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异邦人,不远万里来到东方,被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俘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这样的叙事似乎是许多人喜闻乐见的。但如果扶霞·邓洛普所写的仅仅这样简单的内容,那么《鱼翅与花椒》可能会成为流量密码之作,但也丧失了其韵味。
美食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能从美食出发,挖掘出更深层的东西,那不是更好么?
|song list|
片尾曲:庾澄庆 - 蛋炒饭
/ 听友群 /
《蜜獾吃书》听友群现已正式开放!进群方式:添加李小谈微信「ritanxiaozhushou」,备注蜜獾吃书,即可进群~
/ 商务合作 /
欢迎发邮件至 bbpark@ritanbbpark.com


66.鱼翅与花椒:聊吃的我可就不困了
71分钟 ·
40593·
459
晴总
2023.8.26
18
置顶
本期将为留言高赞前三的听友送出《鱼翅与花椒》!每当我看到外国人拍称赞中国的视频我都觉得很悲哀,我们的自尊心那么低吗?难道中国人是没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吗?要考别人的称赞才能感觉自己比人优越吗?
这个我理解,可是看到外国人夸我们,高兴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们能做出中肯的评价,那当然也欢迎,可是现在这个舆论环境,使劲夸都可能招骂,别说是批评了。你说的我理解,自信是要接受批评,但是分场合,分事情,而自信也要能接受表扬。如果他们夸的,是我们的确有的,为什么不能开心接受,说句感谢呢。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是违心称赞,只为了流量,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多人为了流量做出些下三滥的事情,对比起来,人家都挺友好挺文明的,他得了流量,我们看着好玩开心,两全其美,多好的事情
好吧,看错了,谢谢指出,抱歉抱歉共5条回复
每次有什么难过的事情,一顿热乎乎的火锅,一碗螺蛳粉或一次烧烤过后都可以暂时疗愈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当我沉浸的吃喜爱的食物时,我好像可以完全地忘却现实中的困境,让自己全身心的享受吃美食的过程,让人在食物的热气升腾中感觉活着是那么的美好,食物是那么的美好。而且食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有一次和朋友出去旅游,那天晚上逛街到很晚没吃饭,我就很饿,心情也很烦躁,想发脾气,就近去全家点了一堆鲜食,和朋友在路边小凳子上一边聊天一边吃,所有的坏心情的消失了,像被治愈了一样。所以我建议越是在困境中越是要好好吃饭,像苏东坡那样,不一定要吃的多高级多精细,但每一顿都认真对待,让自己吃的满足吃的开心这不仅是抚慰你的身体,更在抚慰你的心灵,给你充能,这样才有能量去现实中打怪呀。只要我们还能吃下最喜欢的食物,一切就不算太坏。
外国人改开初来中国和2010年代来中国的感受可能真不一样,我一个伦敦朋友,来中国十年了,来中国的第一站是大理,看到吃牛蛙和青蛙是一脸震惊,因为吃青蛙是拿来调侃法国人的🤣,还有牛百叶和血等,而且第一顿饭以后上吐下泻一个星期,之后就吃什么都百毒不侵了。后来在中国结了婚,居住在hz,在市委宣传部下属一个对外宣的杂志做编辑,办公地点在zd,而房子租在滨江,每天骑电动车穿越钱塘江去浙大上课,成了一道同路上班族里新奇的风景线,对他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路遇两个大学女生来做调查,直接无视我去问他对hz的印象如何,没想到他直接说hz房租太贵、天气太热、交通太堵,美食荒漠,把本地人自我吐槽的槽点全然一股脑倒了出来,说罢留下两个悻悻不甘的女生扬长而去,事后他对我说,他知道那两个女生就想听到老外感慨hz风景好现代化blabla,但他就想说点从本地听到的真话。这老兄还沉迷国产武侠片,为邀请我看了烂片道歉,还计划写一部武侠小说,背景是蒙古西征期间,第一个圣方济各会修士越过欧亚大陆来到中国的故事,几年后他问我香港中文大学的offer和外交部英文翻译的offer哪个好?我说去外交部那个工作只是拿你做一个门面用,香港中文大学你可以从事教职,还能把自己计划的武侠小说写出来。后来领英完蛋了,就中断了联系。
向生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