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东腔西调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26分钟 ·
播放数9027
·
评论数97

在上一期「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聊到了城市竞争,城市不仅要把人“抢过来”,还要把人“留下来”。只是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之下,人总要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可能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又或者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得在路上”。

在“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热门搜索中,近有西藏、敦煌、稻城亚丁,远有冰岛、罗马、圣托里尼。如果不受疫情影响,大家的旅行足迹已经扩展到哪里了呢?如果说“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当我们在假期一窝蜂出去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寻找什么?除了拍照打卡,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会展开聊一聊远方何以让人如此向往。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50 茶卡盐湖看星星,敦煌沙漠看壁画

04:04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是一种虚妄的幻象

06:00 资本对“心灵之旅”的嗅觉:制造景观

12:03 “萧峰跳崖处”、“猪八戒故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3:30 就地造景,是对当地的反哺还是侵蚀

16:26 景点趋同背后,是人的普遍欲望形态和资本的商品化逻辑

17:38 想象中的异域解决不了现实中的抑郁

21:13 远方是要去的,但不要寄托于远方

24:40 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板

【工具箱】

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围绕“景观”这一概念,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6:审美是一种能力吗?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展开Show Notes
北京张
北京张
2022.1.05
感觉孟老师通过批判他人庸俗来衬托自己的雅吧。。。这期听的挺没营养的。大家在家坐禅就好了
JeyJ:翻开他来过的集,,,真切反感他的大部分观点。
北京张:你都对:)
3条回复
时间_qSTl
时间_qSTl
2022.1.05
孟老师说的直接坦白,挺好!
如果你知道了更多不同的理解之声,就会深刻下来。
若觉得打卡或远方可以缓解自己甚至乐此不疲,开心就好。
若如孟老师一般坦然自若,也挺好。
发现自己,世态多样,好坏正反,重要与否。
可贵的是能了解到更多的声音,姿态,与理解。
Yichen_G:同意。不是说哪种对,而是听听不同人的想法,然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莫伯雅
莫伯雅
2022.1.05
评论的大伙可能觉得说的过分了,换句话说,旅行的意义更多是收获而不是收割优越感,旅行也是为了让人们爱具象的人和美景而不是抽象的自我欣赏。为了打卡和烧钱而旅行,这正是病理最深切的解剖
塔楼上:这期主题还是挺清楚的,针对“跟风旅游”和“景点打卡”
杨菲朵: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得优越感的方式和习惯,五十步笑百步吧。
5条回复
abbie7
abbie7
2022.1.06
无语,一顿mansplaining ,没有啥扣题的好观点,无非就是绕着自己的两次旅行表达一下“老子的旅行才是旅行”。
HD478695x:是的,很准确。这个嘉宾是个庸人。
王哈罗
王哈罗
2022.1.05
与其浮于表面的走马观花,切身的沉下心来去亲身感受更为有意义
大家也不要被束缚在社交平台上的展现,而是在路上的经历
所谓行万里路,不是为了证明我走了多远多远,而在于所行之路带来的内化沉淀
而我们现实的生活也不要因为习以为常而忽视,我还是会为冬日的暖阳,没有雾霾的晴天,路边绿化带中红彤彤的小果实感到开心,会感受一个小冰块在温暖的手心慢慢融化成水滴
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板,我们去追求所谓的打卡,网红,吃瓜,在互联网上激情澎湃的冲浪。实际上是因为现实中没有自己的主题,而将自己的故事寄托在他人身上
总之,生活的关键在于自洽
wekind:是啊,自洽就好,这几期下来都在传达这一点
王哈罗:是的鸭
古今文人都是自己吃的好,嫌普通人俗。我觉得打卡挺开心
Idolize
Idolize
2022.1.06
普通人有俗的权利,拍照打卡和感受人文气息没有高级低级之分。
JeyJ
JeyJ
2022.1.06
听了好几期这位孟教授做客的音频了,唉…如果中国学者都这样,学术搞个啥子…
相当多知识都困于自己研究的小圈子,相当多言论(或者说,说出来的话)都经不起推敲。
听了很多其他台的访谈,大多高校老师聊天都是及格以上的,而这位孟教授,绝对不及格(纯个人打分),每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听我讲,我很懂”,结果说出来的东西又不让人信服。
😶😶😶😶😶😶
ps.主持人选这位做嘉宾,值得考量,,,当然你和他的面子肯定比我的建议重要,只不过下次我再看到这位孟老师只能跳过了。
pps.小宇宙音频不能给差选以及举报等等有点难受
塔楼上:好不容易有个还算自由包容的平台,一不合意就谈举报?这位朋友你的ego是不是太大了,不喜欢听完全可以划走。
美团专业干饭人:15:13 他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吗?我觉得你太情绪化了。比如有一点,他说旅游业在山村建了酒店、书店、咖啡馆,对当地人是没有用处的,也对乡村生活造成了影响。他说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乡土生活》中也对乡村和城市的区别进行了阐述,我认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你认为不妥的观点可以提出来,再做讨论,这样难道不比举报这种无厘头的行为更加有利于节目成长?
5条回复
糖醋老虎
糖醋老虎
2022.1.23
23:16 诶,还是那种最普通的知识分子式分析资本逻辑教训民众,“你不要浮于表面走马观花,要沉下心亲身感受啊,不要被点赞所驱动啊”,“网红景观,一生打卡,都是资本同质化的扁平的复制逻辑啊”,“景观的引入破坏了原有的生活形式”,“不需要去远方身边也可以有远方”,“越异域越抑郁”....这些都没啥错,其实也是很常规论调,但是评论大都在骂他,主要他一拉一踩说自己旅游不发朋友圈,住到当地人家里,跟当地人聊天,就更有意义,因为他有社会学田野的眼光和习惯。评论主要反感他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
但我想说这些论调太不食肉糜了。人均996就那么一丁点儿假期,打卡式观光,学样富人生活方式去度假就是最容易最高效地收获相比枯燥城市工作生活最异质的养料的方式啊,普通人红烧肉都没吃饱你怎么劝人家吃轻食生酮啊,996配搭网红打卡当然是资本逻辑的闭环,他只批网红打卡敢批996逻辑吗?何况他那种知识分子的意义生产不也是蛮庸俗的吗,凭什么他们可以白嫖一种意义生产模式?默认broaden your horizon不反思他能做这些事情基础背景就能获得人生意义?为啥他有这种社会学视野普通人没有?为啥你可以长时间呆在远方做人类学田野式的交流普通人就不行?这种知识分子只是在cosplay leftist罢了
嘉宾老师的观点有失片面了:
1.简单将“去网红景点旅游”的目的归结于满足社交虚荣和资本操纵;
2.精英视角批评其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一个普通人,出发了,到达了,感受了,赞叹了,在他的认知范围内丰富了自己人生体验,就足够了。我们有批评他的赞美没有达到专家水准的立场和资格吗
Whitney:“在他的认知范围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这句描述得好到位!
HD478695x
HD478695x
2022.1.06
村里书店是在说沙溪的先锋书局吗?还真不错,还真反哺。您这儿空忧心啥呢。又不说清楚,平白牢骚。书店咖啡店赚不了钱人家就走了,您担心啥,办得好自然就有利润。您担忧当地农民,那也担忧一下这么些年背井离乡打工的啊,当地没有变化,年轻人没啦。
wekind:本人认同先锋书局做得好,但嘉宾也没提就是这个吧?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为数不多的正面个例呢?以及,您也不用太忧心,更不用您决定播客嘉宾的去留。播客主要还是大家聊得开心就好,我们作为听众的,听到喜欢的多听点,听到不喜欢的少听点,就是在替平台投票了。
bonn
bonn
2022.1.14
嘉宾仿佛是一个中年男子,在酒桌上对年轻人进行教育
HD478695x
HD478695x
2022.1.06
这位嘉宾以后还是别来了,拉低整体含金量,浪费时间,太水了,都不如日谈公园了。
HD478695x:那你就别回复我啊,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你自己,从我这里圆滚滚出去!啥博弈。
兰奢
兰奢
2022.4.13
我觉得老师讲的挺不错,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能看到一些平常注意不到的隐藏面的东西。也可能是专业原因我更纠结这种层面的东西吧。
冬天的妞妞: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的,我不是社会学专业的,本身是学旅游的。我觉得这个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旅游对于目的地的影响的确是很复杂的,不都是有利的,并且的确存在剥削或者掠夺。老师这种批判口吻我也没觉得被冒犯,还好吧,没觉得他高高在上啊。很多书批得更狠。😂
HD478695x
HD478695x
2022.1.06
听到12分钟这儿觉得有点扯,今天你看抖音就是资本的锅,昨天你看书是不是资本的锅,非得什么都不知道才是你自己的,看到美的,也想去看看不是很正常么。你去新疆不也是听说不错么。批判完跟风,又批判第一个到的人,怎么都是你的理,到底你的立论是什么,是宅家还是非得社会学田野调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我不懂壁画也觉得敦煌很震撼不行吗。觉得这位有点水,不知道后面有没有点建设性的。
HD133815x
HD133815x
2022.1.05
我觉得很多场景用“资本”去称呼不准确,也许用“商业”或者“现代商业”更稳妥。
很喜欢何必和孟老师,话题选择的角度细腻又尖锐,每个层面分析加着背后的理论透彻也很通俗,最主要的是两位的声音和语调舒服,感谢
真正好的景观设计对当地绝对是一种提升,人工景观未必就是不好的,说白了,很多地方就是没那么多特色的,不去提炼和抓取,没有人会去的。同质化和牵强附会肯定存在,但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这价值,可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黄凯_rbKG
黄凯_rbKG
2023.8.31
多数浅薄的人是会因为别人指出他们的浅薄而感到愤怒,所指责的尖刻程度越高,反应往往越激烈,评论区里的很多跳脚评论即所是。真正具有反思能力的人,当别人指出他们的哪怕只是很可能存在的问题时,第一反应一定是感到羞愧,而不是急着辩护什么。为什么说孟老师讲得很有道理?原因很简单,你感到舒适的,往往不一定是正确的。社会如若存在病理问题,不应以“我感觉没问题”、“为什么要反常识”或者“我弱我有理”等言论来掩饰,而应当勇敢地面对,或者提出有依据的反面意见。但至少请自觉闭嘴,不要秀你的无知,普通人的思维本没有那么肤浅,但却在一帮反智的喧闹中,放弃思考竟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提出问题居然成为“文人优越”。真是可悲可叹。
林大年:塞着耳机听完这期,是庆幸的,庆幸自己很幸运的听到了这一期,警醒了很多自己没有看到的一面,但当我点开评论的那一刻,我是困惑的,我试图往下翻寻找一个声音,直到我看到了你的评论,我再次感到庆幸,庆幸自己找到了这个声音。
王哈罗
王哈罗
2022.1.05
人类是离不开想象力和一种情感寄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