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或许,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一首中文歌中,但实际上,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尼尔·杨的歌词中,最终因科特·柯本在遗书中对其的引用,成为世间所流传的名句。
“我有一个女神般的妻子,她野心勃勃,充满同理心。我还有个女儿,她总能让我想起我曾经的样子。她满载着爱和欢乐,亲吻着每个她遇见的人,因为所有人在她看来都是好的,都不会伤害她。这让我惊恐万分,几乎动弹不得。一想到弗兰西丝可能会变成像我一样可悲、自毁、走向死亡的摇滚乐手,我就难以容忍。我的生活很好,非常好,对此我很感激,但从 7 岁以来,我就憎恶这世上所有人。这仅仅是因为人们似乎很轻松地就能友好相处,怀有同理心。同理心!或许我只是太爱人们,也对人们共情太深了。我从翻江倒海的胃里感谢你们过去几年来的来信和关心。我实在是个反复无常、喜怒无常的巨婴!我没有任何激情了,所以记住,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
一面是被粉丝追捧的知名乐队主唱,一面是心理几近崩溃的“瘾君子”,这种割裂的形象却成了科特·柯本的一生。在他结束生命后,曾有媒体发文“科特·柯本因不堪忍受胃痛、药物及商业化运作带来的压力,在西雅图家中开枪自杀。”但对于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摇滚巨星来说,这样的解释未免有些浅薄。

本期「雅众echoing」,我们邀请《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的特约译校蔡哲轩一起聊聊科特·柯本短暂而炽烈的一生。从辉煌到陨落,如同病痛般的憎恶与痛苦,只因爱,只因对人们共情太深。

【时间轴】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00:58: 90年代听到涅槃乐队的时候
06:02:涅槃乐队改变了一个时代
09:48:垃圾摇滚的出现打破传统的行业规则
17:21:与《重于天堂》的缘分
23:32:不得不“燃烧殆尽”
28:48:原生家庭的不幸与个人成就的关系
37:31:27岁俱乐部
42:40:如何看待柯本的死亡
46:34:推荐五首涅槃乐队的歌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
《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美] 查尔斯·R.克罗斯
【节目中播放的歌曲】
Nirvana - Come As You Are
Nirvana -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Nirvana - Something In The Way
Nirvana - Heart-Shaped Box
Nirvana - All Apologies
Nirvana -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Live)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简雅
后期制作|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