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 我们在学业投入与社会性投入方面的表现更符合“直觉依赖模式”和“目标掌控模式 ”的叠加态
00:58 以《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为代表的经验帖、“选课交流群”、虎扑「最水」大学课程排行榜……你有参考过吗?为什么?后悔没有为提高绩点运筹帷幄吗?为什么?
07:06 在过往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和学长学姐寻求过帮助吗?绵羊与同辈群体组队参加“挑战杯”等比赛,虽然未能成功保研,但这一过程仍然对专业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0:44 本科文凭不足挂齿、个人简历乏善可陈,考研是就业的缓兵之计吗?道路千万条,可“好”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
13:48 阿Q联想起小时候玩过的养成游戏,查找攻略紧盯数值时游戏体验感大打折扣。本书作者援引布迪厄阐述教育不平等时使用的游戏比喻,认为在升入大学以后面对赛道复杂多样的“迷宫 ”时,“目标掌控者”游刃有余、“直觉依赖者”手忙脚乱。我们总不甘心承认自己是养成失败产物。
16:36 我们关心广袤土地上没能进入所谓精英大学的普通学生。绵羊毕设访谈了中职学生,阿Q感叹成功本就不是一个狭窄的概念。
19:23 初期样本选取过程的控制原则之一为北方大学(清华)、南方大学(复旦)学分绩点位于同班前50%,理论的外部效度并不高。然而,【余论】有关寒门学子如何突破文化障碍的建议值得每一位学生及家长认真体悟,高校教师和管理者也应在消弭文化障碍方面发挥能动性。
本期播客录制于毕业前夕的宿舍楼顶层,录制完成后不久,我们告别了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单集封面上半部分来自学院升学推文的头图,迟来的正反馈固然可喜,未被言及的种种心酸挂一漏万,人生不会因为某一场考试而终结,我们仍然还在故事的中途。
我们亲身经历过迷茫的大学岁月,总想为将要踏上旅程的年轻人留下些通关文牒。诚如作者后记最后一句所言:“倘若这个初熟的果子能带给那些和我一样经历过文化障碍的学子些许慰藉和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愿你有理想也能实干,这两者并不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