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 哲学 | 学习文科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何为大学

EP3 哲学 | 学习文科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69分钟 ·
播放数63
·
评论数0

主播:陈赛,《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少年新知》执行主编,著有《大学的精神》等书

嘉宾: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读精品课《姜人生哲学到底》《姜宇辉·哲学启“萌”》主讲人

陈赛老师在参与《三联生活周刊》“大学教育”系列报道期间,曾采访过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文学教授。教授坦言,在硅谷这样充满创业氛围的地方,他们时常需要为人文学科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进行辩护。

那么文科在其他国家的境遇是否有所不同?当我们把目光调转回国内,文科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又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老师,从哲学学科的视角探讨文科对于当代年轻人的价值。高考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情?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学习哲学能为年轻人带来什么?不断思考、追问,真的能改变人生吗?

姜宇辉老师认为,哲学可以为人们打开思路,提供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角度,而通过思考人与人之间可以产生更深刻的联结。

除此之外,陈赛老师还和姜宇辉老师探讨了以韩炳哲为代表的“新哲学家”在当代的价值,以及对于我们所面临的“时代病症”,哲学的“药方”和心理学有哪些不同?哲学既是安慰剂又是清醒剂,姜宇辉老师期望在过度娱乐的年代里,每个年轻人都能立足当下、保持清醒。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期节目,为你的大学生活和人生定位提供一些洞见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互动。

【时间轴】

01:50 文科教育的境遇在美国、法国和中国有哪些不同?

10:29 思考真的可以改变生活

18:14 大学是一个成人(becoming adults)的地方

30:34 哲学要聚焦当下,并不断回归本源、追溯经典

42:16 哲学家也需要走出书斋

58:37 哲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哪工作?

01:03:18 学哲学是一辈子的事

【节目中涉及到的人物及书籍】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等。

吉尔·德勒兹:法国作家、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著有《电影Ⅰ:动作-影像》《电影Ⅱ:时间-影像》《什么是哲学》和《感觉的逻辑》等。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二战后美国涂鸦艺术家,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清源: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

韩炳哲:弗莱堡大学博士,韩裔德国哲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巴塞尔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他受影响于福柯、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著有《爱欲之死》《在群中》《倦怠社会》等。

《倦怠社会》:韩炳哲的代表作之一,主要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

【节目中老师推荐的书籍】

《西方哲学史》:作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本书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历史梳理,并附有大量具有极高价值的一手文本。

《大问题》:作者罗伯特·所罗门,本书基于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引导读者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

《理想国》: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论述了他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纯粹理性批判》:伊曼努尔·康德的代表作之一,主要通过对理性本身的批判考察,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和归宿做出明确判定。

《尼采与哲学》:作者吉尔·德勒兹,本书不仅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严谨系统的阐述,同时还糅入了作者富含创见和想象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