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是“吃人血馒头”吗?|新闻实验室25新闻实验室

灾难报道是“吃人血馒头”吗?|新闻实验室25

28分钟 ·
播放数18887
·
评论数224

本期播客比较特殊,是我对一个热议话题的回应。

东航MU5735空难发生第二天,《人物》杂志迅速推出的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获得了很多关注,不少人说被这些人物故事深深触动,对这场灾难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但是,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批评者大多以“新闻伦理”为旗号,指责《人物》违反伦理、侵犯隐私、给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吃人血馒头”等。

那么,媒体做灾难报道真的是“吃人血馒头”吗?或者更具体说,《人物》的这篇报道是不是“吃人血馒头”呢?灾难报道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伦理守则呢?

新闻伦理问题是最容易离地高谈阔论,但又最应该贴地具体分析的。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2:24 “人血馒头”真不是“利用他人的不幸获利”的意思
03:25 灾难报道的意义是什么?
07:36 还原失联/遇难者人生的报道有何意义?
13:34 能不能采访亲属和朋友?
18:45 能不能使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
22:26 总结:理解报道的艰难,鼓励媒体做到更好

🔗 相关链接

💌  与本播客配套的Newsletter订阅

🎵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Goin' Home - Yo-Yo Ma, Kathryn Stott, Antonín Dvorák, from 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

展开Show Notes
李若凡
李若凡
2022.3.23
我永远感恩我学习了新闻学,这是我终身热爱。
然而学界与业界的割裂、新闻伦理的失与得、这些问题与争论又将媒介素养的标准抬升,我需要学习的太多。
人物的几位老师都是我熟悉的人,理解她们,就是理解我们自己对新闻媒介的选择标准,我们需要支持我们。
感觉不少人都跑偏了,,,人物的报道三点重要失格 1. 采访逝者同事 朋友这种非直系信源,发出的报道经过直系亲属同意了吗? 2. 不到24小时就出稿,这速度,在事故搜救进展还没什么谱儿的时候推送,太过不合时宜! 3. 文中大量写作简直是套路式手法的情绪渲染,简直让人莫名作呕。
总结一句,就是非虚构写作内卷化,急着出稿抢速度追流量,陷入了套路化的悲哀。
那就起个名字吧:完全同意!个人完全是因为那句“去找老师、同学”感到很冒犯、不舒服,从而对那篇报道产生负面情绪(完全冲走了所有最初的对报道的震撼、正面情绪】 我的意见: 1、时机不对,成因未出、所有人都心悬救援就开始挖掘一切关系网“讲故事”窥私;(方老师说各种题材、调查报道都要有,好,我暂且接受,但我希望看到的是像《冰点》一样【明确写明“家属愿意”而非“未明确拒绝的默认愿意”】的报道。这也是我对《人物》的第二点介怀和反感。) 2、只说他们找了哪些亲属,甚至披露真实姓名、消息源增加真实度,【但未提一字,甚至我怀疑他们都没有问过亲属一句“是否愿意被公开曝光”】。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有一种媒体的强势与居高临下,缺乏对家属的平等层级的人文关怀,给我感觉他们理所当然认为公众知情权大过家属及遇难者隐私权,感觉这是一场借正义正确之名的强势欺凌,非常令人不舒服。【关键点是:能否像《冰点》一样明确写清楚“家属同意接受采访并且愿意被公开曝光”。】 对于方老师本期播客内容,我也有一些疑问和想法。 1、关于方老师说的,“当然,如果有家属明确拒绝采访,那记者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我有不同意见。非传媒相关专业出身,只是作为个人情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家属没有明确同意就该视为拒绝!only yes means yes!为什么在采访这一领域会默认“没有say no就意味着 yes”呢?】 2、假如家属已经不接受采访或者披露(或者可以理解为明确拒绝),还要继续、执意以“媒体责任、正确、公众知情权、公共议题”之名去找旁系、非直系采访吗? 我们谈的尊重,究竟尊重的是谁?采访对象的家属?还是看采访的读者? 3、关于“死亡敲门”,我与原作者是有同感的。我觉得重点大概不在于原作者是否“生搬硬套”没用对“死亡敲门”的定义,【我们想表达的是记者“死亡敲门”会给被访人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我认为这不是一句“但我不认为这对老师和学弟来说是什么天打雷劈的消息”所能轻飘飘囊括的,看上去有些“慷他人之慨”(如有冒犯请原谅)。 因为不是直系,就理所当然认为可以在灾难发生后被打电话(我其实想用“打扰”一词)、可以接受采访吗? 如果报道要到【只能】找非直系、旁系获取消息的程度,是否说明采访已经被直系亲属拒绝?那么又回到上一个问题,这样是否“尊重”了直系亲属?及直系亲属的隐私权?是否还要继续坚持挖掘?采访的边界到底在哪(他们要挖掘到底的是“采访对象真正的样子”还是“采访对象的风风影影”?) 即使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如此“无所不用其极”找到老师、同学的方式,确实有“窥私”“为流量不择手段”嫌疑了。 所以,如果能像《冰点》一样【明确、直接、正面、自信地写明“家属愿意接受采访”】,大概就会少些争议,多些尊敬与理解。
一哥:1 需要获得同意吗?基于什么规则? 2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发比较合适?3 初中语文作文也用套路来写记叙文,写细节描写,你也觉得那样的写作是恶心的吗?渲染读者情绪引起共鸣,这件事情有什么问题
44条回复
“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
Chrix_x
Chrix_x
2022.3.23
如果说发布太快、追求流量,那么这种批评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所有的媒体都在追流量,关键在于它是否实现了媒体的功能:合理的报道灾难,合规的进行采访。
Cc_4vwL:事故的很多细节都不知道,显然发这个,不合时宜,我们需要,但不是这个时候
月饼:说得好!
12条回复
HD248807t
HD248807t
2022.3.23
冰点周刊刚发了一个文章,真的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深重的悲痛😢
那就起个名字吧:比起《人物》,我更赞许《冰点》这篇,因为它明确写了【家属同意且愿意】接受采访。
且自潜心:我愿意讲述:姐姐姐夫都在那架飞机上,还有1岁半的外甥女 https://mp.weixin.qq.com/s/sHBA2PB7_NHF4BiTTQUDDw
19条回复
Chrix_x
Chrix_x
2022.3.23
11:36 现在的人仿佛有一种“情绪恐惧症”,明明自己被情绪掌控,却讨厌煽情的东西,似乎一提到煽情人们就觉得这是在操控他们。
一哥:然后情绪化地说媒体就是不应该渲染情绪!
Cc_4vwL:人物的写法颇有小说的味道,冰点的更客观…
方滚滚
方滚滚
2022.3.23
不是一昧地批判,而是从多角度看待、鼓励媒体做的更好。媒体从业者在遵循报道准则上,小心而严谨地表达。内容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虽不能让所有人接受和认同,但至少能让更多的人记住灾难、共悲伤、同呼吸。
空皓
空皓
2022.3.24
作为《人物》的忠实读者,本来对这篇报道只是感觉有些太快了,有些疑惑。
结果看到人物员工和一些媒体大佬的发言,就像情绪化跳脚,没有详细解释和具体讨论,甚至还有居高临下的攻击,给人感觉是我们普通读者没有资格也不配提出质疑。这些发言更让人无语,不知道他们是否同意方老师所说的,我们应该或者可以“鼓励和鞭策媒体做得更好”的观点。
那就起个名字吧:我也很赞赏《冰点》!!!一些媒体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借此转移话题到“媒体受限”“132人的故事需要被铭记”上,却并不去回应、省思造成争议如此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像《冰点》一样注明“家属同意且愿意”,《冰点》那篇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故事是需要被铭记,但应该是当事人愿意披露、愿意大家关注的故事,如果当事人拒绝采访,无事披露,还执意我行我素挖掘旁系、刨根究底来体现“劳苦功高”,我是感觉很冒犯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当写稿的媒体记者,但谁都可能成为被访话题。
热河o:同感,如果是后事妥善处理好了后,发文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14条回复
新闻人都知道这样的报道是应该的。方老师很及时。谢谢老师
米朔saku
米朔saku
2022.3.24
23:46 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反对媒体本身,就像开头说的,如果不发报道,又是媒体已死的论调
廖认真
廖认真
2022.3.23
昨天看到Welens的一篇报道,回忆了日本一场空难后受害者家属的自我重建与相互扶持。人的连接让见证者觉得伟大而动人,爱具体的人,也铭记这些具体的瞬间。每一份热泪都引发更好的反思,希望更多的理解与宽厚。
方可成
:
是的,那个故事很动人。《痛失亲人后,三位女性的34年》https://mp.weixin.qq.com/s/eb9W1INXOaPhcS9-XV2Oig
Jessie1998
Jessie1998
2022.3.23
26:38 很感谢方老师这期播客!有力的回应了朋友圈的关于新闻伦理的种种声音,如今的新闻媒体面对的困难重重,真的需要支持!(引用我室友❄️的话表达我对这期播客的支持:真学者扫盲25分钟)
Cocox
Cocox
2022.3.24
昨晚收到newsletter,看到标题时内心是惶恐的,怕的是这篇内容会再次把所有质疑人物的观点盖棺定论为“骂媒体”。隔天才敢点开来听,感谢方可成老师,这是个人目前听到,最全面的点评了。
1.从学新闻传播到做新闻传播,这次人物的报道读完后,第一感觉确实是不舒服的,同时也下意识地质疑文中细节场景的描述是否是写作者为渲染情绪,而做出的一些合理推测。
2.虽然个人不喜欢人物这一篇报道,但自己也一直在进行同样的工作,特别了解背后诸位记者花费了多大的功夫和心血,出发点相信也绝非为博人眼球。虽然报道不算完美,最终被举报删了贴,媒体人纷纷出来发声,痛斥“骂媒体”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3.在这么多反对声音里,我一直没能看到有谁指出报道中欠妥的部分,这两天一度有些自我怀疑,我并不认为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想法有何不妥,即便这意味着我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很多人在发表反对声音的时候,更像做出了“我支持,因为我也是媒体”的投票。(当然,也许很多人只是没有把观点全面地表达出来)
4.最后,对于人物的内容依旧不认同,之后冰点发布的文章,文字克制、不做过多加工的处理方式,感觉更有价值。方老师在这里可以专业理智地将报道中涉及的问题一条一条剥离出来,并发表观点,的确疏解了内心很多疑惑,感谢。
那就起个名字吧:我觉得比起渲染情绪(可作为写作手法看待,普通读者如我还可以接受),我最接受不了的是:没有明确写明家属自愿且同意受访的态度,并由此使得整篇文章浅尝辄止、似是而非、捕风捉影使“铭记132人的故事”成为噱头。 又由于缺乏家属的支持,大量采用扒圈、扒微博、扒公众号、找亲朋好友等间接方式获取信息,不仅使得整个故事内容深度不够、显得有些“煽情、主观”,更陷入了“侵犯隐私”“人血馒头、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争议。 所以一切的源头就是,没有得到家属支持获取第一手资料。而未能得到直系家属支持的原因在于——目前时机不对,原因未出,救援紧迫。 所以我认为,《人物》被骂不冤,《冰点》值得赞赏。
HD373076q:非常认可第一点的描述,看完后最觉得不舒服的是人物的那篇报道为了渲染情绪加了许多作者主观臆断的想法。
6条回复
-Nicoleee
-Nicoleee
2022.3.23
感觉看理想八分最新一期和方老师这期都很有意义
星星睡不醒i:请问一下理想八分是哪一期呀?
开心心霄霄乐:节目叫《八分》,梁文道的,要去喜🐴腊鸭上听
对于方老师本期播客内容,我有一些疑问和想法,如果方老师能进一步厘清就更好了:
1、关于方老师说的,“当然,如果有家属明确拒绝采访,那记者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我有不同意见。非传媒相关专业出身,只是作为个人情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家属没有明确同意就该视为拒绝!only yes means yes!为什么在采访这一领域会默认“没有say no就意味着 yes”呢?】
2、假如家属已经不接受采访或者披露(或者可以理解为明确拒绝),还要继续、执意以“媒体责任、正确、公众知情权、公共议题”之名去找旁系、非直系采访吗?
我们谈的尊重,究竟尊重的是谁?采访对象的家属?还是看采访的读者?
3、关于“死亡敲门”,我与原作者是有同感的。我觉得重点大概不在于原作者是否“生搬硬套”没用对“死亡敲门”的定义,【我们想表达的是记者“死亡敲门”会给被访人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我认为这不是一句“但我不认为这对老师和学弟来说是什么天打雷劈的消息”所能轻轻囊括的,看上去有些“慷他人之慨”(如有冒犯请原谅)。
因为不是直系,就(理所当然)认为悲剧消息对他们而言“不够致命”,因为“不够致命”,就(理所当然)认为可以在灾难发生后被打电话(我其实想用“打扰”一词)通知悲剧、可以甚至愿意接受采访吗?
我个人认为如此下来,似乎好像我们又把另一些人不那么当“人”了。挖掘消息、披露信息和真相固然重要,人的主动性固然重要,但是其中人文情感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是否做得足够呢?
好的,我理想化了。但近来媒体之所以被公众批评“人血馒头”“秃鹫等食”等,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不是“公众未被开化或教化”“不懂道理”“思想迂腐不开明”,我们这些大部分的非传媒行业出身的人,只是凭着最普通最朴素的原始本能、原始情感去看待报道的,我们尽管会有误伤好报道、辜负好记者的可能,但同样,我们的“乌合之怒”很大程度上是代入自身后感觉到“被伤害”“不被尊重”“不被当人”。我想,除了提高公众对媒体的认知,媒体自身提高一些对普通人的人文情感关怀,从一线采编到高层多一些对普罗大众设身处地的共情,是否也能对改善当前局面有很大帮助呢?毕竟,在媒体高曝光量之笔下,个体采访对象也是鸡蛋,也是弱势。每个公众不一定能执笔做记者采编,但我们都可能成为采访对象,也因此,对媒体一点一滴无意的“冒犯”格外敏感。媒体的理想似乎是与普罗大众一边,也希望媒体真的能通过“把自己当人,把采访对象们当人”,多一些换位的人文关怀,让我们相信民众与媒体真的目标一致。如此才能少一些“人血馒头”争议吧。

对于《人物》,我也是持负面意见的。最开始看到它,确实满足了我的好奇,由于“新奇”“独一份”,对它是高看的。(但我现在反省,虽然好奇是本能,但在目前情况下,我不应该放任自己的好奇。因为此时我更多是在“读故事”而非“反思铭记灾难或他们的名字”——此时事故救援未完成,事故原因不清楚,我期待官方的可靠消息;这份报道在此时对我更大的作用是转移我的注意力,给我添补精神空虚,又由于内容的浅尝辄止,捕风追影,更像是精神鸦片。)直到看到个别字句,突然反感,已经到“扎眼”不快的程度。主要原因就是“找老师、同学”几个字。
我对《人物》这篇的看法是:
1、时机不对,成因未出、所有人都心悬救援就开始挖掘一切关系网“讲故事”窥私;(方老师说各种题材、调查报道都要有,好,我暂且接受,但我希望看到的是像《冰点》一样【明确写明“家属愿意”而非“未明确拒绝的默认愿意”】的报道。这也是我对《人物》的第二点介怀和反感。)
2、只说他们找了哪些亲属,甚至披露真实姓名、消息源增加真实度,【但未提一字,甚至我怀疑他们都没有问过亲属一句“是否愿意被公开曝光”】。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有一种媒体的强势与居高临下,缺乏对家属的平等层级的人文关怀,给我感觉他们理所当然认为公众知情权大过家属及遇难者隐私权,感觉这是一场借正义正确之名的强势欺凌,非常令人不舒服。【关键点是:能否像《冰点》一样明确写清楚“家属同意接受采访并且愿意被公开曝光”。】
3、如果报道要到【只能】找非直系、旁系获取消息的程度,是否说明采访已经被直系亲属拒绝?那么又回到之前的问题,这样是否“尊重”了直系亲属?及直系亲属的隐私权?是否还要继续坚持挖掘?采访的边界到底在哪(他们要挖掘到底的是“采访对象真正的样子”还是“采访对象的风风影影”?)
即使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如此“无所不用其极”找到老师、同学的方式,确实有“窥私”“为流量不择手段”嫌疑了。
所以,如果能像《冰点》一样【明确、直接、正面、自信地写明“家属愿意接受采访”】,大概就会少些争议,多些尊敬与理解。
也因此,我赞许《冰点》,反感《人物》,也反感《人物》为代表的一些不以为然、深以为荣的媒体意见。

如有冒犯,请见谅。
一哥
一哥
2022.3.23
哈哈 今天还看到有一个公众号文章截图了老师您的评论“death knock不是针对xxx”
一个绳子
一个绳子
2022.3.23
当今天看到这种争议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自己看到人物的那篇报道的时候在思考着什么,在感受着什么?我觉得我自己通过那篇报道与当事人产生了联系。
sheldor
sheldor
2022.3.23
昨天在那篇指责人物报道的10万加微信文章的留言区还看到方老师了
念予_lDee:求指路!
sheldor:https://mp.weixin.qq.com/s/pSCjmTtzMXqliOJIa4phKA?utm_campaign=%E6%96%B0%E9%97%BB%E5%AE%9E%E9%AA%8C%E5%AE%A4&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Revue%20newsletter
3条回复
09:07 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
little雀斑
little雀斑
2022.3.24
“新闻从来不是冰冷的、纯理性的,即便是所谓的硬新闻,在它的采访、写作、阅读、传播的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情感的因素。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是既能传递重要信息,又能调动受众情感。所以,你可以说一篇报道在情感方面把握得不好,可能过度了,或者走偏了,但不要因为一篇报道有情感在其中就认为它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