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奏:03防御式沟通产品经理十日谈

间奏:03防御式沟通

9分钟 ·
播放数2032
·
评论数22

订阅到1500,纪念一下!聊一聊我最近在团队里碰到的“防御式沟通”的问题。

我团队的小林,最近在面对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的时候,经常做“防御式的沟通”。当别人指出问题,或者提出期望的时候,总是先考虑对方是不是在对自己做消极评价,然后开始寻找自己在行为上的反例,证明自己并不是一直有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一直做不到这个期望。防御式沟通会让人走向封闭与混乱,只有开放心态才能走向自我完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被人指出问题的时候,要有“闻过则喜”的好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让好心提醒自己的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绍衡大将
绍衡大将
2022.7.02
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最好不好总说结论,这样本身就没有说服力,遭到对方反对也很正常,最好是描述他过去的行为,我觉得可能是更好接受,而不一定遇到这个问题
Roy_Talk
:
你说得非常对。 作为一个评价者,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不能妄下结论,因为自己难免有成见,只看到一部分,还是聚焦于一些行为去讲更好。但我也有一个感受,跟你探讨一下,有时候,我反反复复讲一个行为不好,对方没有感觉,我去刺痛他一下,他才真正明白我的态度与要求,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我评价太弱没有反应,评价太强又于心不忍,也一直在动态调整这个度。 作为被评价者,我还是觉得要更开放,不玻璃心,“钝感”。在我的工作经历里,带我的几任比较高级别的领导,都是快速给出评价、提出要求,有时候态度很强硬,因为他们管的人太多,工作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和我在辩驳不清的话题上纠结(真跟我纠结,估计就是想要我离开团队了哈哈)。对于他们的评价,我都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确实收获了一些提高,所以才分享出来,也可能是我在适应这种工作环境的过程中养成的成见吧,不一定适用其他工作环境。
bg_tiger
bg_tiger
2024.10.27
这不就是刚入职的我,怕别人觉得我问的问题太基础,不敢问
Roy_Talk
:
我回忆了一下,我刚入职好像也不敢问,比较多靠观察在学
bg_tiger:但是会发现自己的信息不够,然后自己有的那些信息,整合不了、消化不了。还是得抓个热心同事狠狠问,然后请对方喝咖啡喝奶茶
3条回复
HD590581r
HD590581r
2022.7.01
灵敏
Bella_nq
Bella_nq
2022.6.30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后面是啥来着
Roy_Talk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Bella_nq:谢谢主播亲自回复,自从有了小宇宙只关注了你的节目,太幸运了,希望一直播下去🔥
3条回复
夏七冥
夏七冥
2023.12.06
突然意识到我之前也有这个问题。场景当时是我觉得时间轴模型已经能清楚说明业务问题,而我的组长觉得必须换成四维象限模型,啊啊啊换角度想想的确很不好。(算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and最后我做了切换,感觉的确更简单)
况且从地位上来说,作为员工,有层层领导,奠定了作为被挑剔的对象的基础地位,要转变处境,最好的还是审视自身。
不过作为被评判对象的员工,心态真的需要好,有时候会感觉被针对了,想想是驭人之术,没必要被PUA到,可能就好了。当然这也和领导个人风格有关。
Roy_Talk
:
基层员工确实容易被挑剔,被挑得多了,肯定会反弹,这挺正常的。我的习惯,在反弹之前,先想想,万一真的是我想错了呢?万一我调一下,效果更好呢?我在乙方公司工作的朋友,好几位都被练得炉火纯青了,甲方说什么都对,主打一个必须让花钱的人满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哈哈。
夏七冥:有点好奇吼,感觉你的同学们背景肯定都不差,呆在乙方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我自己小行背景出来,感觉产品层次非常单一,希望不要走窄赛道,然后乙方可能会接触很多不一样的产品项目,所以有考虑去乙方。我是抱着去乙方是为了更好回到甲方的思想在做这样的规划。就好奇,不这么想的出发角度有些什么,是乙方更自由吗?(好像也不是?)
4条回复
永恒
永恒
2022.8.03
我觉得小林的防御沟通可能由于您所说的不够自信,还有可能由于她压力太大了,本身就处于应激状态;还有可能她的家庭就是这种沟通模式;还有可能她曾经因为“开放式沟通”吃过亏,原因有非常多;或许当向他人提意见时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呢,先肯定他人做的好的地方,这样降低了TA的防御,再提出意见,最后提出勉励,这样他人也更好接受一点;如果小林在处于压力状态下,又经常接收到别人的意见,也很难自信起来啊
Roy_Talk
:
你说得对,作为领导,在具体沟通的时候,肯定要全面反馈,做得好要肯定,做得不好也有其不得已,要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反馈。站在小林的视角,也要认识到“忠言逆耳”,不是每个领导都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要善于从各种或好听或难听的反馈中认识到问题,找到改进的机会。
好像是我本人,所以遇到问题有压力,不知道咋解决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她可能有压力,用心认真做了,但是别人只看到不足,所以下意识不服气想辩驳吧
Roy_Talk
:
我一般地做法是平心静气地找人请教
拉不拉少
拉不拉少
2023.5.02
牛逼的内容
谢顿在上
谢顿在上
2022.6.28
02:45 老师提问:“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你来回答一下。”
小明说:“不是我烧的。”
这就是通过长期的练习,把「防御」给练成「自动思维了」,任何可能对自己的指责,都一定是指责,也一定要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