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刘鹏、东东枪、阑夕、杨立东
刘鹏(《计算广告》作者、「科技修道院」主播、视频号:北冥乘海生)
阑夕(知名IT人)
连麦听友:杨立东(创业者)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本期节目由「乱翻书」×「科技修道院」共同制作
【时间线】
01:50 从蓝标南迁上海、WPP贪污7个亿聊开去,广告行业今天核心能力是啥?
03:26 一支广告片走遍天南海北的时代,还存在吗?
06:18 脑白金广告是一个好广告吗?
08:06 传统广告很难度量和归因
13:37 市场部从文科生到理科生主导
14:18 互联网平台都是干流量批发商的买卖
21:26 有一些行业,不做品牌是不行的
28:42 品牌就是建立信任感
29:53 为什么可口可乐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他还要打广告?
32:15 代工厂实际上也是在窃取品牌资产
32:54 亚马逊与拼多多的逻辑一样
36:27 渠道品牌VS产品品牌
38:19 品牌建设逻辑叙事在发生变化
45:44 品牌和营销领域,人群在被细分、孤岛化
47:55 听友连麦分享:品牌做增长与投放度量
51:09 哪家平台抢归因,相对诚实一点?
54:45 投放到最后你能算计得过平台?
55:23 我们越来越相信,能被度量的东西才是可信赖的
57:18 在不确定性里寻找确定性
62:09 广告这个行当还是个好行当吗?
63:50 广告或者泛营销行业的从业者比以前多太多了
65:49 广告市场会偏媒介还是客户创意?
70:00 广告公司地位下降了?当年是什么感受?今年是什么观察?
74:47 抖音太吃素材了
75:19 广告逻辑变了:从大烟花到小摔炮时代
77:26 没有免费流量的爆款了,爆款都是和平台的合谋
78:12 “交税”二选一:内容税or投放税
81:56 知识垄断VS数据垄断
85:25 广告主跟广告平台谈返点,是一个无意义的行为
86:01 以前广告人多是文科生,现在得去学统计跟竞价系统了
88:48 竞价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平台不想亏钱的这个需求而生的
90:51 随着客户的变多,多数客户不挣钱,这是正常现象
95:15 我不想加入,但是我不得不加入
97:03 私域在被绞杀,建立私域变得越来越难了
100:511%的头部产品才有做品牌的机会,剩下99%得玩家还是求生存吧
101:2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只在中国文化里有
104:41 乡镇级红人、乡镇级品牌的生存机遇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李小龙 - 好久不见(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头曲)
结尾音乐:虞霞/李小龙 - 侠客行(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尾曲TV Verison)
【阑夕的总结】

【相关推荐】
1、「科技修道院」

2、「宇宙牌电饭锅」

【书籍推荐】
《计算广告》(刘鹏/王超 著)

【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作为一个电商运营出身,使用过各个电商平台/内容平台的投流工具,经历了投手为王到半自动投放到今天自动开车的电商人员,我一直都觉得要能持续起量其实还是得先有具有产品力的产品,然后大家再开始谈效果类广告的投放效率,改进措施,再接着聊价格力,渠道绑定等等。
品牌最终和消费者产生化学反应的最后那个媒介,还是在产品。乔布斯在牛逼,iPhone是shit,那也不会有品牌起势;可口可乐最厉害的还是可乐这个产品本身就是让人快乐,无论6岁还是60岁,你可以说他不健康,但是喝完那一口冰镇可乐,就是会哇!
今天很多新锐品牌倒下,比如美妆的那些,实际上是通过绑定达人起来之后,品牌的产品力承接不了巨大流量,那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只能找科丝美诗的,最终只能走向终局。
我有一个逻辑,如果一个公司销售都是24/7,那一定是市场部没有出成绩,如果市场部都是天天在做PPT解释的,那一定是R&D还差口气。聚焦产品,回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个才能走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