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所谓当下,不过是一场幻梦?|《对倒》

「06」所谓当下,不过是一场幻梦?|《对倒》

25分钟 ·
播放数468
·
评论数7

【书名】《对倒》

【作者】刘以鬯(1918.12.07-2018.06.08),香港作家

【关键词】意识流、对称叙事结构、拒绝当下

【万寿9分银对倒】

【时间轴】

00:30 对倒邮票,Tête-bêche

02:10 主角人物介绍:淳于白、亚杏

04:12 叙事空间和时间

06:02  细说空间

11:33 细说时间

14:05 幻梦

19:40 对倒的意义

21:35 短篇版和长篇版

22:45 《花样年华》和《对倒》

【摘要】

王家卫有一次在采访中提到,Tête-bêche,也就是对倒,不仅是邮票和文学作品的一种结构,也可以是时间的交错,一本1972年发表的小说,一部2000年上映的电影,交错成一个1960年的故事。电影《花样年华》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男女主交错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比如去云吞摊儿上,慢镜头来了,一步之遥的音乐一起,男女主一个往下走一个往上走,正是这样的时空交错,呈现出了全片浪漫与孤寂的氛围。《对倒》的小说中,男女主没有对话,他们各自有丰富的意识世界,但是他们的碰撞完全是无言的,《花样年华》也是少有的充满了沉默片段的电影,1960年代香港人内心的那种压抑和烦闷就一下子具体起来。都说电影和文学是双生子,我想其实这是极其难以做到的,由一组对倒邮票,优秀的作家会想到小说的结构,优秀的导演会想到光影和时空的交错,这才是我们的文化艺术中永远的珍宝。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对倒》吗?你喜欢电影《花样年华》吗?你又喜欢它们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7期,我将聊聊Ismail-Kadare的《亡军的将领》,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zoe.z.zhan@gmail.com

展开Show Notes
HD412372h
HD412372h
2023.12.27
19:51 这里好冲击
左一ZOE
:
“当下”真真是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词了,当下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人一辈子不过就是活那么几个瞬间,又到底是哪些瞬间呢?的确值得反复思考。
君君大大
君君大大
2023.4.04
去年出国的时候把微信签名改成了“让一让母牛们,时光短暂啊”,在这个最艰难的毕业季所有的大事小事向我袭来的时候,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迁就今日,不要默默在等待中苟且,“生活就在此处”。好像一直以来我都太过看重当下这个概念,一度我以为只有今天是该热烈拥抱的,所以人生需要做很多出格的、扭曲的、甚至是违背认知的事情,以期成就一个不被辜负的当下。听到up主说到“一个最难回到过去的人永远活在回忆之中,一个几乎没有未来的人永远活在憧憬之中。只有当回忆和憧憬正面碰撞的时候,才有那么短短几个当下”。突然觉得有被shock到,人生是这么地复杂和令人困顿,不仅仅是说一句把握当下就真的能够把握当下的,像亚杏这样一路奔向未来,像淳于白这样缱绻于过去,或者才是大多数反复在昨天和明天中互相对倒的众生。
以及听到up主关于情欲和恐惧是互相对照的,电影和文学是双生子的说法,觉得很妙,太妙了哈哈。最后,这一期up主的声音好像一块硬糖哦,很好吃的感觉哈哈。
左一ZOE
:
感谢你的喜欢和反馈!我也是长久以来对“活在当下”存有不小的困惑。虽然我也坚信一切都要去体验去感受,但是此时此刻的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没有人能说明白。每一个现在时刻的我都必然是过去千千万万个我构成的吧?我也会经常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吧……如此等等。如果活在当下是为了让人暂时忘掉过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隐忧,那么这个当下的概念是不是仅仅表示了一个静止画面?可能我更喜欢兰波的那句“生活在别处”。 关于情欲和恐惧,好像是很早以前读弗洛伊德认识到的,具体哪一本书已经忘记了,不过这个理论,自己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得到过印证,很神奇。 谢谢听众朋友的喜欢,我会继续努力哇🙏
谢谢up主介绍“对倒”这种神奇的表现手法,很惊异于这种工整又富有诗意的艺术,将意识编织进时间空间中,于左右两边徐徐展开,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偶尔短暂地碰撞,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感觉太神奇了!

尤其是up对于活在过去和活在未来的解读,和我周末看到的一个理论产生了奇妙的联动。淳于白过去的几十年,小半在家人的爱护中,大半浮沉于乱世,身处动荡,对未来看不到什么希冀,这样的情况下,每多过一年,那曾经的美好在一生中占比越小,成为了一个一直在怀念过去的人。而亚杏十五岁的年纪,正是发梦的时候,眼下越是困顿哀愁,越寄希望于将来,有一种“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的感觉,活在里自己幻想的未来里。两个人在春梦向噩梦的转变,是由于逆转了各自的齿轮,这个巧思也很让人叫绝。一个只能向前、无法回头的人,偏偏活在过去;一个想回头就回头、未来不见得多么光明的人,偏偏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可能就是到不了的才叫远方吧。

最后,好喜欢up的语言呀!简短有力得让人不禁笑出来:“也不上学,也不做工”、“吃饭,看电视,睡觉,做梦”。

期待下一部作品!
左一ZOE
:
感谢你的倾听my dear reader🥹“每多过一年,那曾经的美好在一生中占比越小”真的很触动我,这句话其实长久以来,深深影响了我对叙事时间的理解。 以前学生时代,也花了不少功夫做了几年关于时间空间叙事和意识流话语的研究。我主观地觉得,从普鲁斯特开始,作家们开始大量地对抗时间的一维性,会去着大量的笔墨在这个一维的某一个切面上,有很多人因此走向一种极端,比如乔伊斯。但是这样对一维时间的“解剖”与“抗争”渐渐成为了现代乃至后现代文学的一种传统,它们不再是叛逆的信号。 可是问题在于,用于书写文本的文字是二维的,无论作家们怎么写,文字都会以线性的方式进入读者的眼睛。这就难办了,只要创作还是文字的形式,这样的藩篱就很难逃离。所以从这里,我隐隐看到了光影艺术出现并飞速发展的技术上的必然性。 很多读者都认为《对倒》是极具电影风格的文学作品,它有很强的光影效果,我想,那或许正是文学的实验走向电影的实验的节点!
刘梦凡Max
刘梦凡Max
2023.3.22
博主解构的好棒呀 这种写作手法好奇妙 结构工整到仿佛在解题 但是又很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