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性别」从“缠足”的再解释看困扰女性主义的“进步性”话语

「东亚&性别」从“缠足”的再解释看困扰女性主义的“进步性”话语

12分钟 ·
播放数22
·
评论数0

🎙️ 【重构历史与话语:缠足、进步叙事与现代女性的困境】

📜 【播客简介】

当“进步”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正义,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制造了新的枷锁?  从北宋延续至民国的缠足习俗,曾被简化为“封建压迫”的符号,但在高彦颐与杨念群的解构下,它呈现出复杂的历史肌理——女性主体的审美参与、社会身份象征、中西话语碰撞。本集以缠足为棱镜,反思当代女性主义中“进步性”话语的潜在规训:当“独立自主”成为必须达标的口号,我们是否正在重复历史中“巨型叙事吞噬个体声音”的逻辑?

🔍 【核心议题】

1. 历史叙事的双重性:(1)缠足何以成为“微型历史”与“巨型历史”的冲突现场?被“妇女解放”宏大叙事遮蔽的女性主体经验(《采菲录》中的美学自述与疼痛叙事)。(2) 批判“进步史观”的线性逻辑:习俗的合理性如何在具体时空下被建构与消解?

2. 审美政治的现代转型:(1)从“品莲七诀”到“病态象征”:西方传教士的“科学”话语如何重构缠足的意义?(2)缠足作为古代社会阶层符号的崩塌,及其对现代身体规训的隐喻(美甲、高跟鞋与“自律即自由”)。

3. 进步叙事的悖论:(1)当“独立女性”被简化为职场成功模板:家庭主妇的自我选择何以成为道德批判对象?(2) 警惕“反父权”话语中的新霸权: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提供选项,还是制造标准答案?

4. 解构之后的出路:(1)拒绝符号化生存:“自主性”应指向多元实践,而非趋同的精英主义想象。(2)重建历史纵深感:承认缠足的残酷性与合理性,或许能让我们更宽容地看待当下的价值冲突。

📖 【参考书籍】

1. 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2. 杨念群《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缠足”美学与身体政治》

🎯 【适合听众】

- 对历史人类学、性别研究感兴趣的文化探求者

- 试图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知识分子

- 在“独立女性”标签下自我怀疑的实践者

🌿 【主播札记】

“当我们用‘先进’与‘落后’切割历史时,或许正亲手扼杀当下的可能性。真正的解放,始于承认所有时代的人类都在困境中做过自洽的选择——无论那选择在今天看来多么‘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