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即将迎来上映十周年。十年后,它的评分从5.5涨到了8.1,当年被骂“消费苦难”的电影,经过时间沉淀,得到了观众的重新评判。
为什么很多人不爱看电影了?因为不少电影都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时代情绪。在2012年的贺岁档,人们不想看一部探讨吃不饱饭的电影,到了2022年,大家发现娱乐消费的前提是先要吃饱饭。
节目流程:
- 金鸡奖碎碎念
- 十年前《一九四二》上映时的“一星运动”
- 并非灾难片,一部“不可能拍出来”的电影
- 饥荒后的麻木和遗忘:好像发生了很多事,但其实什么都没发生
- “300万灾民是在有道理的情况下一个个死去的”
- 中华民族对于灾难的表达方式:充满笑声的悲剧
- 原本想把《一九四二》拍成更宏大的格局,逃荒版《长津湖》?
- 极端条件下的国民性与人性拷问
- “鲁迅精神的银幕传达”,文明的进程体现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 再过十年,该如何评价今天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