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七千问」是神奇的,它似乎总在用它的命运之手推动着我们。每一个我们觉得有意义的数字节点,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而这些改变和尝试都是事先未曾计划过的,就好像我们随顺命运来到了这里。
第33期我们用美国作家约翰·威廉姆斯的《斯通纳》的故事来开篇,讲讲斯通纳在生活中如何面对“无意义感”,却又是如何与自己自洽的。再用《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来聊聊,生命中的那些无常和过不去,过不去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与自己和解?
总之这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希望你们喜欢这个形式,或者也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建议。

---------------------
《斯通纳》小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主播:水水 / 明明
制作:明明
BGM:Forget to Begin - The Hampdens
我是个很少感到焦虑的人,如果按节目所说,应该是属于能自己感到心安的一类人。其实自己有在默默进步,但是父母会说我“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朋友会让我觉得我没有选择世俗所认为的比较成功的那条路,是“错过机会”,而我有时候也会动摇,到底哪条路是我该选择的路,难道非要放弃自己心里向往的路去选择世俗认可的路,才算是完成一种人生突破吗?更多时候我又觉得,这个答案可能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寻找,就不太去想了。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做好手头上的事,活在当下,就已经是在攻克人生的一道道题了。过程本身就已经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