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任性143:被《厌女》启蒙的我们,和厌女症的对抗刚刚开始

别任性143:被《厌女》启蒙的我们,和厌女症的对抗刚刚开始

82分钟 ·
播放数22714
·
评论数223

本期嘉宾:熊阿姨(AKA 刘敏,豆瓣@熊阿姨;wb@啊熊姨)

本期主播:Alexwood(wb @哎伍德,性别研究者和传播者)

​前几个月我和熊阿姨都收到了读客文化策划出版的新版《厌女》。相较2015年的初版,新版中文《厌女》增订了两章,一章关于性骚扰,一章是关于 “别扭女子” 的厌女症。这本上野千鹤子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 “成名作” 最早于2010年在日本出版,2015年有了初版中文版,再到今年的新版中文版,其出版、翻译、再版、增订的过程本身就像一个东亚性别环境的编年史记录。

正如上野在2018年日文版后记里写到,《厌女》在韩国和中国都成了畅销书,“这个事实,证明了东亚社会厌女症蔓延的共通性,令人遗憾。” 而她真正希望看到的是,“有一天,本书成为无法解读的荒唐时代之荒唐证言——那样的时代,终将会到来吗?”

在2023年新中文版的序言里,上野写到她的一个观察,“近年来,风向明显转变,逆风变成顺风。” 这当然是指近些年东亚女性作出的一系列行动和抗争,包括一些现象级的时代标记,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女性主义的时代传递的断裂。所以今天我想和熊阿姨聊聊在读到新版《厌女》的今天,我们过去几年对性别文化的观察,也说说我们在自己的性别意识上,以及对 “厌女症“ 的现实理解上,是否有发生什么变化。

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

我有“爱发电”啦(本期有特别内容):afdian.net

我也有Patreon啦:www.patreon.com

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

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

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

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

时间点:

04:40 上野 “女侠” 的写作风格令人叫爽:这样的话真的是(在一本半学术书籍里)可以说的吗?她又为何这么写?

18:15 《厌女》风行以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哦原来这就是厌女” 的时刻:2016年的八达岭老虎杀伤人事件,以及熊阿姨的采访《被老虎咬伤之后》下方对女当事人恶意满满的评论区

23:30 社会舆论中的 “厌女” 这些年真的有变好吗?

27:20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关于性别议题的理论 “弹药库” 多了哪些认识和装备?对于《被性侵的,被救助的,被捆绑的童年》中的主人公思思和其他性别暴力的受害者,我们现在多了哪些理解?

(更多相关信息可听「不合时宜」播客的《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性侵求助》)

37:25 女孩们如何保有心中 “活下去” 的火苗?上野:“她们的复仇只能用自伤自罚的方式,这正是作为绝对弱者的女儿们选择可能性的狭小之处”;香港机构风雨兰的小册子:“我们必定会比那班人渣活得更加好。”

(提及:牟林翰的虐待罪受害者包丽、《消失的她》的李木子、《漫长的季节》、《白夜行》、《我们没有秘密》by 吴小乐、《香港风雨兰:当女孩们报警,我们应该为她们做什么?》、「张春酷酷酷」播客的《013|当我听到她病逝的消息》)

48:10 女性互助、“姐妹”;女性的 “谦卑” 和(在一些语境下被鼓励的)“狼性”

(提及BBC纪录片《追查“痴汉”》和相关采访《抓住那个“痴汉”》

56:25 女性争取可见度中的悖论:我们需要更多被看见,更多 represent,但同时这可能伴随着(男性不必承受的)自我要求和压力

59:15 上野千鹤子和《厌女》代表女权主义真理吗?

1:04:52 性别研究这几年似乎成为了某种显学 “风潮”,到底是学什么?

1:07:15 一个有基础社科训练的年轻人,在被上野千鹤子和《厌女》启蒙后,有什么其他途径来进行更理论化的学习?

1:10:40 在我看来,到底是什么让上野千鹤子在现在的语境中如此重要:“赤子之心”

1:13:10 如果说我们都有厌女症,我们如何超越厌女症?

1:20:20 在反对性别暴力方面,我国近些年有哪些立法和企业机构层面上的推进?

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展开Show Notes
44:20 《漫长的季节》对女性和女性关系的塑造也是非常男凝的,非常陈旧的套路,女主是一个有性诱惑力、神秘感和危险性的角色,女人之间是孤立的,附属于一个个男人,如果发生关系也是因为男人,并且都是在雌竞和仇视,害女主的是男人,拯救她的也必须是男人,不能是她自己或别的女性
嫁狗随狗:很认同你的观点,但在故事发生在那个年代一切也都说得通
阿白_oxyv:故事可以是这样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个时代就这样。但讲故事是可以有角度的,同一个故事 讲述者的立场是可以选的,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28条回复
Yina_L
Yina_L
2023.7.15
49:26 说到这个想到上个月去拍照,找的照相馆从接待到化妆到摄影是三十岁出头的全女团队,她们对我的称呼都是“姐妹”。
虽然不知道她们对女权主义是否有自己的立场,或者只是接受到了女性互称姐妹的这种潮流而选择加入,但给我带来的舒适和安全的体验不是假的。全程没有让我做有性剥削意味的动作,给我非常非常多的言语鼓励,而且我说我拍照不喜欢笑也被理解了,还教了我很多眼神看起来更有攻击性的方法😂
EMMA_MA
EMMA_MA
2023.7.15
39:59 不想给陈思成送钱加一
Emblem:+1!!看到这名字都下头的程度
柳德米拉不要离开:加一!
4条回复
56:18 澳大利亚公媒ABC广播的播客节目“the science show”只要有机会就会采访女性研究者,而且每次都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更多女性特别是青少年进入STEM? 我供职的欧洲媒体也要求采访对象性别要做到5:5,而且还在推行语言性别改革,要求记者在写作时避免用男性代词全权代表两性。这在德语、西语这些有性别词汇的语言是很大的挑战。
Alexwood
:
很棒。文化和秩序就是这样推动的。
HD13507z:真好,有点羡慕
此期播客中提到的书籍《社会性别与社会读本》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社会性别与社会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th_17GM39s8iSj7kqwUxA?pwd=f668 
提取码:f668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女性学研究集萃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女性学研究集萃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jQJ41Ta6nkbk699xnUhsQ?pwd=ps27 
提取码:ps27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O3LI:解压密码多少
G3333G:请问解压密码是多少呀~
13条回复
Cathyuu
Cathyuu
2023.7.15
好期待主播和上野老师的联动
Alexwood
:
我也是哈哈哈
JoeyJoey
JoeyJoey
2023.7.16
21:09 厌女最常见的两种恶意揣测:1⃣️小三(荡妇)2⃣️疯女人
09:21 所以如果有人说厌女 我都会反思 生活在男凝下 其实每个人多少都会潜意识厌女 厌女并不羞耻 只要及时意识到并改正就可以啦
沙胆
沙胆
2023.7.16
12:48“上野老师直白的话语会引起某些群体的反抗”,这让我想起最近听到的一个观点:“女性说服男性时通常要进行情绪劳动,反之男性则不必”。这其实也是性别压迫和歧视。虽然熊阿姨不是特指男性受众,但还是感觉内化了对女性的类似于“善解人意”规训,可能很多女性都容易走进这种惯性思维。我看到的现状是,即使女博主不停强调“父权也压迫男性”(照顾所有受众的情绪),但还是被男的追着骂,所以收起锋芒礼貌客气就能让反对群体听进去吗?我反而觉得上野老师犀利的表达除了易于理解和传播,同时也是对性别压迫和歧视的解构(或者简单点说:用魔法打败魔法)。也有可能上野老师就是想用她最擅长的武器去刺某些人的阿喀琉斯之踵,毕竟她跟各式各样的人都battle过,她肯定很清楚怎样说才最有效。
06:19 同无法理解 在我看来 这帮人就是觉得厌女这个词就是撕掉了他们的创可贴 是把他们当成了“坏人” 而他们觉得自己不是
虽然他们会开女性的“荤段子” 会男凝女性
会觉得女性升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会怀疑女性各种“媛 ” 但他们觉得自己是好人……
08:26 以法学某五院四系为样本的话,社科学出生的男性相较基本盘,二代男浓度会高于一代男浓度。
会承认“厌女”的存在与负面性,于是开始创造“厌男”等词汇,试图抢夺弱势者的舆论道德红利的二代男。以B站为原点,微博为阵地,现在这类一嘴两吃的二代男浓度正在越来越高。
Alexwood
:
法学院 feminist spy 咪咪兔 strikes again!
别把世界留给烂人:感觉能猜到是哪所.. 非常非常保守的学校🚬(当然也有可能是这几所的基本盘
3条回复
47:43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人间水火。”——罗翔
说到那个「姐妹」给人的舒适,想起前两天在微博看到的一条内容,就是一个博主讲说听到女性称呼女性为老婆,对这种物化女性和凝视感到不舒适。于是有一个非常喜欢的评论是这么回复的:“叫老婆和宝宝辅食一样,都是一种线上女性乌托邦的构建,用这种表达把男性排除在信息流茧房,女性之间不涉及性,不带有侵入性和占有欲,和同性没有关系,和婚姻现实没有关系,是单纯的从心里溢出来的赞美与喜欢。” 我非常认同以及喜欢她的想法,女性在实践过程中,也在持续构建女性乌托邦,女性在以全新的定义将原有的词汇创造了新的解释,「姐妹」就是对抗「兄弟」这种男性同盟的新产物。
五叶4133:把人叫老公或者老婆,到底意味着什么,可以细品
43:04 想针对这点说,弱者的反抗在影视剧是爽点,但在现实中会常常被视为麻烦。你忍一下就好了,你不要如何如何就好了。因为弱者的反抗,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而牺牲一个人就容易得多。同时受害的那个人自尊很低,也会觉得自己是累赘是麻烦。要帮助一个人,要自救,比伤害一个人难太多了。
29:58 抱歉,实在是受不了嘉宾说自己和sisi是朋友/熟人关系这个点,特别后面听到两位还对她进行了一番分析,谁会对朋友这样呢?这就是sisi一开始对记者冷漠的原因吧,可是还是在消费她,代入sisi的视角会觉得很难过很难过,“捂不热”💔权力差好大。我不太懂,新闻伦理的界限在哪?这样也可以吗?
熊阿姨:并不是对她不满,是讲当初我采访时面临的一个尴尬状态,这种尴尬状态有双方身份、年龄差异,也是常见的受害者对生人的抗拒心理(不光记者,社工也会面临同样的情景)。关于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文章中有解释,很多前因后果可以在不合时宜的那期里听到,录这期时因为感觉已经此前说过了,就没再详细展开了。现实生活中我和这个女孩见面也是一直互怼,这是我和她表达亲密的相处方式,你听到的这些看起来是抱怨的信息,我与她都当面聊过很多次,最近一次就在一周前。 你担心采访对象被剥削很有道理,这种担忧也是我在时时自我提醒的,在报道之外,过去这些年我和她的来往、投入是超出文本的,只是涉及隐私不便公开出来。 anyway我以后注意,如果不能详细解释,就尽量不聊这些细节。
晨未阿未:我理解,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是不会愿意去公开评价她的。反正对于我来说,如果我承认某个人是我的朋友,公开场合我只会夸她,即使有对她的从个人角度的不满,也会私下和她交流。她是人,有尊严。既然没有把她当朋友,就不要说是朋友吧。
8条回复
阿九仔
阿九仔
2023.7.28
1:07:34 要求一个女性主义学者是完美的,就跟要求受害者是完美的一样。上野也有很多学术作品,只是没有那么普遍和流行。
玛合子:我也觉得 博客里嘉宾一直在要求 这本书这位老师很完美,但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 畅销 流行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所以真的不必要求它100%的完美。
HD944244p
HD944244p
2023.7.21
12:18 什么样的写作才能被称为有“专业性的学术写作”本身就学术生产体制的一部分,而这个学术生产体制长期以来就在压抑女性写作,压抑情感的,身体性的讨论,这些反思也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出现出现转向(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中)。上野的写作和理论概念最厉害的是揭示东亚语境下女性的共同遭遇。而且她一些强烈的论断性的表述,与其说是表达方式过于绝对,不如说表述的事是过于惨烈,才会挑战读者,尤其是挑战男性读者脆弱又巨大的ego. 而且学术研究中本身就有现象学方法,autoenthnograhpy, storytelling等等个人书写为主的方式,不能因为“个人”就排除在所谓严肃的学术写作之外。比起给这个盛产垃圾的学术共同体做贡献,上野将抽象理论带给更多outsiders才是最大的贡献。
文梨
文梨
2023.7.16
06:27 似乎女性和平权才相对可以被接受,但是女和权两个字为什么不能放在一起,为什么女性和权力放在一起会让这么多♂破防?
元気one:甚至连较为温和的“女性主义”也会让(部分)男人破防,让女人成为主体、被看见、而男性被忽视,都成为他们接受不了的事情。典型的如果互联网叫一个男的“姐妹”,他一定会强调自己的性别,但他们在叫“兄弟们”的时候却忽视了受众的女人。
HD13507z:书里有个类似解释观点,个人觉得还不错
钨铷锌
钨铷锌
2023.7.19
43:50 真正侵害自己的养父的死状一笔带过,反而着重刻画杀死殷红分尸、给养母注射药物,这不是厌女是什么?
1:11:18 无偿劳动确实不是上野提出的,在全嘻嘻的对话中上野说的是“把无偿劳动引入日本民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