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徐志摩,林徽因想起过《少年维特的烦恼》吗?固体的风

面对徐志摩,林徽因想起过《少年维特的烦恼》吗?

41分钟 ·
播放数217
·
评论数6

本期节目比较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林徽因的短篇小说《钟绿》之间潜在的联系,通过讨论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青年的影响,浅浅八卦了《维特》可能对林徽因情感关系的影响,和对小说《钟绿》的创作。这期节目中,你将听到两部作品选段,几个理论概念的介绍,还有我的个人分析。

时间线

开头-2:10 《少年维特的烦恼》与《钟绿》的简介

2:10-10:35 两部作品结尾关于死亡的高潮部分不谋而合

10:35-14:20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与《少年维特的烦恼》不谋而合

14:20-26:37 《维特》与《钟绿》里面各自的古典浪漫

26:37-29:55 钟绿和维特,像是一类人,符合狂飙突进运动的一类人。

29:55-33:52 介绍“狂暴突进”“感伤主义”和“先锋戏剧”

33:52- 38:16 林徽因读过《维特》吗?她的感受是怎样呢?

38:16-最后  尾声

注:节目主题图来自小红书ID是609084682的插画家Shanny (侵删)

展开Show Notes
配乐真好听🥳
鄭紀鵬
鄭紀鵬
2023.2.05
打破零评论
作为老少女,在“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纪读过维特,翻完薄薄一册,现在想来就是“打了个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夏天一个偶然的再次阅读,书页泛黄,读起来像是不曾读过,惭愧着总觉得对不起作者和译者。
好在,这次知其所以然。懂了很多。为书中三位牵挂于心,他们的所处的那个时代造就了很多,一如“口罩时代”会造就很多,只不过都还在隐藏着……
AliceWaft
:
谢谢你的留言!很多时候阅历不够,确实看不出什么滋味。我那天还在想,理科和文科的一个区别,是学理科的人知道自己某个东西是不会的,而学文科的不会觉得不会,只会“原来那时候不懂啊!” 所以不用阅历还少的自己,而是品味回头看万般滋味的感觉还蛮好的:D
HD844749e小拇哥:嗯,文理之别一说,精辟了👍🏻
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