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感到快乐比满足愿望更重要吗?

2.1 感到快乐比满足愿望更重要吗?

0秒 ·
播放数46
·
评论数0

作者:唐逍

Cover Art: Gracile

Reference List

BGM

如您使用的平台有字数限制,可点击或复制以下网址查看全文文稿。

tangsyau.com/podcast/mx2a

欢迎收听「漫谈咲良田」。

在这个音频节目里,我会从动画「重启咲良田」的一些对话开始,有条理地分析和讨论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前面的 5 期节目,也就是第一章,我们从善和伪善的问题一路讨论下来,引入了目的视角、未来视角、效果论等等思维方式,也介绍了生物演化和实验心理学对各种人性特质的理解,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打下了基础。从这期节目开始我们进入第二章,寻找价值判断的依据。

我认为伦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怎样过得更好」。这个问题我会粗略地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我们要讨论在不涉及人际关系冲突的时候,对某一个人来说怎样过得更好。也就是说,我们先不考虑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冲突,暂且只考虑某个个体的利益,在这样的前提下来反思怎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也就是我所说的价值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第二步,也就是第三章,我们再讨论怎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可能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的人们会觉得,我们认为的道德榜样就是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这样的生活就是道德上好的生活。如果是这样,就不应该从个人利益出发来讨论道德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请你思考一个问题:要做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是不是首先也要弄清楚对方的利益是什么,对他来说好的生活是什么。这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服务的前提。所以,即使我们认为道德就是为别人着想,我们也要先讨论清楚个体的利益,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讨论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

感受论和愿望论

关于自我利益 (self-interest),或者说在只考虑单个个体的情况下「好的生活 (well-being) 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两种最基本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强调感受的好坏,我把它叫作「正负感受论」,对应英语中的 hedonism。你的感受就是你能感觉到的一切。这些感受当中,你喜欢的、感到快乐、享受其中的,就是好的感受、正面的感受;反过来,你不喜欢的、感到痛苦折磨的,就是不好的、负面的感受。Hedonism 经常被译为「享乐主义」,这和把 utilitarianism 译成「功利主义」一样,都在字面上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我认为叫正负感受论(简称感受论)应该可以避免错误的联想。按照这种观点,过得好就是正面的感受多,负面的感受少。粗略地说就是快乐多,痛苦少。

第二种观点不是从感受的好坏出发,而是关心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说愿望的满足 (desire-fulfillment)。这种观点可以叫「愿望满足论」。过得好就是得到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愿望;过得不好就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实现的愿望实现不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快乐不就是愿望的实现,痛苦不就是求而不得,这两种观点归根结底不是同一回事吗?那我们来听一段「重启咲良田」的对话。这次的对话比较短,只有 21 秒。下面有请花澤香菜和石川界人。

对白:风铃彩虹

(春埼美空)そういえば、猫グッズが増えたんです。

(浅井ケイ)風鈴か。久しぶりに見たなあ。

(春埼美空)貸しましょうか?

(浅井ケイ)風鈴て、たまに思いがけなく聞くのが僕は好きだな。虹を見つけるみたいに。

(春埼美空)いつでも虹が見られる道具があったら素敵じゃないですか。

(浅井ケイ)たまにちょっと気付くのが風情があるじゃないかな。

女生新买了一个风铃小饰品。男生表示自己也很喜欢。女生就问,那要不要借给你。男生说,还是意外听到风铃的声音会更开心,就像偶然看见彩虹一样。女生说,有一个随时都能看到彩虹的道具不好吗?男生说,还是偶尔的不期而遇更有氛围吧。

分辨方法和目的

男生表示更喜欢意外听到风铃的声音,不经意间看到彩虹,这其实就体现了感受论和愿望论的不同。你当然可以说,当男生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表示他也有听到风铃和看到彩虹的愿望,所以满足愿望和感受快乐仍然同时出现、难以分割。但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从来没有听过风铃声,第一次见到彩虹的人,也很有可能感受到快乐。我们很难否认,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开心的事,并不是我们事先想要的。所以,并不是只有满足愿望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我们再继续追问,到底是满足愿望重要,还是感到快乐重要?我们来设想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如果我没有「想要听到风铃声」的愿望,但实际听到之后感到很开心;第二种是,我希望听到风铃的声音,但实际听到之后我的感受是也不怎么好听。这两种情况都很常见。一种是不期而遇的快乐,一种是如愿以偿但并不觉得快乐。我们更希望哪种情况发生?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更希望生活中有更多不期而遇的快乐,而不是遭遇「虽然如愿以偿但并不快乐」的情况。

我们可以借助方法 * (means) 和目的 (end) 的区别。方法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只要目的能实现,方法本身并不重要。比如说你想去上海,既可以坐高铁去,也可以坐飞机去。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去上海而已,那么选择坐高铁还是坐飞机就只是方法问题。方法是可以变的,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回到刚刚设想的两种情况,感到开心和满足愿望,谁更像方法,谁更像目的?我认为感到开心更像目的,因为愿望有没有被满足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感到开心就好。如果满足愿望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就应该更愿意接受如愿以偿但并不快乐的情况,而不愿意出现不期而遇的快乐。恐怕很少有人会这样选择。

* 我没有按习惯把 means 翻译成「手段」,因为我认为「手段」会略带贬义,但这里的 means 是中性词。我们会用「不择手段」来谴责别人,但其实「不择手段」的错误往往不在手段本身,而是错在忽略了其他的目的。比如,你用作弊的方式赢得比赛,虽然实现了赢得比赛的目的,但忽略了实现公平的目的,忽略了赢得对手尊重和观众认同的目的等等。

道德哲学家 Derek Parfit (1984, Appendix I) 还提出过一个用来反思愿望论的思想实验。假如有这样一种药,服用之后不会感到任何快乐和痛苦,但是会让你每天早上都特别想吃这种药片。好在它和现实中的毒品不同,这种药制作成本很低,很容易就能买到,不用担心供应问题。那么这种成瘾的药每天早上带来的强烈的愿望,并且可以轻松地得到满足,这样的愿望满足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吗?你会希望自己对这种药上瘾吗?按照愿望满足论,这样一种药片应该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那么反过来,如果你不这样认为,说明你已经发现满足愿望并不等于好的生活。

我认为,即使沿着愿望论的思路,问自己「希望哪种情况发生」,感到快乐也是比满足愿望本身更加根本的利益。因为你更希望的是感到快乐,而不会更希望满足愿望这件事本身。感受到的快乐是不是我事先想要的没有那么重要;反过来,如果满足了愿望却不快乐,这样的满足就缺乏意义。而如果按照感受论的思路,不期而遇的快乐当然好过如愿以偿但并不快乐。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满足愿望和感到快乐并不是同一回事;第二,愿望论难以自圆其说,感受论仍然保持自洽。

区分感到痛苦和欲求不满

这是正面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反面,也就是感到痛苦和欲求不满的关系。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其实并不一定会带来痛苦。如果我非常期待赢得比赛却输掉了,那种遗憾、懊悔甚至自我否定当然很痛苦,但这不能代表所有情况。一些比较长远的愿望,比如小时候想要成为企业家,想要成为科学家,或者就是想要买一部手机,期待几个月后去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这些愿望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得到满足,但未必像在比赛中失败那样让人痛苦,甚至有些愿望还会带来很多快乐,我们会因此期待一个美好的未来。即使长大之后没有成为科学家,即使几个月后因为某些原因错过了新电影,期待过程中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最终没有如愿或许有些遗憾,但这样的负面感受未必就会超过期待过程中得到的快乐。

反过来,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也不是人生中所有的痛苦。有太多事都可以让我们痛苦。健康的人很少经历强烈的疼痛,也不会把「不痛」作为自己的愿望,但是当你突然开始牙疼的时候,就会感到实实在在的痛苦。当然,你感到牙疼之后,就会希望这种痛苦立刻停下来。这样的愿望的确也没有很快得到满足。但是,牙疼的痛苦却不只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痛苦,而至少是生理上直接感到的痛苦和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痛苦两者的叠加。其中生理上的痛恐怕远远比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更加强烈。又比如,你突然踩到一根针,当痛觉出现的时候,你就已经感到了强烈的痛苦,而不是当你希望痛觉消失却还没有消失的时候,你才感到痛苦。生活中突然遭遇的意外事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欲求不满来解释所有的痛苦。

论证方式:举反例

说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对哲学讨论不太熟悉的朋友,哲学讨论非常注重论证的过程,而不是只关心作者得出了什么观点和结论。如果论证过程有问题,即使你的结论正确也没有意义。而推理和论证就要用到逻辑学,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中非常欠缺的部分。就算是涉及逻辑学的考试,比如公务员考试和 MBA 考试里的很多逻辑题,在我看来也比较脱离实际运用,很多时候只是在考察从自然语言到形式逻辑的翻译,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术讨论中实际接触到的推理论证没有太多联系。即使学会了怎样做题,也未必能够敏锐地在阅读中发现逻辑问题,未必习惯在自己的写作中构造和检验逻辑论证。

但是如果我们单独讲逻辑学,可能又会比较冗长无聊,每个人的逻辑学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我打算把逻辑学的内容穿插在我们具体的讨论之中,在适当的时候介绍一些常用的、我在之前的叙述中恰好用到的论证方式。

比如我刚刚用到了「举反例」。举反例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论证方式:你说「都这样」,我只要找到「有一个不这样」,那么你说的「都这样」就不成立。哪些命题属于「都这样」呢?比如全称肯定命题「所有的 A 都是 B」、全称否定命题「所有的 A 都不是 B」(A, B 是名词),充分条件命题「只要 p 成立,q 就成立」、必要条件命题「只有 p 成立,q 才成立」(p, q 是可以判断对错的陈述句)。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在第一章第二节讨论利己派和利他派的分歧时说,这两派的主张并不是对称的。利己派的主张是,所有促进他人利益的行动归根结底都出于利己的动机;利他派的主张是,有些帮助行为归根结底不是出于利己的动机。要反驳利己派这个「所有……都……」的主张,只需要找到一个促进他人利益的行动归根结底不出于利己动机的反例就足够了。但要反驳利他派「有些……不是……」的主张就不能用「举反例」的方式,利他派并没有说「全部」「只要……就……」,只是说「有些」。如果我们要反驳利他派,就要请利他派自己举例子,具体说明「有些不是」到底是哪些,然后再证明为什么这些例子不成立。如果利他派提出的例子都站不住脚,那人们就不会认同利他派的主张。

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只叙述逻辑形式。如果要反驳「所有的 A 都是 B」,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说明「有的 A 不是 B」就足够了。刚刚我就用「有的快乐不是愿望的满足」反驳了「所有的快乐都是愿望的满足」这个全称命题。

如果要反驳「只要 p 成立,q 就成立」,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说明「某种情况下,p 成立,q 却不成立」。比如有人说「只要满足了愿望,就会感到快乐」,我们就可以举出一个反例说明「有一次某人满足了愿望,却没有感到快乐」,那个「只要……就……」的论述就站不住脚了。(当然到底要怎样才能向别人证明「没有感到快乐」就是逻辑之外的问题了。我们或许只能让对方回忆和反思,他自己在某些时候是不是也出现过尽管满足了愿望却没有感到快乐的情况。)

如果要反驳「只有 p 成立,q 才成立」,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说明「某种情况下,p 不成立,q 却成立」。比如我想反驳「只有愿望得不到满足,才会感到痛苦」这个观点,我们就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说明「某种情况下,明明不存在没有满足的愿望,却仍然感到了痛苦」。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只听音频可能会很难跟上刚刚这几段逻辑学的叙述,建议你对照文稿自己再推理一遍。我认为这些比较基础的反驳形式应该熟练到只用日常语言、不借助逻辑记号就可以自由转换的程度。但是,为了训练或者检验自己的逻辑是不是严谨,也需要把论证过程写出来。

逻辑学上所说的论证,最终都可以整理成一串句子。最后一句是整个论证的结论,结论之前的句子就是论证的前提。一个简单的举反例论证,就只需要提出一个前提,就能得出结论。比如:

P: 有的快乐不是愿望的满足。

C: 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是愿望的满足。

* 我们用 P 表示前提 (premise),C 表示结论 (conclusion)。

抛开它的具体内容,这个论证的抽象形式是:

P: 有的 A 不是 B。

C: 并不是所有的 A 都是 B。

这个论证形式是保真 (valid) 的。一个论证形式保真,意思是说不可能出现(或者用我的话说,你无法具体地设想)前提都正确,结论却错误的情况。形式保真并不保证前提本身正确,但它保证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逻辑学关心的就是这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完全有可能从正确的前提推出正确的结论,却使用了错误的、不保真的 (invalid) 论证方式,比如:

P1: 所有人都有两条腿。

P2: 我有两条腿。

C: 我是人。

这就是前提和结论都正确,但论证形式却不保真的情况。相同的论证形式可以构造这样一个论证:

P1: 所有鸟都有两只眼睛。

P2: 我有两只眼睛。

C: 我是鸟。

在「我是鸟」这个论证中,前提都是正确的,但结论却不正确,所以这个论证形式是不保真的。你不要觉得「我是鸟」这个论证很离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地使用不保真的论证形式,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其中的逻辑问题,例如:

P1: 身患绝症的人印堂发黑。

P2: 我印堂发黑。

C: 我身患绝症。

如果前提 2 和结论不变,要想上面这些论证成立,前提 1 就要改成「只有身患绝症的人才会印堂发黑」、「只有鸟才有两只眼睛」、「只有人才有两条腿」,或者「所有印堂发黑的人都身患绝症」、「所有两只眼睛的东西都是鸟」、「所有两条腿的东西都是人」。这两种句式是等价的,但和修改之前的句子完全是两个意思。

结语

回顾一下这期节目。这期节目我们开始讨论对单个个体来说好的生活是什么,从根本上说个人的利益是什么。对此有两种最基本的观点,正负感受论和愿望满足论。正负感受论认为好的生活就是正面的感受多,负面的感受少。愿望满足论认为好的生活就是愿望都能实现,而不是求而不得。

在「重启咲良田」的一段对话中,男生说比起刻意满足愿望,意外听到风铃的声音、偶然看见彩虹会让他更开心。我们也可以回想自己的生活,大家应该都经历过很多喜出望外的开心时刻。所以,愿望满足并不能概括好的生活的全部。在感到开心和实现愿望之间,感到开心才是更加根本的目的,实现愿望只是我们感到开心的其中一种方式。同样地,我们的负面感受有很多,未能得偿所愿也只是其中一种。我们不能用愿望的不满足解释所有的痛苦。

我还介绍了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举反例。当别人说「都这样」的时候,你只要找到一个反例说明「有一个不这样」,就足以驳倒对方。我还顺便引入了逻辑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论证形式的保真。这对我们严谨地思考问题特别重要。

下期节目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接着讨论好的生活和个人利益的问题,也会再介绍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我们下期节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