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6 | 社交距离理论:空间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关系?空间

S1E6 | 社交距离理论:空间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关系?

79分钟 ·
播放数8224
·
评论数74



#摘要

本期请到的嘉宾是Zazazsu乐队的主唱马懿,她也是“城市颈椎病理疗中心”播客的主播。马懿是一个北漂上海人,在她眼中,北京、上海的空间特征何以影响她的社交与情感关系?这背后是否可以通过建筑学理论来解释?


#嘉宾

京沪漂流者
ZaZaZsu乐队主唱
独立咖啡主理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索引

00:06:12 建筑学中的“人际交往距离理论”

00:15:39 王春彧第一次约会会选什么餐厅?

00:22:26 在法租界压马路是种什么体验?

00:27:51 北京和上海的“五分钟生活圈”

00:37:25 因为过于能共情,所以避免自己随意共情

00:45:52 单相思是一种情感安全的状态

00:49:42 从学术角度探(tu)讨(cao)北京地铁的前世今生

00:57:15 在不断旅居中的思考——王春彧大型emo现场

01:06:50 完美主义 VS 爵士精神


#参考文献

[1]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音乐来源

[1]  Miles Davis - 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
[2]  ZaZaZsu – 谁怪谁依旧
[3]  ZaZaZsu – 天公作美
[4]  ZaZaZsu – 塞纳河没有情人锁


出品:巨有文化

本期主编:小杨哥

展开Show Notes
通过空间距离理论,突然想到大学生组织的各种会议和讨论,大家习惯性地坐在整个教室最后面,或是会议室后排,怎么叫都不上前。原先以为是大家社恐,现在想想或许也是体现大家潜意识不想参与这件事吧。
北京的尺度真的好大,大到感觉会迷失在城市里,找不到烟火气在哪。明明是一个人很多的城市,却没有那种人声鼎沸,热热闹闹的感觉。
和王老师相反,我比较讨厌在台上站着,喜欢坐在人群中。结界会让我有一点恐惧,让我觉得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点对点的近距离沟通会让我更有安全感,感到能明确的接收到对方的信号。可能是因为我认识的人数和王老师远不在一个体量上哈哈哈。
女嘉宾讲的演出前先pe梗也是老师以前提过的一种演讲技巧hhh 先放下包袱,再轻装上阵。
李李_mrSC
李李_mrSC
2022.3.20
很喜欢这一期,会发现自己居然和二位在某些性格和情绪上有一丢丢的相似。我是一个习惯性跟人保持距离且慢热的人,很难融入甚至接受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人,但是即便如此我从高中毕业之后也已经独自去过很多个城市,换过很多份工作了。我是一个四川人,最喜欢的城市是重庆,得知王老师去到重庆大学的时候我是非常开心的,虽然我刚离开重庆不久,就这样错过了在一个城市的机会,但是希望王老师可以喜欢上重庆,在重庆生活得开心。我一直觉得重庆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和人情味的城市,繁华的都市和接地气的生活融合得很好,在渝中区,前面是解放碑商圈,后面就是菜市场和住满老人的老小区,左手边是奢侈品店,右手边就是路边摊。如果王老师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渝中区老城区逛一逛,跟大学城会是不一样的感觉,重庆人也大都热情和自来熟,你开口他就可能跟你唠上嗑(友情提示,找不到路的时候尽量问本地人,不要相信导航)我在重庆认识了很多很好的人,交到了好几个推心置腹的朋友,我相信王老师也一定可以在重庆找到归属感,交到好朋友
原来王老师搞学术的时候也会放大悲咒😂
歌真好听啊!聊得也不错
太喜欢这一期了!感觉王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更鲜活了一点(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但是感觉自己又更有动力去学习了)
困了就睡呀:这就是我听空间的原因之一😿
DearGretta
DearGretta
2022.6.07
听王老师的播客有舒缓焦虑的功效。
(请注意,本播客不能替代药品)
06:23 是不是需要@Gareth_C了
Gareth_C:很忙,勿cue
张小年本人:哈哈哈哈哈
1:00:12 王老师还记得您的B站密码吗?
HD310406v
HD310406v
2022.4.27
我和城市的关系也是跟学业和工作有关,18岁前没有离开过家乡,大学直接去了很南方的海口呆了四年,后来在长沙读研三年,工作后来了杭州,不知不觉又三年,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去哪里都可以,但哪里都没有归属感。
邮寄月亮
邮寄月亮
2022.3.28
01:17:49 听完这个去听了zazazsu,回来评论,曲风我真的很爱。这期内容也有共感,换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总是要适应环境和维护以前的感情。去北京的时候,只想感叹,节奏还是挺快的
bushudonut
bushudonut
2022.3.23
压马路这件事儿北京真的输上海太多了!!🥲
一直很喜欢和期待王老师的建筑vlog!!如果王老师能再更新就好了
白若冰
白若冰
2022.3.19
01:03:26 这一点深深共情了,本科毕业后也是一两年换个地方,总觉得需要非常非常用心去维护才能维持原来的友情,于是慢慢就忽略了情感需求这块,现在在上海又开始慢慢尝试打开自己。
阿白_mVfe
阿白_mVfe
2022.3.17
01:04:25“现在会更勇敢地去骚扰别人。”
迷失空间
迷失空间
2022.5.03
18:49 晓看天色暮看云
在做方案的时候听空间相关的感觉真的很神奇
HD30051z
HD30051z
2022.3.26
每一次听空间,都要做笔记哈哈哈,真好
欸泺
欸泺
2022.3.25
这期真的干货很满 作为一个公共交通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 我们也一直在强调空间感 非常亲切也补了很多知识
Cx327
Cx327
2022.3.24
01:07:37 哈哈哈哈王哥写论文也听大悲咒啊哈哈哈哈
_枝桠
_枝桠
2022.3.23
01:01:33 能够共鸣的是,我虽然一直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但每次升学的时候,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和换一座城市一样。从小学到高中(本科在读),每次毕业,朋友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疏远。我的社交圈很窄,一般来说局限于班级,到大学甚至只和一两个宿舍的人保持交往。回头想想,我也渴望过能拓宽自己的社交圈,也参加过各种社团和组织,但是被动社交的状态就像生成了一层透明的结界,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具备交友和维护友情的能力。好难好难…(开始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