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时常去想,空无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不是因为马蒂斯的死,而是因为那两天的圣诞节是在空空如也的平底锅和俄罗斯沙拉盘里流逝的。”
——(荷兰)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不安之夜》
主播:阿酌/Gandalf
内容提要:
1.一个养猫的小事件:孩子的情感期待与父母的生活责任是否存在着一些分歧?
2.怪女孩的成长小说or彻头彻尾的幽闭恐惧症:如何看待珍妮特·温特森和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写作的异同?
3.当悲伤成为禁忌:哥哥的意外死亡如何让一个家庭陷入支离破碎的困境?
4.改革派基督徒的宗教氛围如何影响孩童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5.肚脐眼的图钉:当孩童缺乏社会化的引导,会发生何种荒诞的事情?
6.为了逃离令人窒息的家庭,姐妹之间如何演绎男人和女人的禁忌游戏?
7.《不安之夜》的父母如何忽视孩子们的感受?渴望关注的孩子们如何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去唤起父母的情感关怀?
8.奶牛的意象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9.《不安之夜》包含哪些莱纳菲尔德本人的自传色彩?
10.上帝、人类以及牲畜,在《不安之夜》的书写里存在着怎样的平行关系?
11.“他”、“她”以及“ta”,如何理解莱纳菲尔德的非二元性别认同?
12.关于性别的想象力,激情推荐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参考文献:
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不安之夜》
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
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Le Guin, U. K. (2015). Steering the craft: A twenty-first century guide to sailing the sea of stor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Ashby, C. (2020). Hunger against hunger. TLS.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6108), 21-2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 brief history of singular ‘they’.
Arts & Ideas. Cows in culture and soil.
本期音乐:
Glenn Gould - Concerto In D Minor After Alessandro Marcello, BWV 974_ II_ Adagio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afdian.net
1. 用以第一人称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用它来介绍自己。(“我…………”)
2. 用你习惯的第三人称代词来把它变成别人介绍你的话。
3. 把你习惯的第三人称代词换成其它的第三人称代词,重新来阅读这段话。
当我们在使用不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时候,对于所描述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期待吗?当你被不同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描述时,有没有其它的关于自己的可能性被发现?你所习惯的、期望的、和被指派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致吗?
标注自己的并尊重ta人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一个让我们更充分地看见和尊重彼此的方法。而在英文中,我们所习惯的用”he or she”或”s/he”来指代不确定性别的对象的做法,依然默认了二元的性别划分。相比之下,使用they作为性别中立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做法(用法同you,单数时依然是they are)。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大家了解一下中文“她”字的历史,如《她字的来源与女性主体性》。
二月份我会组织一场关于身份探索的工作坊《身份的承诺 The Promise of Identity》,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关注我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讯息。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爱你们的,
Gandalf (they/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