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李睿珺那些生于黄土、「隐入尘烟」的电影

聊聊李睿珺那些生于黄土、「隐入尘烟」的电影

52分钟 ·
播放数62
·
评论数0

一个月前,我们到影院观看了「隐入尘烟」,乏善可陈的暑期档中给人带来惊喜的作品。跟以往的作品一样,李睿珺导演依然讲述了土地与人的关系,在一年四季流转的诗意镜头下,准确捕捉到城镇化进程中那些被遗忘的具体的人,扎根于劳作之上润物细无声的爱情也同样动人。影片中的生活体验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我们对故事和人物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共情,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们看懂这部影片,并表示大受震撼?

沿着「隐入尘烟」的轨迹,我们回溯了导演的两部前作,「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更加系统地理解了他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叙事逻辑和视听语言,也看到导演在一部部作品中不断成熟,在当下农村题材电影版图中占据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3:09  导演作品速览

  •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改编自苏童的同名短篇小说,有着令人大吃一惊的结局
  •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视听语言出色,堪称另类公路片
  • 「隐入尘烟」:让人想起「活着」,探讨主题更为深刻广泛,相对最为成熟

8:16  细谈导演的创作母题:人与土地

  • 展现出人与土地关系的多样性:落叶归根、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成为承载人物关系的载体
  • 城市长大的我们所不熟悉的人对于土地的眷恋和敬畏,离开土地的人,就等于死去了
  • 作为信仰而存在的土地,与人结成了深刻的关系,导演因此拍出了自己的根
  • 土地也是人类生活的写照,人们天然地怜惜植物和动物,而动物也起到了叙事作用

19:50  作品蕴含的社会性,尤其是城镇化带来无法抵抗的外力

  • 与城镇化相关的戏剧冲突导火索:殡葬改革、土地承包、农民进城
  • 「隐入尘烟」刻画出了城乡差距、城里人的功利与农民的淳朴形成对比
  • 主角的信仰不同于旁人,“与土地的脐带没有剪断”,也引发我们反思,如何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27:28  导演对乡村生活的主观视角展现与重构

  • 一曲田园赞歌,摄影起到了重要作用
  • 农民眼中也有美,增添生活乐趣
  • 乡村之美背后是生活残酷,导演给观众的温柔一刀
  • 为什么我们能对距离我们很遥远的生活体验产生共情

32:31  回归故事的本源,讲述人与人的关系

  • 影片中展现的各种家庭关系:祖孙、兄弟、夫妻之情,在原始的土地上,显得更为浓烈
  • 人物之间直白地表达感情,捕捉点滴的浪漫,因此产生出生活的美感
  • 人物关系的刻画包含了丰富的细节和明确的发展指向,安排工整的台词恰到好处

41:04  导演启发了我们认真观察家乡和身边的人

  • 记录和传递个人体验和记忆的重要性,「隐入尘烟」中遗像的情节有现实参照
  • 电影的诗意表达让我们重新认识身边熟悉事物
  • 导演客观记录了消亡的事物和多重的时间,乡村、草原、传统习俗,拥抱进步与固守传统的人

46:25  摄影和配乐起到加分作用

  • 从「白鹤」到「水草」,摄影和后期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
  • 长镜头、平移镜头和固定取景,产生绘画感,“大道至简”
  • 配乐与剧情发展相得益彰,有锦上添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