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高校教师之死的警示:海归博士求职需要注意什么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54. 高校教师之死的警示:海归博士求职需要注意什么

38分钟 ·
播放数7814
·
评论数104

4月2日,南京林业大学宋凯副教授自杀,年仅38岁

5月12日,该事件引起全网热议,舆论将其自杀原因归咎于高校的考评制度

5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称,学校没有“非升即走”政策,网传自杀原因不属实


今天的节目,你将听到:

- 什么是“非升即走”?是不是真的通不过考核就得离职?

- 什么是聘期考核?既然学校没有实施“非升即走”,考核不通过会怎样?是否存在解聘危机?

- 考核指标明明是写在合同里的,为什么入职之后才发现压力山大?

- 年龄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有多重要?

- 国外名校毕业的博士,为什么会在一所非985、211的学校遭遇挫折?

-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南京地区的高校有什么特殊性?海归博士如何选择地域和院校?

- 学阀是什么?人脉在国内学术圈的作用是什么?

- 如果我拥有和宋凯类似的履历背景,回国找工作之前需要注意什么?


愿逝者安息,愿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gradlounge@outlook.com


展开Show Notes
就山
就山
2024.5.17
晚一点会怎么样,中间有空窗时间又怎么样?这些限制真让人恶心。
ZeyuanW
:
唉,是啊
HD557131v
HD557131v
2024.5.21
24岁读硕士算晚 太恐怖了😱
ZeyuanW
:
在国外求职还好,进国内高校的话年龄就很重要了
hellomissing:在美国是反着来的 你跟导师走的太近了 毕业后还一直跟他发文章 被认为是不独立
6条回复
HD101840w
HD101840w
2024.5.16
25:25 唉听到这里想到中山二院宋院士课题组博后患癌的事情,哪怕师出名门也逃不过学阀戕害
ZeyuanW
:
😔
sektu
sektu
2024.5.24
认识一些人不得不回国不是因为在这边找不到工作,甚至很多都找到了,而是家人原因(毕竟是独生子女时代)。所以就很无解……
ZeyuanW
:
是这样的。我当时选择回国的时候就想好了离开学界,但对于仍然想进高校的海归朋友来说,就要提早做好规划,搭好国内的人脉圈子。或者可能像上海纽大、昆山杜克这样的学校,或者港澳,会相对更适应些。
高知被忽悠了 非升级走就是超长试用期
Iris_8Clf
Iris_8Clf
2024.5.18
其实对于生化环材天坑专业来讲,宋老师33岁入职已经算快的了😂 我在美国读生物医学类PhD,平均毕业年限就是5.5年,甚至七年毕业都不稀奇。而且现在找教职是一定要做博后的,一般又是至少3-5年,我现在的pi当时是做了7年博后😂 这也是为什么被叫做天坑专业吧。
ZeyuanW
:
感谢分享!这样的话如果要回国任教确实比较吃亏
Zeyuan的声音太好听了,每次听都好喜欢
ZeyuanW
:
谢谢夸奖☺️
24:56 听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可能真的因为Zeyuan不再卷这个学术圈了才敢说这些大实话吧~
17:30 天 这社会时钟真的好窒息…每分每秒好像你没在往前走,你就在一步一步的往后退,直到退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24:02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ZeyuanW
:
唉😔
1CNb
1CNb
2024.5.24
34:16 在国外有的时候也非常夸张,大导师们为了资源相互倾轧斗得你死我活,背后还连带着背后政府党派之间的斗争,他们见面还得面带微笑互相问how are you,然而学生们就被连带的裙带关系影响的很惨了…当年我们学院的内斗都可以拍成电视剧了,当然现在也还在斗听说还发生了好多离谱的事情,还好早就跑路了。
ZeyuanW
:
Wow!
Harrowhark
Harrowhark
2024.5.26
16:06 说的很中肯 这种入职后学校不着急的情况还挺普遍的 老师各种资源都没有 人生地不熟 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又要面临考核 给人带来无端的压力 而且还很有心理落差 本来可以全力做学术 结果一段时间什么都没有做成 是很多研究者当学生时没有经历过的问题
ISFJISFJ
ISFJISFJ
2024.5.24
说得真好呀,给海外大龄读博中的人提供了很有意思的启发!!因为从本科就在海外,温水煮青蛙下很难意识到种种问题,比如年龄焦虑、圈子等等,相比较之下感觉自己真是太天真了,被狠狠敲打了一番
关于非升即走,我天天盼望着某些学术混子卷铺盖走人呢…^_^
ZeyuanW
:
可惜真正的学术混子一般都走不了😂压榨的都是年轻老师。
EvaJ
EvaJ
2024.5.17
媒体都强调北大,但国内真的看第一学历。
ZeyuanW
:
唉,硕士确实不受重视
苓羊
苓羊
2024.5.17
有帮助嘉宾做变声嘛😆
ZeyuanW
:
笑死,有画面了😂
ZeyuanW
:
你预言成功了!
3条回复
生物领域北美博士五年毕业是正常的,要短于平均值,而且博后经历现在也基本是必须的了。宋博士硕士开始的晚了两年,其余的算快的了。
HD802641z:国内硕士三年比较耗时。感觉理工科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毕业直接读phd或者在英美一两年硕士的
ZeyuanW
:
感谢补充!
3条回复
虾饺仔
虾饺仔
2024.11.15
第一次听不止学术,关于南京高校那一段讲得真的太一针见血了,和我在南京读书时观察到的基本吻合。特别是关于高校历史和人员内部置换这一段,不知主播是不是也是在南京读过书,所以得到了这么精准的观察。
ZeyuanW
:
欢迎新朋友~猜的很准!
苓羊
苓羊
2024.5.17
楼主独立评论人🤨
ZeyuanW
:
说到这个~周四的节目,周三晚上祈祷八分半不要跟我撞题,结果果然,道长又放水了😂
苓羊:哈哈哈,👀小手术不是,算了,选择原谅💚
Vine_hlPH
Vine_hlPH
2024.5.25
嗯,听到这地方特别想请教一下,硕博朋友们被高校辞退了 ,没有想过做家教老师吗?在这个补习市场上,那可不就是香饽饽吗 ,尤其是国际教育这块,比如 AP 的各个学科
ZeyuanW
:
有一些人确实转行做教育了,但很多人还是有学术抱负的,毕竟这么多年的训练,放弃了也难免可惜
HD802641z:术业有专攻,尤其是标准化考试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对于已经在学术圈做了十几年具体领域研究的人来讲,AP之类的东西还真不是说让他讲他就会讲的。
4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