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之六:洛阳古墓博物馆、回洛仓、永宁寺塔基与汉魏洛阳城博物志

日更之六:洛阳古墓博物馆、回洛仓、永宁寺塔基与汉魏洛阳城

72分钟 ·
播放数6701
·
评论数82

二月二十二号这一天由于担心高速公路积雪结冰,忍痛放弃了济源的行程,也没有去马街书会,就在洛阳市内活动了。

段老师的节目《白银时代的旅行史》在「看理想」APP 里,本日更系列的每一期都会赠出一份节目兑换码,在小宇宙评论区用心评论即可参与。

李二的播客叫做《非马非牛 Famous Unknown》,最近他也开始在播客里回溯本次旅程了。与本节目不同,李二在《非马非牛》中讲旅途见闻讲述给未能同行的曲柄睿老师,诸位不妨两相对照收听。1291708703281_.pic.jpg

1361708703632_.pic.jpg
1351708703590_.pic.jpg
1331708703511_.pic.jpg
1341708703541_.pic.jpg
6281708592739_.pic_hd.jpg

爱发电上赞助

展开Show Notes
久期
久期
2024.2.24
15:48 “让俺说完呗”,段老师肯定人缘特好。
正刚
正刚
2024.2.24
48:34 “人类文明是很脆弱的……死了也就死了。”
——段老师
霜雪明
霜雪明
2024.2.25
关于自由落体,和永宁寺塔的高度问题: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一百丈那就是三百米,仔细想想应该不可能。杨衒之后续给出了两个佐证材料:
1、“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百里之外可以看到。假设“百里”不是虚值,按北魏度量衡计算,大约是46.35公里。按地球半径6373公里,忽略大气折射,那需要塔高170米,才能在百里之外看到塔尖。
2、“至孝昌二年中,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入地丈余。”这个宝瓶有多重呢?前文有提及“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瓶子掉下来砸出坑,显然不可能是空的,应该装了大半水。北魏1斛=10斗=……(此处略去大量换算)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三四十升。宝瓶的典型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肚子,加上瓶脖子,水装瓶肚子里。按1000升容积的球形算截面积约1.2平方米,按椭圆算的话就是0.6-0.8平方米。由于宝瓶很大,所以金属外皮的重量占比应该不高,这个装了大半水(15-20斛,600升,连皮按七百公斤算),截面积0.6-0.8平方米的宝瓶从塔上砸下来,台湾学者叶大松在40年前计算认为它“冲入河南地区特有湿陷性黄土中,‘入地丈余’”,足以说明古人杨衒之所言不虚。(此处转引自《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可能原状再探讨》,未找到叶的原始文献)。
(夜已深,未复现计算自由落体反推高度,明日继续)
霜雪明:由于现代火器已经不再使用实心弹,所以极少关于实心弹弹坑深度的论文。 但是,现代工程经常用到打桩机,有大量研究桩机沉桩阻力的文章。这里选取《利用标贯击数估算静压桩的沉桩阻力》一文作参考。文中实例2,桩的截面积约0.2平方米,是宝瓶的25%-33%;其受到泥土的阻力在开始的0-1m深度,与深度成正比;由于中泥土比较松软,1m以后阻力稳定在500kN左右。我们只考虑宝瓶的底端阻力,忽略侧面阻力,假设阻力也在入土1m后达到最大,受到的最大阻力为1500kN(阻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宝瓶没入泥土的深度约为4m(入地丈余),所有能量都用于克服泥土阻力做功,没有其他损耗——则宝瓶在此过程中做的总功为5250000焦耳,相当于700kg的宝瓶加速至122.47m/s 所蕴含的动能……这个速度也太大了…… 我们尝试让宝瓶变得更细长,将截面积减小至0.5平方米(例子中桩的2.5倍),再把它灌满水(重量增加到1000kg),求得所需的末端速度为93.54m/s。忽略空气阻力,求得自由落体宝瓶的初始高度为446.43米……这高度还是很离谱。 不知道台湾学者叶大松是怎么算的,尝试找找他的原文。 (完)
印象里白马寺是去过的寺庙里唯一在寺庙范围内不再有商业售卖行为的寺庙,当时除了觉得庙本身很好,这点也很加分。也有可能我去的寺庙还是太少,但还是真心希望寺庙是清静之所。喜欢白马寺和开元寺,开元寺伴着婉莹的来去泉州去了几次。
大尾巴狼扫一扫:寺庙本应是清静之所在,可惜现在这样的地方太少啦;
白马寺隔壁是狄大人的墓,上次去不开放
wanying
:
原来就在隔壁啊
Penguin65648:也有分析说那个墓可能不是狄仁杰的墓而是薛怀义的墓,因为这两个人都曾受封梁国公,所以有学者搞混了。
4条回复
cleo1990
cleo1990
2024.2.24
我去洛阳觉得吃的不是很好,跟西安有些落差
二马路综治:南方人觉得洛阳好多汤而且不加淀粉,好(✪▽✪)
不冷不冷:去过洛阳的西安人表示:不是“有些”落差,是很大落差
6条回复
HD269431z
HD269431z
2024.2.26
永宁寺塔现在多用的是杨鸿勋先生的建筑考古复原,推测有147米高。主要依据是《水经注》里记载的基座大小和高度数字具体,有零有整(如高度明确是“自金露盘下至地49丈”)。关键是记录的基座尺寸与考古资料相合,因此推测高度资料也是较为准确的。同时利用北魏时期塔建筑的收分比例(就是收束的角度),判断此高度合理。对于段老师提出的木结构无法做这么高的问题,他结合基座考古判断,永宁寺塔不是一座纯木塔,而是一个夯土芯外包木结构收束的实心建筑,他认为做到近150米是可以实现的。
HD269431z:《洛阳伽蓝记》是说的90丈,就很粗略。而且是洛阳已毁之后的追记,而且在记载准确性上,杨衒之的信誉显然不能和郦道元比,而且这个高度过于离谱。所以除了一定要“拔高”到200多米的人,一般不会对这条记载当真。
erincherish
erincherish
2024.2.24
00:01 敲敲敲敲,坐上沙发(bushi)
霜雪明
霜雪明
2024.2.25
关于“太虚殿”,没查到古墓博物馆的官方解释。
但众所周知,洛阳是老子的常住处,算是道教的发源地,庄子墓也在洛阳。《逍遥游》里说:“是以不过乎崐仑,不游乎太虚。”
古墓博物馆里“太虚”二字,可能想表达道家思想中,往生以后无形无象,又包含无限可能的“太虚世界”。
08:22 人类,丧葬界的珠颈斑鸠(功德-1)
1:09:21 大猫猫!
1:08:13 哈哈哈哈是的我们女人都是这样的
peyrolles
peyrolles
2024.2.24
00:04 来啦来啦!终于坐上沙发了
咖啡妮卡
咖啡妮卡
2024.3.07
现在拍了电视剧……
半夏花海
半夏花海
2024.2.27
我几年前去古墓博物馆的时候还在修路,一大早还下大雨,到那里只有我一个人,下去10多分钟就吓的逃上去了
猫爷,好好看
06:08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背景音一下子就出来了。
05:05 哈哈哈哈反复听这几期,完全和我这个洛阳本地人的槽点一致!
wanying
:
朋友,请加我微信 yiingbii 给你兑换码
潘达同学
潘达同学
2024.2.26
洛阳土著听你们讲这期真觉得超级亲切,你们是认真做了功课的!住的地方就我家门口哈哈哈(精确捕捉到了你们住在地铁换乘站。)
HD874239h:住哪了?我没听到
VANGIE
VANGIE
2024.2.25
24:17 伦敦动物园也有!好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