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一部繁花,搅动了上海滩,也搅动了在上海的外地人和在外地的上海人,那就聊聊这部剧,剧里的城,城里的人。


EP107|《繁花》盛开,究竟是白玉兰还是紫荆花
58分钟 ·
376·
38
Angela瞿
2024.1.16
2
香港,有个别称叫,小上海。它承载了当年上海滩的繁华,但是90年代的上海是另外一种繁华。这部繁花是王家卫的繁花,和金老师的繁花内核一致,具像不同,都能唤起所有310的集体回忆,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过往。DJ应该记得当时男生最流行的是太子裤,三个摺,四个摺,最潮的是五个摺,只有日立这种富家子才穿得起,在人群中横行过市,太子裤在风中猎猎作响。后面的商战部分,明显感觉到编剧和导演的力有不逮,毕竟王家卫拍不出丁蟹。我们能看到那些影子,来自阿飞正传,花样年华,一代宗师,那是王家卫的电影语言。阿宝对汪小姐是对所爱的人的理想的放手成全和不舍,阿宝对玲子是倦鸟归巢的退避和安心,宝总和李李是势均力敌的互相吸引。而阿宝最初和最终的爱,“唯明日与土地同在”,是来自雪芝最爱的飘。
DJ_:还记不记得那时候我们周五一起一部部换乘公交,穿越整个大上海。。。最早一起出发的还有小毕,陈静,小邱,曹燕,老刘。。。慢慢地一个个都下车了。。。那时候上海正在发生着繁花里的时代变迁,只是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大时代的上海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了烙印,五角场的荒芜,静安寺的拥挤,衡山路的落叶,而我们不自知。这些记忆可能在我这个去国25载的脑子里保留地还比较完整吧。。。我没有看到上海后来的变化,上海跟大家每一个人的笑脸就这样完整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我还记得小毕家的弄堂有标准的静安寺气息,是那种繁华褪尽的从容。他恢复以后我我去看他,气色蛮好,那时候他重新考进了交大。。。我们都以为一切都回到了最初。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现在想来,他身上有那种上海男人的腔调,聪明,大度,真诚,开朗。谢谢有你们的青春。。。
Angela瞿:当然记得。那个拐角的音像店,你买了最早的黑豹,窦唯,陈百强。那个时代的我们是青涩的,只有读书。记忆里的90年代底色是灰色的,可能是尘可能是雾,唯有你们是最清晰的。小毕有着最灿烂的笑。我想他了,我要去看他,给你带瓶酒吧。
确实!
我们这样的小播客,相信黄老师应该听不到的,哈哈啊哈哈(对不起,黄老师!)
好怕强总那犀利的眼神 😱
期待真真小姐 再讨论一次繁花,因为能感受到你对上海的爱与情意我第一次听黑豹是在初一,一个邻居的外地男孩给我一盒磁带,让我听,第一首就是无地自容
是的呀!昨天跟我妈聊天,她说那时候她单位就在外滩28号,27号隔壁。说起那时候上海的飞速发展颇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