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2 访谈|宫凯波:赵本山《卖拐》系列,我们是咋写出来的西四五条

Vol.172 访谈|宫凯波:赵本山《卖拐》系列,我们是咋写出来的

105分钟 ·
播放数12722
·
评论数110

本期嘉宾:宫凯波。喜剧编剧,曾参与编写小品《卖拐》《卖车》《功夫》《钟点工》等,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等

在春晚舞台上,赵本山的《卖拐》系列,被很多人奉为小品的经典。这次我们请到参与这些小品编写的宫凯波老师,讲讲经典作品《卖拐》《卖车》背后的故事。

《卖拐》最初的创意,就来自宫老师的亲身经历,最早多个版本的剧本也出自他手。另外作为长期的合作者,宫凯波老师也对老搭档赵本山和范伟,进行了一番评论。

在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1.您是怎么走上喜剧小品创作之路的?

2.《卖拐》最初的创意,来自您的亲身经历?这段小品登上春晚,经历过怎样曲折的过程?

3.后来的续集《卖车》和《功夫》,又是如何出炉的?

4.除了《卖拐》系列,您还参与创作过哪些赵本山作品?如何评价赵本山的喜剧表演和创作功力?

5.作为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和老搭档,如何评价范伟?怎么看他在《漫长的季节》中的表现?

6.这些年您在创作哪些类型的喜剧?

节目索引:

04:26 那次是侯耀文唱京剧,赵本山唱二人转,冯巩拉弦儿

18:37 根据真实事件我写了一个小品,叫《无言的结局》

25:07 范伟说他们正在推进一个春晚小品,也就是后来的《牛大叔“提干”》

32:54 看完《钟点工》的剧本,宋丹丹说把老何也找来吧,就是何庆魁

47:53 我们这才把《卖拐》的本子给赵本山看,他觉得很有意思

57:12 这段《卖拐》,辽宁春晚腊月二十九先演,央视春晚大年三十再演

1:03:32 为了写《卖车》,我买脑筋急转弯的书摞起来一尺高

1:15:08 赵本山并不是单纯地演,而是一边演一边创作

1:24:40 范德彪那些二创视频,我还发给范伟看过

1:37:11 喜剧创新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到生活里去

本期主持人:郑捕头

本期剪辑:郑捕头

封面设计:杨明

相关素材:《卖拐》《卖车》《功夫》《闯关》《钟点工》《送水工》《牛大叔“提干”》小品片段

“西四五条”是一档文艺评论及访谈类播客节目,各大音频平台均可收听。欢迎订阅,欢迎留言。

进听友群或业务联系微信:xisiwutiaofm

“西四五条”公号:西四五条

展开Show Notes
投票
已结束
31人参与
你喜欢赵本山《卖拐》系列小品吗?
看结果
这期高低得上个首页精选@小宇宙编辑老师
郑捕头
:
把节目做好,等待有缘者来发现
德德德:说的对!
9条回复
42:58 据东东枪回忆,辽宁台的时候,赵本山的角色更坏一点,更江湖一点。
56:55 《有钱了》有两版,一版是“本山杯”二人转大赛颁奖晚会上表演的,另一版是《综艺大观》赴澳大利亚演出时表演的。后来的《卖车》《心病》和《送水工》都是前一天在辽宁台演,第二天拿到央视演的。
郑捕头
:
孟不凡,不平凡哈哈
00:08一早醒来就能听到新鲜出炉的 我还要啥自行车 谢谢啊~
历历在目有梗星人:我也妹说要自行车呀,大兄弟他这是坑你呀
郑捕头
:
改轮椅吧
3条回复
kingsparking
kingsparking
2024.1.16
昨晚把赵本山的春晚作品回顾了一遍,小时候只会记住一些台词和语气,现在会发现更多走台和使相的细节
二环
二环
2024.1.16
15:11 俄罗斯大头鞋样式的车叫“拉达”,两排座但只有正付驾驶座有车门,后排坐的人需要前面两个人下车后,才能从前排下车,当年单位有过一台这种车,有大明白说老毛子人家是坐这车出去打猎的,前排坐人开车,后排坐狗的,结果全单位的人谁都不坐后排了
oldpunker:大头鞋是意大利菲亚特 126p,沈阳火车站有一大堆当出租车的
郑捕头
:
哦哦,这样啊
4条回复
时士时
时士时
2024.1.17
这期听的,把卖拐又看一遍,这次看的眼泪汪汪的,高秀敏的眼神动作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阿毛来了
阿毛来了
2024.1.19
我最近在分析赵本山小品里的人设,最开始还是挺强势,高秀敏起到一个妇唱夫随的东北妻子角色,后面和宋丹丹搭戏之后,赵本山一直都是一个憋屈闷骚的丈夫角色了
郑捕头
:
还真差不多
听到宫老师说到煤矿工人工作的画面,浑身起鸡皮疙瘩,是一种震撼的史诗感
郑捕头
:
是的。那一代创作者,是真的有生活
杨路6816
杨路6816
2024.1.15
内个,内个,内个……
郑捕头
:
应该算宫老师说话的风格吧,前面我剪掉了几个,后来就当作特点留下来更多。更像聊天而不是采访,不影响理解内容
原力居士
原力居士
2024.1.15
《功夫》是小品集大成者,巅峰
郑捕头
:
个人认为,在《卖拐》系列里,它是偏弱的,有为系列收尾的任务
德德德:我也特别喜欢功夫,其实第三部能写成这样已是无得顶了
4条回复
难怪记得当年看过一版《卖拐》,明显感觉和春晚的不太一样,时间也长,节奏也没那么快。当时还以为是春晚过后,仨人又在其它晚会上演了一遍呢。原来是这样啊。
46:46 真厉害!这么个来源啊!真的厉害!太厉害了!
郑捕头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6:27 这个孩子的故事乐死我了
1:02:46 2002年春晚筹备之初,赵本山团队准备了三个小品,一个是《卖车》,一个是《面子》(根据范伟和巩汉林真实事件改编的),还有一个是《说理》。他们首选的是《面子》,但彩排效果不好,换成了《卖车》。后来《面子》在沈阳台春晚演了,《说理》给潘长江了,但是后来好像也没演。
郑捕头
:
你这比宫老师都门儿清
孟不凡特平凡:我也是看一些相关的花絮才了解到的
shypony
shypony
2024.1.22
从赵本山用手指挥着范伟的脚往下剁这个场景,自然联想到当年的一个大事件,第一次看就拍手叫绝,这个讽刺式的模仿太高级了,立意一下就深刻了。而卖车与功夫作为续集,只是为卖而卖,有些遗憾。
郑捕头
:
哦哦,明白是什么了哈哈
李德普:什么事?方便说吗
3条回复
张无梦
张无梦
2024.2.02
09:55 领导特别器重我,上过三次光荣榜
itselsa
itselsa
2024.1.18
18:30 黑色幽默
HD1012129w
HD1012129w
2024.1.17
我记的心病也在辽台看过,拜年也看过另一个版本忘了是不是辽台,范伟演的乡长可没春晚那版和颜悦色的
尤为鱼物
尤为鱼物
2024.1.17
好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