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新月派坚持超功利,贵族化的纯诗立场,其格律化立场开始松动,出现像自由体诗发展的趋向,整体上与现代派趋近。
1、诗感上
徐志摩前期《志摩的诗》与后期《猛虎集》《云游集》相比较,从单纯的信仰“流入怀疑的颓废”。字里行间流露出幻灭的空虚感和迷茫的感伤情绪,这正是后期新月派的典型诗感和诗绪。《猛虎集》《春的投生》“在雷雨的猖狂中春投生入残冬的尸体”。
2、题材上
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现实黑暗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幻灭使他们回到内心世界和诗的艺术世界,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如陈梦家所说,抒情的重心在于揭示@灵魂的战栗”,于是,后期新月派诗歌里,开始出现大都市病态和现代人的精神异化,如陈梦家《都市的颂歌》
3、艺术表现上
通过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徐志摩《两个月亮》一个@老爱向瘦小里耗”最后消失在满天星点里;另一个“完美的明月”尽管“永不残缺”,却难以把握,一闭眼就“婷婷的升上了天”这正是徐志摩内心矛盾的暗示,其意义需要读者联想体味中完成。
4、诗体形式上
后期新月派诗人以极大的热情从事诗歌形式实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在十四行诗体里发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从而为新诗形式创造提供新的经验,产生了一批成果,孙大雨《决绝》饶孟侃《弃儿》卞之琳《一个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