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和席瑞聊韩炳哲,当代年轻人爱欲哪去了?

32.和席瑞聊韩炳哲,当代年轻人爱欲哪去了?

71分钟 ·
播放数100356
·
评论数447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主义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情状和人类心灵境况。

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本期节目出自由中信出版集团和建投书局共同举办的韩炳哲系列作品线下分享活动,与席瑞主要从韩炳哲的《倦怠社会》《爱欲之死》《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聊起。

00:00-05:18 因为《倦怠社会》,两人开始接触韩炳哲。

05:19-07:49 韩炳哲的文字本身,有文学性,有美感。

07:50-09:30 为什么哲学会这么火?或许大家感到一种共同的迷惘,开始对生命真切的提问。

09:31-18:18 借由《爱欲之死》,讨论当下谈恋爱为何越来越难?进入和维系一段关系,也越发困难?

18:19-24:06 正如《爱欲之死》中提到,我们正在把爱商品化、展示化、粗鄙化。更可悲的是,深刻的关系也正在消失。

24:07-26:55 由于《他者的消失》,我们的主角心态越来越突出,导致我们特别容易被冒犯。

26:56-34:02 展示幸福变成一种KPI,没有完成就会自我鞭打。

34:03-36:14 韩炳哲说当代病症是抑郁,没有向外的愤怒,全是向内的剥削。

36:15-38:21 优绩主义陷阱,让我们既慕强,又恐弱。

38:22-40:30 由于发展不平衡,我们当下既有规训社会的运行事实,又有功绩社会运行的事实,甚至农耕社会的观念还影响至今。

40:31-43:55 席瑞:借由韩炳哲的理论,我正在思考怎么去面对更广泛的共同体?

43:56-49:00 邦妮:对韩炳哲提出的平滑美学,颇有感受。

49:01-结束 借由《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聊时代病症的药方和出路。

音乐选取:

《나의 해방일지》-최정인

展开Show Notes
Bianer
Bianer
2023.12.06
父母和伴侣已经快被要求成为神了
反派a:那也不能pua自我降低要求沦落到“ 不抽烟,不喝酒,不瓢虫=好男人” 🤷
万重山Mountains:要求他人怪罪他人就可以自我隐瞒自己的错误,可以以“我不内耗”“我不自我PUA”获得所谓的快乐😂
4条回复
02:23 声音好小听不清,不知是不是耳机🎧
张望1991:可以试试小宇宙人声增强功能,在调倍速那个界面里
何慕怎么了吗:52:02 我也感觉声音有点小 希望邦妮在小宇宙上传音频的时候可以把音量调大一点
23条回复
卡呆
卡呆
2023.12.06
两个自恋的工具怎么谈恋爱?
美式加点美:犀利的评价!现代年轻人很容易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者,美其名曰看透了这个看透了那个。
听播客的momo:哈哈哈别骂了,刚看完爱的艺术,也是这么说的😂
10条回复
ISA_LI
ISA_LI
2023.12.06
这期的讨论好精彩,且很必要。总感觉生活在这个世代,手艺人群体的整体幸福感会比较高。手忙心闲,深度心流,身心灵真的能更整合,更舒服。
SweeT_55Bc:手艺人,啥意思?
情绪之豹:流水线?
7条回复
已重置
已重置
2023.12.06
21:36 “对方闯入我的世界,是对我既定的理性的秩序的威胁,这是个风险。”“比恋爱脑更过分的还有个词,舔狗。”
慕紫
慕紫
2023.12.06
我第一本先看的是《爱欲之死》第二本看的是《他者的消失》第三本看了《倦怠社会》第四本《在群中》现在在看《娱乐何为》
已重置
已重置
2023.12.07
59:54 “我们对一无所有和贫穷有着深深的恐惧” 因为匮乏,所以紧绷。一旦停下来就开始自责和恐惧。😭这是我的爸爸妈妈经历的,也是我继承下来的时代烙印。
carpediem77
carpediem77
2023.12.07
11:02 这音量真的偏小,然后笑的时候那个音量又开始爆大,真的有被影响到听感,希望可以改进一下。
卢米米:我用音响播的,外放。然后爆笑那个,被邻居投诉了
双愚
双愚
2023.12.09
39:40 我们中国城市差异太大了,一线社会和十八线社会不只说是经济差异,更主要是价值观差异。归训社会和功绩社会并存导致不同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相差甚大。
ISA_LI
ISA_LI
2023.12.06
1:06:49 邦妮提到的这个真空状态,想起之前读到的“这段空白是高强度节奏中的休止,就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也像瓜子仁中的空。瓜子仁不是有两瓣的吗?把它剥开,会发现两瓣的中间是有空隙的,仁就是种子,种子中间这点的空其实是生命里特别重要的动力和根源。所以每天抽出的这一点点时间,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留的白。”
douDou都
douDou都
2023.12.09
52:39 很喜欢主播说的无我概念,身边很多朋友都比较强调个人成绩,强调个人所获,时刻有一种不甘人后的警惕感,反观自己很多时候像是聊天中的配角,也因此神伤了许久,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配得感太重,不敢表达自我,不敢彰显自我。但细细想来,其实自己在自己的世界中非常自洽,不需要急于表达急于证明,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内核正在越来越稳定,我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所以即使不是主动的输出方,我也能够达到自己的和谐。
好棒哦,这应该是我近期听的最精彩的一期对谈
米白orz:我也是!
明明明明
明明明明
2023.12.08
53:44 忙碌是重复生产 休闲才有可能创造
苏菲爱吃肉:1:01:41 物质和家庭松弛感,说实在的,物质保障是大根本
Summerleaf:所以我经常在拉屎和洗澡时会有奇思妙想
31:00 突然觉得,哲学的意义,好像就是,让人停下来慢下来与自我纠缠、辩论和探索
SC_SD7h
SC_SD7h
2023.12.07
22:15 听席瑞和邦妮聊韩炳哲的《爱欲之死》让人对ex让我把情绪价值还给他,这个离谱又吊诡的观点有了解惑的苗头,这背后的逻辑构筑在人的工具化上,而爱变成了有精确刻度的商品,在爱中把自己的付出当工具,也把别人的付出当成了工具,在自我的城池中,一切都要按自己的刻度等价交换,以至于在付出的时候就早已计算好了收获的价码,如果你付出的跟对方预设的价码不一致,那抱歉通通要还回去,而爱情在这种计算中早已被商品化,不再是王德峰讲的“真正爱过的人是没有失去什么的”了。
elevenwong927:对不起手残点错……在坐地铁,想复制这段话
SC_SD7h:笑鼠,好不容易硬气一次跟别人对线,结果你手滑点错了,本条攻击对你无效🙏(送你本条攻击防御罩)
Ariesuk
Ariesuk
2023.12.06
碎片化社交
伴侣的功能拆分 不需要失去自我
Judy_6flj
Judy_6flj
2023.12.07
建议给音轨加一个压缩效果器,这样大声和小声会被平衡
知嗷
知嗷
2023.12.08
47:18 每个人都是平滑的,去掉了褶皱,那些褶皱是生活的缝隙,会担心它刺破内心的幻境。
白山_
白山_
2023.12.14
1:06:54 大家都不运动的吗哈哈哈哈 运动不就是最好的心流(不要戴耳机
云端的海豚:1:05:09 运动不要戴耳机 不听不看 只运动 简直精髓~~~
Leslieeeee73:不带耳机是精髓
5条回复
一叶日和
一叶日和
2023.12.10
58:00 方寸自有乐地,平生意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