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商业将成常态 Vol.15 申江海:建筑是一个人的设计,商业是一群人的连接创始人说

非标商业将成常态 Vol.15 申江海:建筑是一个人的设计,商业是一群人的连接

62分钟 ·
播放数649
·
评论数19

为什么说“非标商业”将成为今后的常态?打造非标商业的核心是什么?未来70%的建筑师将“离场”?进入“存量”时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面临怎样全新的挑战?

这两年,建筑师申江海的身份变得多元了。

他最早在业内引发关注,是因为设计了打磨厂共享际、东四共享际等众多城市更新项目,获得了中国地产设计大奖金奖、美国建筑大师奖荣誉奖等一系列荣誉。后来,他因为参与了北京卫视的改造类节目《暖暖的新家》,通过爆改众多胡同里的老房子而被更多人熟知。

2016年,离开传统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申江海创办了大观建筑事务所。那时,他幸运地踩准了行业趋势——中国房地产步入了“存量时代”。申江海因为先后设计了20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业内最早吃到城市更新红利的建筑师。

然而这几年,他也深感项目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源于经济的下行,另一方面是他开始亲自下场参与到非标商业项目的运营之中——将“Mix岛”打造成了供年轻人放松休闲的新理想地。

非标商业项目的运营,对申江海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谈及这些,他经常戏称自己成了一个“弯腰捡钢镚”的人。

在本期“创始人说”播客中,申江海不止一次感叹,经营的难度要远高于设计。正因为比同行积累了更多的商业运营经验,在近三年的非标项目投标中,“我们从来都没有输过。”申江海说,他每次都将运营思维前置到了设计方案之中。

当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建筑师们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申江海说,他预计将有70%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将离开自己的行业,“只有成为特别优秀的人或特别合适的人,才能留下来。”

也是为什么从2022年起,申江海在建筑事务所之外,又开辟了“Mix岛”这一个新非标商业项目运营的原因,他希望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不断试探自己的能力边界。

继北京的“多多洛村”和“西西里村”之后,申江海筹备2025年在更多城市落地“Mix岛”项目。

申江海说,中国已经过了“大发展”的时代。虽然挣钱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但好的一面是,中国将步入精细化发展的新常态,我们的社会也将进入“不着急”的新状态。

【本期主播】 嘉雪:企业家社群资深从业者

【本期创始人】 申江海:申江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北京大观建筑创始合伙人,Mix岛主理人

本期公司创立时间:2016年

本期公司所属行业:建筑设计

$ 本期创始人精彩观点

今后每一个商业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非标”。

“非标”不仅是指形态的独特和它特别的招商组合,更重要的是,它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

中国已经过了大发展的时代,将步入精细化的社会阶段。

人要做自己做自己认知范围内擅长的事情,不断试探自己的能力边界。人肯定要不断突破自己,但又不能突破太多。

$ 核心时间轴

Part 1  我们已进入“非标”时代

06:12 改造项目反而更有趣

07:02 刚做城市更新时被同行质疑

08:11 未来每个商业项目都是“非标”?

09:38 非标的魅力在于更多“可能性”

10:43 打造非标项目的核心:成本,地段和商户

Part 2  用运营思维做设计:仅仅好看远远不够

12:58 设计和经营是两种视角,只有“平衡”才能生存

16:23 有审美的新商业,才能脱颖而出

17:36 有创意的设计师的重要性在急剧提升

19:47 前期策划很重要,否则设计将成为无效工作

23:53 举个例子:如何用运营思维做好设计

27:08 业主自己没“想清楚”最可怕

29:57 “网红”只是项目表象,商业模式其实各不相同

Part 3  那些不“下场”不知道的运营经验

32:32 轮到自己做经营,我认真考察了一个月

35:53 第一个项目开业就火:击中情绪很重要

38:49 应对冬季的调整:虽不乐观,也要尝试

39:59 “小而美”的项目要靠日常小活动来激活

40:48 做运营后,遇到了很多毁“三观”的事情

42:21 “开业不火” 后期很难弥补

43:03 商户自己的运营能力至关重要

46:46 3000-1万平米的商业项目拥有巨大市场

48:08 在各地推动Mix岛 做商业就是做“连接”

49:47 终于理解了甲方:我和业主共情了

Part 4  中国将进入“不着急”的新常态

50:30  做自己认知范围内擅长的事情

52:15  70%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将要离场

53:55 看新人:灵性和态度很重要

56:13 周末当然不加班,着急的人可能是去赔钱

58:46 没有能力的领导才只会发飙

59:54 现在练就了“内心毫无波澜”

【免责声明】

本节目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法律上的建议。

√ 关于《创始人说》

“创始人说”是一档对企业/机构创始人的深度对话节目,在这里,创始人会深度分享他们创业的精彩历程和心路变化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创始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让我们一起从商业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l 本期特别鸣谢:CCC成都社群大会

l 本节目音频平台:小宇宙播客&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播客

l 本节目公众号:“创始人说播客”(公众号搜索:FounderDialogue)

l 固定片头音乐:Family of The Year,《Hero》

l 本期音频制作:啊哈时刻(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l 本期片尾音乐:Michael Learns To Rock,《Hit by a feeling》

l 主视觉设计:彭晴,张健楠

l 商务等合作需求请发送邮件至:fjxsnow@163.com

l 特别声明:未经节目版权方授权和许可,请勿随意编辑、使用本节目中的所有内容(含音频及文字)。

展开Show Notes
Sunny小孙
Sunny小孙
2024.11.26
好可爱的一期呀💌一口气听完[哇]表白这一期嘉宾,有颜有才有趣有好听的声音,而且作为一名兼具建筑设计师和商业运营者的双重身份,他很清晰的探索出如何平衡这两种维度和视角,作为boss,他简直是打工人的嘴替,从不让大家周末加班,有些事情急不来特别是对于依赖创意的脑力工作者[偷笑]以后要多去Mix岛
嘉雪
:
声音也这么好听😌的嘛~~😇
伊伊_tcGs
伊伊_tcGs
2024.12.11
作为一名非标规划师,有点想要成为那70%离开这个行业,不过听了这期又燃起一些激情❤️‍🔥。好想跟着这期去打卡项目😄。另外,运营对于规划设计行业来说也不陌生,但真正能投入去做的,并且做起来的很少,设计中加入运营思维,在城市更新时代尤其如此,传统的规划,过去研究人口数量应向人群需求转变,传统的项目落位为目的向资源盘点转变,做好服务设施织补,资源的有效利用~运营也需要审美,尤其北京过去比较注重宏大叙事,现在应该多些贴近人民生活,多些小而精美的设施。
嘉雪
:
“小而美”~~~共鸣了🤜🤛
左逸
左逸
2024.11.30
22:10 哈哈哈哈,这个太真实了。不入股就不是真的看好。
创始人小助手
:
“屁股决定脑袋”😝
一个真诚的可靠的会设计懂运营珍爱员工的老板 不敢想象在这里工作有多么幸福hh
嘉雪
:
他们办公室的猫🐱也很幸福☺️
嘉雪
嘉雪
2024.11.26
这次一进到申江海建筑事务所的大门,就被可爱到了,他们公司里有一只可爱的猫猫!可惜这次录节目太匆忙,没能拍下来。这次播客后半程,跟申江海聊了很多感性的话题,例如他们公司为什么周末不加班,偶尔发脾气的他还会主动给同事道歉,当然,还聊到了关于整个行业略显沉重的话题:未来可能大部分建筑师和设计师会面临“离开”的窘境。其实,这是目前我们各个传统行业都正在面临的困境。申江海说,其实他自己一直在和团队学习、成长。他今天之所以还没有躺平,是因为即使目前的一些新尝试失败了,但获得的经验也是宝贵有价值的。希望这期节目也能帮助更多朋友思考自己的未来……❤️
雪豹妹妹
雪豹妹妹
2024.11.26
51:44 我们已经过了大发展的时代,未来将进入精细化时代。中国接下来已经进入一个不着急的状态,急着去赚钱,其实是急着去赔钱,非常现实,非常戳心。特别喜欢后面10分钟的聊天,特别轻松愉快。申江海提到周末不加班,没有能力的领导只会发飙,没有方向,没有方案,没有办法,简直就是打工人的嘴替啊!声音也温暖好听,我是声控!🥰
嘉雪
:
当一个老板成为“打工人嘴替”,这说明……🙂‍↔️
小璐_hgIE
小璐_hgIE
2024.11.26
13:14 第二部分特别欣赏和认同,用经营的思维去规划前期的设计,生活和工作中也接触到一些设计师,申总的专业和直接让我深有感触,省去很多无用的麻烦。访谈的最后特别有意思,当代打工人的嘴替,整个访谈的过程数次听到申总的笑声,令正在收听的我也嘴角上扬。谦虚和蔼的领导者,能想象和感受到轻松、引领、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特别喜欢这一期😊
感谢博主分享这期关于商业地产的深度访谈~作为一个关注城市发展的小编,真被你这个完整的项目运营思路打动了!

正好联想到《美国高净财务指南》里的《如何入门美国的房地产投资?》那期!讲到一个在湾区买商业地产的工程师小陈的故事:从开业第一天就懂得做"情绪营销",每月都有小型活动激活商圈。播主说得特别好:"房地产投资不只是买卖,更是一个运营的艺术。"

特别喜欢你说的"不着急的新常态"和"内心毫无波澜",这种成熟的商业思维太珍贵了!

希望博主继续带来这样专业的商业洞察,让我们看懂地产本质!🏢✨​​​​​​​​​​​​​​​​
创始人小助手
:
经历“人生百态”,方能“波澜不惊”🤗
道法孜然
道法孜然
2024.11.26
06:13 对,有限制才是最好做的。根据限制条件可以推导出有限的方案或者唯一方案,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设计。反而一块新地尤其是方块地,周围什么都没有,那就没有限制条件,就很自由,也很难,这会造成这个建筑放在什么地方都会合适的窘境,就没有设计可言了。
嘉雪
:
遇到懂行的了🤝
道法孜然:本科建筑学的🤕
伊伊_tcGs
伊伊_tcGs
2024.12.11
栏目质量好高~引人思考🧐
道法孜然
道法孜然
2024.11.26
没想到播客也能刷到申总,申总这自媒体越来越好啊,都上播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