:46 所谓城市,其实是有市才有城

10:49 城市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包容异质的精细化治理

11:31 城市面对的第二个问题:不断膨胀vs不断萎缩

13:00 城市面对的第三个问题:个人的安定感与归属感

15:44 人这辈子有多少机会,可能没那么重要

17:12 悬浮型城市就会塑造悬浮型生活和悬浮型人格

18:30 不要在概率论里活着,不要活成纸片人

【工具箱】

今年十月,《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报告出炉,其排名依据是“人才吸引力指数”,通过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等数据加权得出分数,衡量一座城市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的能力。

《报告》显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位居前十名,是中国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十个城市。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5: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展开Show Notes
HD795371z
HD795371z
2021.12.28
没有物质基础的精神满足是一戳就破的。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要留在北京试一试。问题是,现实世界没有传送门。每天上班门一开一号线地铁,下班再一开门就去了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最后因为赚钱而被绑住到厌恶铜臭味,自然而然所有人都成为那个冷漠的人。我们只是回到了那个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里。城市不是冷漠的根源,每个城市里的人也不是。每一件事如果我们都看到了乘以十四亿,那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很乐观。但实际上每个人挣扎着的,是除以十四亿后的自己。所以我觉得老师说的理由理论上正确,实际层面并不具有参考意义。
JeyJ
JeyJ
2021.12.27
不甘于“平凡”的年轻人,肯定更愿意在大城市发展,哪怕他们知道机会很难,但毕竟看到了很多小城市看不到的东西。
真实案例,某人在大城市不过普通职员,但回到老家就能被当技术大拿看,毕竟老家干同行的纸面上就非常不如。
等想开了,愿意接受平凡了,回到小城市也挺舒服的,当然要能接受两者的落差。
可那些没有“小城市”可回的人呢,那些家乡,内心港湾就是大城市的人呢…他们真的不是都有钱有房,所谓的“户口优势”在海量涌入的外来人才面前不值一提。
爱芭乐的小青年:没有小城市可回,但是内心港湾就是大城市🥲
东北爱好者:现在的人口结构发展,注定了大城市容纳不了普通人,需要各个城市流动,大城市的普通人如果能放下过去的生活环境,拿着房产的钱在剩余的一二线城市都会有更多喘息的机会。
3条回复
Jeannnnnn
Jeannnnnn
2021.12.28
😂自己现在的状态,好像就是自在。毕业没多久,毕业几年从广州到重庆,再回广州,最后回到自己的家乡。 大学一些好友觉得我“可惜”或“不上进”,但是自己对当下挺满意的~hooray~
摩耶之幕:好棒啊 能做到自洽就已经很难得了 我还在努力
Jeannnnnn:也不是一直自洽,平静,总有“跃跃欲试”“蠢蠢欲动”“不甘于此”的时候,就问自己“真的是你想要的”还是“你希望别人认为你拥有的”,内因/外因。😂但是好像更多时候是前者,与真实情况/能力有差距。🤪慢慢来吧~加油共勉!
王哈罗
王哈罗
2021.12.27
18:00 是的,理想生活状态是一种自洽,不和自己拧巴
wekind
wekind
2021.12.29
想到最新一期的十三邀,讲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就是下了班,然后回去对着四堵空墙。多少人都在回避正面看待自己的情况。
ZoeyShen
ZoeyShen
2021.12.29
之前和朋友聊过 说想去上海 他说感觉我可能更喜欢北京 上海是精致的浪漫 北京是世俗的浪漫
HD972202z
HD972202z
2022.1.02
我听完了,说实话,很失望,甚至对大观学术很失望。其中居然说城市不能太大,大了,人口多了,机会就不多了。他居然认为机会是一个恒定的量,人多了机会就不够。事实上,大城市有吸引力就是因为人多,才出现更细致复杂的分工体系,才让更多的人拥有各式奇奇怪怪的就业机会。此外,所谓城市群的提法也有问题,如果要照顾所有城市的发展,那么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交通交易成本肯定会急剧增加。请谈城市问题前,多看看主流学界对城市研究得出的一些主流结论,也至少看看陆铭老师《大国大城》,以及国外学者写的《城市的胜利》,而不是在节目一个接一个的“我觉得”,这和绿皮火车大爷侃侃而谈有啥区别?
ScarlettS:其实陆铭的城市还不够大不是主流观点,说城市不能太大才是主流观点,就是常听到的“大城市有大城市病”论调。所以当时《大国大城》出来才会这么被关注。
HD972202z:请关注国际学界
ZoeyShen
ZoeyShen
2021.12.29
选择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杭州 大学毕业后还是杭州 因为离家近 朋友多 整体就业环境不错 毕业一年多 一直在想是不是要回老家 但每一次回老家的时候又特别喜欢杭州那年轻的气息 虽然卷 但确实很适合现阶段的我 让我思考 学习 认识更多有有趣的人 杭州的浪漫气息在西湖 杭州的奋斗气息在未来科技城滨江
向日逵:再多呆几年吧,加油!
ZoeyShen:好嘞!加油!
我觉得老师的意思是,去哪发展都可以。重要的是你要看清自己,认清自己,想清楚你要什么?但大多数人在毕业的时候面对这些问题也是迷茫的,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没有人会在刚毕业说,我以后肯定怎么怎么滴,所以也就回归到概率问题,我觉得在某个地方发展,我“出人头地”或者说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概率大。
孜然考拉
孜然考拉
2021.12.29
18:48 我们是一个被概率规范和被技术肢解的现代人 所以不要在概率论里活着
polarbeer
polarbeer
2021.12.29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Samuel Huntington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狲狲
狲狲
2021.12.27
听到最后:原来孟老师是校友!(现在我们只对仙林有感情了
周郎弗顾曲:孟老师他们学院楼下还有个青葱咖啡馆,也是青春回忆一部分了😂
QuentinWood
QuentinWood
2021.12.28
12:54 确实,这两年感觉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如上海及周边城市群了。
真是B君
真是B君
2022.1.02
19:29 感觉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有机会的人当然不需要那么多机会,但更多的人是没有机会
IFEIFEI_
IFEIFEI_
2021.12.29
这期好有水平
wekind
wekind
2021.12.29
17:14 悬浮型城市,悬浮型生活,悬浮型人格
Thegospel
Thegospel
2021.12.27
17:27 货币、权利、土地、爱人在哪里,锚点就在哪里,就去哪里吧。
Jules_LI
Jules_LI
2022.2.11
🔊《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Facts: 本期节目聚焦中国城市间的人才争夺。现代国家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系统在于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和人口(直接带来税收、财政)。首先明晰人、人口、人才的概念:人是活生生的人,人口和人才是统计数据。所以可以抽象出国家官僚机关的主要任务——围绕人口与土地进行统计,并发展起了人口学。

观点一:抢人的本质是抢概率。多大的人口能产生最好的经济规模效应?①抢人越多,抢到“合适的”人概率越大。②人越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大,带来全产业链条的就业发展,GDP就提升了。

观点二:一个城市需要有足够多的制度空间来包含多种异质型的人群(不同需求的人)。城市越大也会带来更多资源稀缺和高昂生活成本问题。形成城市群、城市带才是理想状态。

观点三:机会是功利性词汇。城市的太多机会大多与你无关,你应该关注于真正根植于你生命中的那些机会。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能享受有限的机会(有一丝宿命论的感觉)。希望大家活得“自在”,至少不要活在“概率论”里(个人理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城市选择出于什么目的)。

📮Feelings: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回归本质:比如买房的本质是解决住房刚需。在决定城市这件事上也是。或许今天太多年轻人着眼于“机会”这种外部性因素,或忽略了感性个人的真实需求——“这个城市是否能带给你归属感”。(虽然这么理性地说了,我也是这“太多年轻人”中的一员罢了)。

📮Findings:算是给迷失在“概率论”的自己进行一些敲打。于我的现状确实是苦于无从发现生活城市给我带来的哪怕丝毫的“归属感/安全感”(当然也没有主动发现)。在年轻的时间里是否主动地给与自己更多地机会去探索其他城市呢?收听此博客的一个更有收获的观点:或许自己创造的机会(比如主动选择新城市居住)是比想象中城市提供的机会更好。

📮Future use:播客里提到的“与社会无关联是现在城市人的通病”是本人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人与所居住的城市应当产生联系,换句话说,城市也可以成就个人,不要浪费体验城市的“机会”。在抱怨“深圳无聊”滔天的现实中,如何找寻“深圳意义”或许会是一个有价值的命题。
噗啦噗啦
噗啦噗啦
2022.1.02
感觉到了傲慢。对于三四线或者更小城市的人,来大城市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赚钱。成都等二线城市的工资不足以让他们买房,反正都买不起房,不如先去大城市赚钱。
大屋
大屋
2021.12.29
23:11 南京:气候,朋友,古迹,公园
富饱岛岛主:南京高校和三甲医院数量真的多发展特别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