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个重点,认真听讲~
大家好,这里是正在假期中的《认真听讲》。(所以最近才这么高产哈哈哈)
我们都是正在一线或者曾经在一线中小学工作的教育行业从业者,关注中小学及师范生教育问题,提供一些体制内体制外的视角,偶尔活泼,偶尔严肃,偶尔犀利。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期待大家的留言~
本期我们聊的是“创新教育”。这个话题或许对于体制内的老师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近些年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我们谈到创新教育,往往对之寄托了很多教育的情怀和理想。但是情怀如何落地,理想如何实现,传统的教育又与之存在怎样的关系,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有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一起聊一聊这些话题。我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保持讨论。
ps:特别感谢微博为人师bot和从微博而来的朋友们,小播客才正式开播几期,我们三个人的观点也肯定有一些主观性和不足之处,但呈现问题、讨论问题和相互交流是我们开设播客的初衷。期待能够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关注到教师群体和教育行业,爱你们~
我刚毕业教初中的时候我们整个年级的合作课堂只有一个班能看见合作课堂的影子。我有的时候就在想合作课堂究竟是什么?是大家一起讨论就算合作课堂还是有明确分工并能完成任务?如果是后者究竟是我们老师帮忙分工呢还是学生自己分工?我们班那些语文30分的孩子能够完成哪些任务呢?我们班有孩子给我说,老师我不愿意和他一组,他不完成任何任务只会拖后腿。然后羡慕其他小组。其他小组又羡慕他们小组说他们小组只有一个“根本不用管的人”。作为老师我希望课堂教会他们分配任务,每个人都能在课堂有所收获,并且做到能“跳一跳摘葡萄”,但是后来合作课堂变成了由能完满完成任务的孩子告诉其他人答案,其他人等着那个孩子“投喂”。我也尝试着去改变,先自己思考再由组长决定谁先说答案,我发现组长会要求小组中成绩最不理想的人先说,然后他说不出来,最后耗掉所有时间由组长快速报完所有答案。
当然我这个合作课堂根本算不上创新教育,但对于我们这种三十八线小县城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了。新教师没有能力跟不上,老教师难变通,学生从本部直升那还算接触过懂合作课堂的规则和模式,其余乡村小学上来的学生就只有看着本部的同学“如鱼得水”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潮流很多人都在跟,但是跟不上也是真的。它太挑老师、学生、学校、环境等等因素。
(我只是想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不对不要骂我,我可以自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