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台047 | 后新冠时代 看 后苏联流感【乒乓台】 的播客专辑

乒乓台047 | 后新冠时代 看 后苏联流感

71分钟 ·
播放数940
·
评论数10

【乒乓台】第四十七局单打选手 

作家 / 翻译   于是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 高级讲师 竞菲


本局精彩回合: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的电影风格?

这次改编的亮点和弱点?

论结构的重要性


50分钟音频版本请前往跳岛FM~~


新冠三年里,还有一种名叫“彼得罗夫流感”的现象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流传开来,从小说变异为电影,缘起普京时代的文艺圈,2021年震惊戛纳四座,2023年以中译本的形式来到我们面前,书影合体有如第二种变异。


和新冠一样,这种流感极具传染性,主人公全家中招,接二连三涕泪横流,高烧不下,还疑似会导致幻觉——彼得罗夫先生、彼得罗娃女士都有超乎常人的脑内小剧场,甚至令人分不清最劲爆的场景是真是假……好在幻觉(还是该说幻想?潜意识?未能达成的愿景?)像带劲儿的摇滚MV般好看,既有动作片式的超级英雄桥段,又有窄屏家庭录影带式的温馨复古片段,视听刺激不断,大家很快就会忘记病毒,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苏联社会的氛围,更何况——这种病似乎很好治,你只需一片1977年苏联产的阿司匹林。


2023年8月,我们等到这本书出来,但没有等到这位作家来上海书展~~~签证好难!这是

2018年俄罗斯国家畅销书奖的获奖者↓


《彼得罗夫流感》作者: [俄]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Алексей Сальников)译者: 李春雨出版: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2023-7)页数: 平装332页定价: 69元


阿列克谢-萨尔尼科夫Alexei Salnikov (1978-)

《彼得罗夫的流感 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 (2021)》导演: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编剧: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 阿列克谢-萨尔尼科夫主演: 谢苗·塞尔津 / 丘尔潘·哈马托娃 / 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 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 / 尤拉·鲍里索夫…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 法国 / 德国 / 瑞士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21-07-12(戛纳电影节) / 2021-09-09(俄罗斯) / 2021-10-22(俄罗斯网络)片长: 145分钟


执导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身为主创,他没能出席戛纳首映式,因为在担任十多年莫斯科果戈里戏剧中心艺术总监后被无端指控“挪用公款”而被软禁了近两年,2019年软禁令解除后仍被限制出行。2020年6月他被判有罪,缓刑三年,但该判决到2022年3月又被撤销了。


这部电影是他在禁足期间完成改编的,紧凑的拍摄基本都在夜间拍完,因为他白天要上法庭,更离谱的是,在叶卡捷琳堡拍摄的那个冬天竟然没有下雪,以至于所有雪景都是人造的。这可能是一种宿命,因为这个再现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当代生活图景的故事的重点就在于——日常的反常。而这正是这位活跃于戏剧舞台和电影圈的导演历来的艺术价值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谢尔布列尼科夫的戏剧事业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的大力扶持,这位普京总统的“首席政治谋士”在对待乌克兰的事务上是著名的强硬派,2022年被普京免职后也已被软禁。现年57岁的苏尔科夫多年来都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1985年结束兵役回到莫斯科曾就读于莫斯科文化学院,专修戏剧导演和表演专业,还曾与俄罗斯摇滚乐队“阿加莎·克里斯蒂”主唱瓦季姆·萨莫伊洛夫共同发行原创专辑《半岛》,他自诩为文化先驱,常常飞去萨尔茨堡听歌剧,但最重要的“成果”是他提出了旨在粉饰霸权的“主权民主理论”,被外界看作“当代俄罗斯意识形态的缔造者”,他曾将普京与彼得大帝和列宁等人比肩,认为“普京主义”的政治模式将是俄罗斯民族未来一百年生存发展的有效手段。


苏尔科夫曾以笔名写过一篇小说《接近零点》,改编后的舞台剧版就是由谢尔布列尼科夫执导的,而这部剧作根本就是对普京时代的官僚黑帮体制的剧烈讽刺。有一种传闻说他导这部戏只是为了拿到举办大型当代艺术节的预算,这算一个隐形的附加条件。总之,在普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和梅德韦杰夫的短暂统治期间,克里姆林宫曾一度推行阶段性的社会现代化,其中包括国家对艺术创新和实验的支持,希望通过扶持前卫艺术向不同的受众传递不同的信息。苏尔科夫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淡化意识形态,注重风格而非内容。在这种复杂的政界和艺术界的关系背景下,谢列布连尼科夫寻求并获得了主流社会认可的成功,而且往往能得到国家的支持,一度成为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前卫艺术家,甚至把苏尔科夫本人的剧作搬上舞台时都不留情面地讽刺大骂的腐败、暴力和裙带关系,从而保留自己的自由主义风格……


在谢列布连尼科夫的领导下,果戈理中心成为著名的自由艺术中心,甚至能盈利,哪怕许多同行批评这位总监过于前卫,与俄罗斯当局的保守路线背道而驰。谢尔布列尼科夫曾在2014年公开批评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还公开出柜,支持俄罗斯LGBT群体,又在2022年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他的话剧《努列耶夫》先被临时取消,后被永久取消上演,另一部芭蕾舞剧《我们时代的英雄》也被无故取消。《卫报》的撰稿人(Joshua Yaffa)对此评论道:“谢列布连尼科夫面临刑事指控并非偶然,俄罗斯的统治意识形态已转向内向和保守,有时甚至走向彻底的倒退和蒙昧主义。”


无论如何,谢尔布列尼科夫是唯一参加戛纳和阿维尼翁两个重要艺术展的俄罗斯艺术家。他在电影领域也是出手不凡,2006年的《扮演受害者》是黑色喜剧,主人公是一名学生,靠在警方重现犯罪凶杀现场时扮演受害人谋生,神奇的是,故事最终走向了莎翁的《哈姆雷特》。2008年的《尤里日》又对标卡夫卡式的荒谬,并呈现出极富个人风格的视听风格,得到了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提名。2012年的《背叛》围绕两性情感,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2016年的《门徒》描写了宗教狂热青年,嘲讽了俄罗斯日益严重的教权主义和不宽容↓


2018年的《盛夏》追忆苏联摇滚明星维克多·崔的成名史,又拿到金棕榈提名


2021年的《流感》再得金棕榈提名,并拿下技术大奖。


2023年的《柴可夫斯基的妻子》以历史上的真实女性为主角,正面硬刚同妻问题,得到酷儿棕榈奖提名。纵观其影史,不难看出他选择的几乎都是社会边缘题材,喜欢对焦有叛逆性的人物,毫不回避有争议性的话题,善用舞台剧般的视听艺术手法,用音乐烘托情绪,并不在意或不擅长复杂的剧情。他在意的是用挑衅的姿态、用前卫的手法呈现问题。


我们对原著作者阿列克谢·萨尔尼科夫(Alexei Salnikov,1978-)的了解尚不太多,只知道他最早于2000年代初在乌拉尔地区出版了他的第一批诗集,《流感》荣获2018年俄罗斯国家畅销书奖后,他才广为人知,还顺理成章地出版了写在《流感》之前的《部门》(写的是一个专门审查和判决人民的虚构部门),以及科幻新作《Occulttreger》。


俄罗斯评论家尼古拉·亚历山德罗夫在Colta.ru的评论中写道,这本小说讲的是扭曲的离奇现实……以及隐藏在个体体内的野兽。从对这种魔幻现实的理解来看,作者和导演算是同时代人,他们都凝视着苏联解体后、二十一世纪初那惨淡的十多年,那是经济断崖式停滞的阶段,是彼得罗夫在汽修厂、在超市和药房、在公车和楼道里感叹没有进步的那些年,他听着乘客们、酒友们对经济、对民生怨声载道,但无计可施,唯有忍受。知识分子们没有去处,作家和画家去殡仪社打工,想当漫画家的人当了机修工,脱离生活的诗人决意靠自杀来自证天才,博士后写不完论文……一切都那么荒谬,但没有高贵或悲壮感,只是可笑又可悲。


时代记忆在流感(配合伏特加)后的高烧臆想中顺畅跳跃,但也有必然的批判指向。这是后苏联叙事的一种特质,也是和电影相一致的基点所在:只有在想象里,才有英雄式的杀、荒诞的死。难怪《时代》杂志的美国评论者们一针见血地说这部电影“让你强烈地感受到一个社会的病态,它远比过往的病毒更可怕。”


最初,当制片人把《彼得罗夫流感》的小说给基里尔改编时,他一下子就读懂了个中况味,并刻意简化了电影中的人物背景和叙事结构,这导致电影的结构扁平,缺乏一定的叙事节奏感,但这次的主人公在酗酒、咳嗽、幻觉和狂言中安全地闪避了各种审查,还给我们带来了振奋的视听感受——毕竟,这位导演自带N多利器,随时都能探囊取物,制造出不少名场面——

在那个国家的那些年里,过去永远不会过去。唯一不抱怨的人物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手起刀落的彼得罗娃。她的逻辑简单明了,最像传说中的战斗民族,又像复联里的新角色。彼得罗夫也不是省油的灯,帮助老朋友自杀时也毫不犹豫地扣下扳机,似有潜台词:对谢尔盖那样厌女又厌男、厌人又厌世的废柴,让他消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既是惩罚,又是解脱。她和他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魔幻夫妻。



彼得罗夫在公车上遇到一对母子,母亲先指责他神志不清地占用老弱病残的座位,又神神道道地强调自己的儿子有神力,因为她怀孕时被外星人绑架过……在影片接近尾声时,雪姑娘的故事里也出现了天空中的光束,为这个早已被流感、幻觉、梦境和回忆搞得很不现实的故事笼罩了一股超自然之光,或者说,营造了一种集体性的精神错乱的氛围?


萨尔尼科夫来自乌拉尔地区。如果你是超自然协会成员,想必对这个地名很熟悉——乌拉尔山脉横跨俄罗斯腹地,绵延两千公里。乌拉尔山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历来是外星理论和超自然事件频发的地区,世界各地的UFO追随者都视其为目标地,至今已有过几十、甚至上百起目击者报告,描述过各种不明飞行物:有雪茄形的、金字塔形的、球形的和圆盘形的。史上第一次“遭遇外星人”事件就发生在十八世纪的乌拉尔,之后还有1927年的雪茄形UFO爆炸;1980年发生在苏联的最大一次UFO坠毁事件(据说防空系统发现了三四个UFO,其中直径26米、高5米的一架被几枚导弹击中,苏联人在里面发现了两个矮小生物的尸体)……这个地区的最近一则惊天新闻是:1991年,科学家们在乌拉尔山脉的一块有10万年历史的岩石中发现了一些精密金属零件,最小物体的长度仅为十分之一英寸,在显微镜下能清晰看到螺纹、线圈等人造痕迹,较大的部分由纯铜制成,最小的部分由钼和钨制成,这类金属具有很高的耐高温性,因此被用于制造导弹和宇宙飞船。无论是什么人或物种制造了这些东西,其所属的文明都可能在大约30万年前开发出了纳米技术,不少科学家认为这不可能,因而将其归入Oopart,即“超时空物体”。但另一些研究者确信这足以证明古代宇航员的存在,或者说是远古造访过地球的外星生物。


且不论属实或符合科学,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本书作者萨尔尼科夫就是在这个地区长大的孩子,他认为现代城市不仅有人类居住,还有来自其他空间的生物。从这些背景资料来解读《流感》中的UFO就不奇怪了,也不难理解他最新的奇幻作品《Occulttreger》里有个两百岁的女主人公Praskovya,每隔四个月就不可预测地改变自己的外表,当然,她的对立面是恶魔。我们有理由相信,萨尔尼科夫的城市幻想由来已久,现代神话式的倾向里不乏神秘主义的影响。


这个故事里,在所有的旧事旧景旧物里,最厉害的一样就是1977年的阿司匹林。和病一样,药也是显而易见的隐喻。有象征意味的“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于俄罗斯电影里,在1994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烈日灼人》中就有过这样的桥段:故事发生在1935年斯大林时代,一个秘密警察回到昔日贵族养父家的祖宅,真正的目的是要逮捕现在住在别墅里的红军上校——和他有着家国恩仇的男人。一开场,家里的老奶奶就将1917年前从国外带回来的药倒进河里,“因为它们已经失效了”,又被女佣心疼地捞出来。《烈日灼人》前半段是喜剧色彩浓厚的乡村贵族知识分子的温馨家庭生活场景,后半段转入大清洗前夜的恐怖,伪饰和真情强烈对比,越发增强了个体在那样的历史中的无奈。更巧的是,《烈日灼人》中也将超自然的光球作为贯穿始终的象征性意象。那么,对《流感》的创作者和观众来说,1977年发生了什么?1977年的药还有用吗?我们能做到的联想是:1977年,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六十年的庆典上,第一次出现了和列宁像制式相同的勃列日涅夫雕像;1977年,通过了《苏联宪法》,苏联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宪法,宪法前言中写有“已经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苏联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国家”。1977年,苏联制度的优越性展露无疑,苏联人民享受到了发展的福利,经济发展抵达巅峰,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在军备方面还略胜一筹……哪怕社会繁荣的表象下危机暗涌。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部宪法即宣告失效。十年后,彼得罗夫用伏特加灌下那片药后,只有幻象纷至沓来。


巅峰时代的药片+酒醉后的狂言和幻觉+魔幻的想象+超自然的可能性+批判性的怀旧——这些刺突附着在日常的现实表膜上,足以构成杀伤力,让俄罗斯两三代观众和读者产生共鸣,或许,这是进入保守意识形态的创作者们最容易走通的一条路?




按照惯例,两位推荐书影如下——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 (1980)》导演: 弗拉基米尔·缅绍夫 编剧: 瓦连金·切尔内赫 / 弗拉基米尔·缅绍夫主演: 薇拉·阿莲托娃 / 阿列克谢·巴塔洛夫 / 伊琳娜·穆拉维耶娃 / 亚历山大·法秋申 / 罗莎·梁赞诺娃 / 更多...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语言: 俄语上映日期: 1980-02-11(苏联) 片长: 148分钟


《疼痛部>作者: [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译者: 姜昊骞出版: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5)页数: 平装320定价: 54.00





展开Show Notes
风小云
风小云
2023.8.19
刚刚下单了 《狐狸》于是老师就给我推《疼痛部》,这是要叫我两本一起买呀🥹🥹。说到苏联电影,想到前几个月大火的《消失的她》也是改编自苏联时期的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一下子就被苏联电影mark 住了。
YUSHI
:
嘿嘿嘿这两本书不太一样,不亏不亏🤣
风小云:哈哈哈,赶快mark 住!
一积昆
一积昆
2023.8.15
要在这里听!
Jingfei
:
谢谢你~
Miraaaaaage
Miraaaaaage
2023.9.28
不只是学习氛围,播客简直是我的消费主义小井盖儿…买书看电影😭
自我审查的后遗症。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是:居然就这样写了这两个字…
Jingfei
:
:(
HD566292w
HD566292w
2023.8.16
真是每听一集就去找书、找电影😀
Jingfei
:
学习气氛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