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7|AI与教育:和教育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聊一聊

Vol 27|AI与教育:和教育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聊一聊

73分钟 ·
播放数797
·
评论数10

画个重点,认真听讲。大家好,这里是“认真听讲”!

本期节目录了很久了,但是聊的时候和剪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因为这个话题很泛且不确定性很强,这甚至是我(阿Q)第一次看了一整本书还另外做了笔记的准备但仍然感觉比较难聊透的话题,但这个探讨的过程以及大家的不同角色之间现在的认知gap本身也是很好的记录,所以还是分享出来。

🎙️本期主播&嘉宾:

王总、阿Q、大海、黄同学

最开始录这期的起因其实是看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是我觉得目前把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包括学习本身、学习者、老师和家长)未来可能的发展讲得最透彻得一篇文章,推荐大家先读一读,也许能更好的理解话题。

人工智能、教育与教育者的未来 

我们最初的讨论大纲:(虽然后面可能会有一些泛化)

1. 以你目前对AI的理解,你觉得它会如何影响教育生态?

2. 在第一个问题的前题下,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涌现?你希望设计什么样的产品?

3. 在前两个问题的前提下,家长,学生,老师的角色定位与具体工作会发生什么改变?

4. 现在市面上或行业内存在哪些误解?

强烈推荐大家阅读的可汗学院创始人(前段时间很火的GPT-4o的辅导数学题的视频就是他录的)写的这本书,很有启发,让我对AI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解完全上了一个台阶,且谈及了很多我们关心的问题:比如抄袭、比如学科、比如和老师之间的角色关系等等。

贴一段我做的标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展开Show Notes
刘浏
刘浏
2024.7.25
听到了AI可以做,老师希望AI做什么,与AI产品实际做什么之间的差别
前段时间同事跟我分享她去重庆树人景瑞小学(这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名声在外)参加教育数字化的培训经历,就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巧又听到了几位主播从教育科技公司的角度聊人工智能,让我较全面的认识到学校的实践和教育科技公司的产品之间的距离,特别喜欢三位主播选题,每次总能给我这种一线老师提供很多不一样的视角,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和你们一起聊天😊,你们没停更真好,之前都以为你们不会再更新了。
YoYoQ
:
有好的选题才能更新哈哈
刘浏
刘浏
2024.7.25
嘉宾提到的创新学校的数学课,英文全称是什么呀,想找来看看
YoYoQ
:
synthesis tutor~
风儿123
风儿123
2024.7.21
1.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当然很重要。人和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会存在差异,这是理所应当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凝聚一个社会呢?怎样区别这个社会和那个社会呢?会不会存在一个“背景”,基于这个背景人们尤其是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如果只讨论行为,不讨论行为发生的背景,以及由此而来的价值标准,会不会滑向自我主义?
2. 我理解的思维是一条条的“路径”,或者说至少存在一些范式帮助早期的思维发展。那么用传统的方法教授这些思维范式(比如强行教授“因果”),使多数人的思维更相似,从而达成更好的理解,这样是可以接受的吗?
3. 我接触的大部分家长在暑假都希望孩子有事做,甚至报补习班只是为了孩子不天天呆在家里。我个人感觉,在教育方面,这些家长们在孩子身上是有教育上的成就的,但是他们也觉得还是不足以应付孩子所有的教育需求。在家学习的效果好坏是谁来评判呢?会对参与教学评价的人资质有要求吗?
4. 如果在极端的情况下,国家全面退出教育,那么在全盘资本化的教育市场中,谁来制衡这些资本?类似的,如果有丰富教育理念的家长退出公立学校,那么会不会对剩下的家长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有影响呢?
张泷Jim:1. 社会本就是结构和动态的。你提到的“背景”不明确,可以给个定义吗?我猜测,你想说的是“目标”吧。背景不能给自我评估带来尺度和纬度,但是目标可以划定。 最后,滑向自我主义是指容易学生只自我为中心的意思吗?这似乎和有没有评估尺度关系不大,我还没有看到相关的理论。 2. 我们对思维的定义不同。按照你的定义,它更像是“行为框架”,而这个往往被称为经验或者技能。以你这个定义,根据构建主义思想来看,是不会产生千篇一律。因为他会吸收这些思维与他自己的思维连接。最终思维的整体,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呈现也就不同。但是确实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些地方雷同。因此我们要尽量将可以“雷同”的共性发展成为我们要教育教学和传播的目标。 3. 效果我理解为课内成绩的提升吧?应该是吧…或者你给个更明确定义😂。如果是课内成绩绩效表现,直接可以用试卷或者问卷来测量。而评估人这时候选择AI是一个不错选择,一方面可以保持尺度一致性,另一方面不会增加家长的符合。与其争辩评估人资质,不如统一尺度。在同一尺度下进步和提升,它总是会有意义。 4. 这个问题不在教育范畴内,似乎与社会学相关联,不是我的方向。猜测一下的话,是资本之间互相制衡,但是会爆发底层和高层的分化激化冲突(如马哲的理念);这个涉及到教育公平和精英教育的平衡,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国家目前是保基本面的公平,也鼓励精英的额外补充教学,尤其是素质教育的综合培养。
DingJX
DingJX
2024.7.21
27:50 我之前也听某个大学的老师这么说过,不过他的理由是“意识形态”
zz快醒醒:审核可以自己审核呀
zz快醒醒
zz快醒醒
2024.8.08
46:41 在想 如果去要纯伴学 是不是通用大模型的培育更佳于小模型,在考虑课程小模型是否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