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录制于2022年4月份,当时聊了一期关于产房日常和分娩这个过程中相关的问题,顺便聊了一些我们自己对怀孕、生育、抚养的态度。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最后基本演变成他们仨对我的一致战线。作为一个不怎么听劝的倔驴,现在听起来当时我的想法确实理想主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在本期的节目中,你将听到:
00:40 产房故事会:要子宫不要宝宝的女人
05:00 产房故事会:一个叫陈婷的孕妇收到陈婷老公的信息,问她“孩子生出来了没”
06:38 产房故事会:宫口开到3公分,孕妇要求紧急出院领结婚证
07:56 产房故事会:生在出租车上的姑娘
11:09 妇产科医生的朴素建议:能早生别晚生
12:31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自己生吗
26:19 不生孩子的一万个理由
30:44 领养代替生育,是靠谱的选择吗
32:41 小孩能为自己的处境做决策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
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在得到上看到李希贵校长的一个总结,非常精妙,摘抄如下: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跟父母的关系,一共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到1岁的婴儿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保姆。孩子什么都不会,你得全权照顾。
第二个阶段,是1到3岁的幼儿期。这时父母就成了玩伴,主要就是陪孩子玩耍。
第三个阶段,是3到6岁的学前时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导游。也就是引导孩子,对周围建立一点起码的认知。
第四个阶段,是6到12岁的学龄期。注意,这会儿孩子开始自己学知识了,身边也有同学,有朋友。父母的角色也要跟着变。这时,你可以把父母想象成一个服务型政府。也就是孩子有什么兴趣,有什么发展方向,父母提供支持帮助。
第五个阶段,是12到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叛逆。你放心,甭管父母在自己的领域有多厉害,孩子也一定会觉得你落伍了,好多事不懂。到这会儿,父母就得扮演总经理助理的角色。也就是,你得把孩子当成领导,但又是那种不太靠谱的领导。他万一有什么不对的,你也不能正面硬掰,而是得像对待领导一样,一点一点引导他。
第六个阶段,是18到25岁的成人期。孩子大了,有自理能力了。但是经济收入还不稳定。因此,父母扮演的是银行柜员。注意,可不是取款机。之所以叫银行柜员,就是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父母还得负责把把关。
而第七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25岁以后的成年期。这时,父母的角色是亲戚。这说的是,随着孩子成人,他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会关系,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已经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这七个阶段看起来很多,其实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孩子会逐渐从一个大生态中的个体,慢慢长成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在他的身边,会长出一层新的边界。一旦意识到这个边界,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相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不少。你只要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能够看到别人的边界。这么一来,既实现了自我保护,也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社交预期。做到这些,你和别人都会感到舒适和安全。
本期主播:贝贝姐,小树医生,阿亮同学,小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