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03|一线教师谈创新教育:是教育的风口潮流,还是教育的实验冒险?

Vol 03|一线教师谈创新教育:是教育的风口潮流,还是教育的实验冒险?

78分钟 ·
播放数1386
·
评论数41

画个重点,认真听讲~

大家好,这里是正在假期中的《认真听讲》。(所以最近才这么高产哈哈哈)

我们都是正在一线或者曾经在一线中小学工作的教育行业从业者,关注中小学及师范生教育问题,提供一些体制内体制外的视角,偶尔活泼,偶尔严肃,偶尔犀利。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期待大家的留言~

本期我们聊的是“创新教育”。这个话题或许对于体制内的老师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近些年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我们谈到创新教育,往往对之寄托了很多教育的情怀和理想。但是情怀如何落地,理想如何实现,传统的教育又与之存在怎样的关系,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有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一起聊一聊这些话题。我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保持讨论。

ps:特别感谢微博为人师bot和从微博而来的朋友们,小播客才正式开播几期,我们三个人的观点也肯定有一些主观性和不足之处,但呈现问题、讨论问题和相互交流是我们开设播客的初衷。期待能够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关注到教师群体和教育行业,爱你们~

展开Show Notes
🙋举手请求发言
我刚毕业教初中的时候我们整个年级的合作课堂只有一个班能看见合作课堂的影子。我有的时候就在想合作课堂究竟是什么?是大家一起讨论就算合作课堂还是有明确分工并能完成任务?如果是后者究竟是我们老师帮忙分工呢还是学生自己分工?我们班那些语文30分的孩子能够完成哪些任务呢?我们班有孩子给我说,老师我不愿意和他一组,他不完成任何任务只会拖后腿。然后羡慕其他小组。其他小组又羡慕他们小组说他们小组只有一个“根本不用管的人”。作为老师我希望课堂教会他们分配任务,每个人都能在课堂有所收获,并且做到能“跳一跳摘葡萄”,但是后来合作课堂变成了由能完满完成任务的孩子告诉其他人答案,其他人等着那个孩子“投喂”。我也尝试着去改变,先自己思考再由组长决定谁先说答案,我发现组长会要求小组中成绩最不理想的人先说,然后他说不出来,最后耗掉所有时间由组长快速报完所有答案。
当然我这个合作课堂根本算不上创新教育,但对于我们这种三十八线小县城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了。新教师没有能力跟不上,老教师难变通,学生从本部直升那还算接触过懂合作课堂的规则和模式,其余乡村小学上来的学生就只有看着本部的同学“如鱼得水”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潮流很多人都在跟,但是跟不上也是真的。它太挑老师、学生、学校、环境等等因素。
(我只是想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不对不要骂我,我可以自己删除)
5梅有:有同感。不过好像哪里的学生都一样,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模式就是很难推进,最后老师们不得不在“教学进度”的威逼下,草草收场。我觉得不一定是老师,学生,学校的因素,关键还是评价的导向,合作学习考察的是学生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素养,而学校教育最终评价的分数,后者更容易通过和别人的比较看到优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咱们的学生也都不傻😂😂
王总ing
:
谁!谁敢骂你!(凶巴巴)给我钗出去!
13条回复
我孩子在一所创新型学校上了一年幼儿园。目前学校运营了三年了,开设有幼儿园和小学部,主要收入是寒暑假国庆五一的PBL营地,常规学费不知道是不是够日常开支。

我对现在的幼儿园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小学肯定不会考虑这里了。主要是觉得课程体系不科学化,有点太过于随意了。

关于以后小学的选择,我还在摇摆中。估计小学三年级以前,仍然会考虑创新学校,语文和数学我让孩子跟得上课本进度即可。三年级以后就要考虑升学路径了。如果走高考,会考虑朱永新教授发起的创新型学校(体制内的)。如果出国读书,可能选择探月一土先锋这样的学校,但是这个真的一条费钱的路。

希望以后多多听到关于创新教育的内容,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期,给我很多想法。
YoYoQ
:
谢谢您的长评!如果有机会,您也愿意,也可以邀请您作为家长的视角来聊一聊对创新教育的看法~ 虽然感觉双减以后,整个社会层面的创新教育的声量小了很多
Share你一把鸡饲料:可以哒
5梅有
5梅有
2022.2.08
今天听的课还给我两点启发:1谈创新教育,我们似乎更多是从家长的角度再谈,但我们不能否认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家行为。其次,我们是不是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我们的学生?所以小邱邱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教育评价的功能除了选拔功能之外,那些没入选的孩子怎么办?我们的教育评价还有第二个功能——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这点可能在我平时的课堂里可以设计设计哈📝📝。2.我曾去美国以PBL著称的HTH高中参观,有一门课是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造一艘真正能载人下水的船,课由两位教师负责,他们在开学前化一个多月时间“备课”……试想在中国学校能有几位老师有这样的团队协作能力,跨学科知识背景和课程设计能力。所以,中国教育的未来在于教师。
再次感谢亲们的的分享,有收获!⛽⛽⛽
YoYoQ
:
为什么要用卷,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永远在和他人比较,快乐不是来自于自己取得了多少的成就,而是超越了多少人~ 我也觉得最终的解药在于教师培养~
5梅有
5梅有
2022.2.08
作为一个公办学校的教师,一直以来很关注非传统公办学校的教育。我觉得这么小众的东西能有如此的社会号召力,应该会有它独到的地方且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能摸索到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本源性的东西。很感谢三位亲这期的分享❤❤❤,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创新教育”好的做法的介绍,先抛下能不能落地的问题,可否带着我们一起深入研究一下它们的优势,再看看如何学习。
YoYoQ
:
我觉得最有号召力的地方,就是满足了大家对于理想教育的向往,尤其是在对现有体制有诸多不满的情况下
mzwkkk
mzwkkk
2022.4.17
Altschool
仔嘟
仔嘟
2022.2.26
感觉内容很多很有意思
好喜欢这期,感谢主播老师带给我一些关于创新教育的新视野和新思考~

之前学校让我写过一个和PBL相关的国际项目申请书,我是拿学校本身就有的活动写的(和节目里的想法很契合),所以当时有所了解,但最后确实是为了展示,不了了之hhh

自己的教学里,“活动·探究”单元,实行过两次,印象比较深:第一次是新闻采访,为了省时,我让他们采访能接触到的最近的人,做家族史素材的积累,但省却了交流分享,直接快进到作品呈现;演讲单元,则是制定评价量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小组代表演讲完,老师在一旁点评优缺点,最后票选出前三赠书,学生确实很起劲。平常有一些自主排课本剧的活动,他们也很爱。确实,这样的活动对学习氛围的调节效果是很明显的。

实行下来的问题,也正如节目里所说,人数太多,时间也不太够,顾不到每一个小组范围里的人,而只能让表达方面最出挑的学生进行展示,“修改建议”也只是在口头,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写作过程里去。

为了日常教学的高效,我和我师父学,小组的交流拆分到同桌/前后桌的交流,确实快了很多,又有共享交流的空间……考虑到“经济”这件事,真的无法不做出让步啊!

另外,全科教学也对单科的教学有所影响,我的学生开学一个月后的表达意愿,和刚开学比明显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灌输式教学偏多,另一方面,各科老师为保证教学成果,都比较强势,限制了自我表达的勇气。没有全科训练的基础,这也是我所苦恼的。只能在单科上多强调,多营造鼓励氛围啦,有时候反省自己,在表达上也蛮强势的😄
王总ing
:
课本剧确实是孩子们都很喜欢而且参与性很高的一项语文学科活动,但是从准备到表演到点评,至少三个课时,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國內創新教育應安排被優中選優淘汰的人
王总ing
:
为什么要把创新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教育的替补途径呢?
那就起个名字吧:?这只是我从贵播客中理解出的笔记。
4条回复
統一化考核(以什麼素養來篩選,頂多知識+一點學科素養)、標準化管理、教學個性化三者是悖論
18:46 那这样的话非常鱼龙混杂呀,是搞创新教育还是特殊教育??
zz快醒醒
zz快醒醒
2023.4.07
45:41 问题是 如果体系不行,那一点点的优化都不要做吗?实际上,通常先经历过那种开放教育的孩子,就算遇到挫折也会好承担一点吧,至少眼睛有开阔,想起来还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自己身边,好像很少碰到上海的学生了。
小l没钱花
小l没钱花
2022.11.07
还需要一流的学生
創新教育學生少,教師薪資低
mzwkkk
mzwkkk
2022.4.17
家长面试,必然都会有家长"面试"的,但是并不一定是以面试形式进行的,筛选是必然有的
mzwkkk
mzwkkk
2022.4.17
探月,先锋社区 都算是top级别的
mzwkkk
mzwkkk
2022.4.17
实务学堂
mzwkkk
mzwkkk
2022.4.17
我也是教育信息化,哈哈
晓非
晓非
2022.2.06
40:12 想请问一下 你们提到的听过一个播客,一土家长介绍十以内加减是通过模拟市集的体验式实操学习,是哪个播客哪一集呢?
王总ing
:
来自于播客《保持通话》ep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