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修订译本)》
今日主播:林珊
1. 但是忽视性别(gender-blind) 的研究取向其问题是, 它常常遮蔽了压迫与剥削的另一面, 而这正是当时男性国族主义话语的特征所在。
2. 民族文学和反帝宣传中最常被使用的形象是被强暴的女性。
3. 有争议的问题不是如何描摹日本人真正的暴行及其对中国女性犯下的滔天罪恶,而是中国的男女作家在国族主义斗争的语境中, 决定怎样去诠释这些性暴力的行为。
4. 民族主义于是成为深刻的男权意识形态, 它将主体位置赋予到男人身上, 促使他们为领土、所有权以及主宰权而战。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却因为自身被男性所占有, 所以并不能共享那种男性中心的领土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