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品牌杂谈:没有免费流量了,爆款都是跟平台的合谋乱翻书

195.品牌杂谈:没有免费流量了,爆款都是跟平台的合谋

108分钟 ·
播放数54298
·
评论数115

【本期嘉宾】刘鹏、东东枪、阑夕、杨立东

刘鹏(《计算广告》作者、「科技修道院」主播、视频号:北冥乘海生)

东东枪(「宇宙牌电饭锅」主播、「科技修道院」常驻嘉宾)

阑夕(知名IT人)

连麦听友:杨立东(创业者)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本期节目由「乱翻书」×「科技修道院」共同制作

【时间线】

01:50 从蓝标南迁上海、WPP贪污7个亿聊开去,广告行业今天核心能力是啥?

03:26 一支广告片走遍天南海北的时代,还存在吗?

06:18 脑白金广告是一个好广告吗?

08:06 传统广告很难度量和归因

13:37 市场部从文科生到理科生主导

14:18 互联网平台都是干流量批发商的买卖

21:26 有一些行业,不做品牌是不行的

28:42 品牌就是建立信任感

29:53 为什么可口可乐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他还要打广告?

32:15 代工厂实际上也是在窃取品牌资产

32:54 亚马逊与拼多多的逻辑一样

36:27 渠道品牌VS产品品牌

38:19 品牌建设逻辑叙事在发生变化

45:44 品牌和营销领域,人群在被细分、孤岛化

47:55 听友连麦分享:品牌做增长与投放度量

51:09 哪家平台抢归因,相对诚实一点?

54:45 投放到最后你能算计得过平台?

55:23 我们越来越相信,能被度量的东西才是可信赖的

57:18 在不确定性里寻找确定性

62:09 广告这个行当还是个好行当吗?

63:50 广告或者泛营销行业的从业者比以前多太多了

65:49 广告市场会偏媒介还是客户创意?

70:00 广告公司地位下降了?当年是什么感受?今年是什么观察?

74:47 抖音太吃素材了

75:19 广告逻辑变了:从大烟花到小摔炮时代

77:26 没有免费流量的爆款了,爆款都是和平台的合谋

78:12 “交税”二选一:内容税or投放税

81:56 知识垄断VS数据垄断

85:25 广告主跟广告平台谈返点,是一个无意义的行为

86:01 以前广告人多是文科生,现在得去学统计跟竞价系统了

88:48 竞价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平台不想亏钱的这个需求而生的

90:51 随着客户的变多,多数客户不挣钱,这是正常现象

95:15 我不想加入,但是我不得不加入

97:03 私域在被绞杀,建立私域变得越来越难了

100:511%的头部产品才有做品牌的机会,剩下99%得玩家还是求生存吧

101:2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只在中国文化里有

104:41 乡镇级红人、乡镇级品牌的生存机遇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李小龙 - 好久不见(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头曲)

结尾音乐:虞霞/李小龙 - 侠客行(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尾曲TV Verison)

【阑夕的总结】

1、阑夕对本次直播的总结(全文约6.5千字,原文见链接):

okjk.co

【相关推荐】

1、「科技修道院

2、「宇宙牌电饭锅

【书籍推荐】

《计算广告》(刘鹏/王超 著)

【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展开Show Notes
这期节目的确很多干货。听到70%,就想来说两句。关于投放和效果类广告,我分享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
作为一个电商运营出身,使用过各个电商平台/内容平台的投流工具,经历了投手为王到半自动投放到今天自动开车的电商人员,我一直都觉得要能持续起量其实还是得先有具有产品力的产品,然后大家再开始谈效果类广告的投放效率,改进措施,再接着聊价格力,渠道绑定等等。
品牌最终和消费者产生化学反应的最后那个媒介,还是在产品。乔布斯在牛逼,iPhone是shit,那也不会有品牌起势;可口可乐最厉害的还是可乐这个产品本身就是让人快乐,无论6岁还是60岁,你可以说他不健康,但是喝完那一口冰镇可乐,就是会哇!
今天很多新锐品牌倒下,比如美妆的那些,实际上是通过绑定达人起来之后,品牌的产品力承接不了巨大流量,那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只能找科丝美诗的,最终只能走向终局。
我有一个逻辑,如果一个公司销售都是24/7,那一定是市场部没有出成绩,如果市场部都是天天在做PPT解释的,那一定是R&D还差口气。聚焦产品,回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个才能走更远。
ml001:是的,很同意,核心竞争还得是产品,产品不行引入再多精准流量,广告的roi也起不来
HackenL:一直有个疑惑是,品牌投流一直都想找个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来对标,比这个好就是投的优秀,不好就是投手差。好像一说投流,就变成圈人、素材优化的纯技术游戏。
8条回复
kamu
kamu
2025.1.01
也算是从业者,经历过传统广告-淘天-抖音,看了阑夕的5000字总结过来留个言:

1、纠正一个地方,在抖音拼多多初期美妆品类是“白牌”的天下……是因为下沉市场对这个品类的品牌还没有太多认知,依靠销量来辨别品牌力;

2、从传统到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从“声量”转到了“销量”和“评分”,互联网上刷销量刷好评的规模大得很,但是在一些不同品牌之间“功效”差异不是很大的品类,比如美妆,还是需要广告和策划来建立品牌差异化…无非是与传统广告的操作不同,而是通过自媒体+种草+刷量+直播间的模式;

3、从传统到互联网,建立品牌的方式也起了很大变化,传统时代,先制造“声量”也就是品牌知名度到再到销量;互联网时代,先有销量、有数据,再到品牌“声誉”…,很多白牌积累到一定量,就要想办法建立“声誉”,这时候传统广告人也能帮点上忙。抖音、拼夕夕的很多广告并不是为了买量,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声誉”,也就是“美誉度”;

4、再说一下美妆品类,毕竟对这个品类比较熟。这几年美妆品类传统大牌销量下跌很厉害,除了经济大环境因素,还有很重要一个因素是美妆品类经历过几轮真真假假的科普和洗脑,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了,还是会买知名品牌的产品,但是不会轻易买那么贵的了;

5、说品牌,你们竟然没有提到“胖东来”,三十年如一日,依靠“品质+服务+诚信”,建立起零售业标杆和风向标的品牌,不仅是品牌商的标杆,也是公司与员工关系的标杆,也是零售平台与供应商关系的标杆…再看看如今商家对线上平台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杀了祭天的那种仇恨……我公众号一篇近 8 万+阅读,500+评论里的那种怒气,感觉我的号分分钟钟会消失……

6、传统广告精英思维,俯视;互联网广告流量思维,迎合,互联网广告的数据化是优势,但是只监控的是短期数据。互联网平台让创意更多元、更民主化,但是有可能会导致更功利化劣币驱逐良币。

互联网平台去的是小中心,结果是导致了一个更大的垄断中心。
潘乱
:
互联网的发展其实特别像大富翁这一款游戏,大家都是跑马圈地,然后进行收税。
尊嘟假嘟_nw5f:平台就是收割的逻辑,还想通过平台建立品牌,完全是痴心妄想,能活着就不错了。投放是投的越猛,死的越快。
9条回复
FRICK
FRICK
2025.1.06
酣畅淋漓地听了一堆废话,这几位凑不出一个逻辑思维有闭环的。
大烟花,窜天猴,小摔炮,比喻很形象
dysthanias
dysthanias
2025.1.03
这哥四个每一个人做过品牌啊跟这聊啥呢,品牌首先解决用户决策成本的问题,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然后品牌带来的溢价是结果不是目的,是企业找到了没有被充分竞争的细分市场(反过来说就是企业比竞争对手要高效),才带来溢价(表现在高毛利)
NewMaking
NewMaking
2025.1.04
开头借用老编辑对小眼镜片的一句话,就是,值得从未来回来一个人炸掉这个公司的服务器。。。
关于广告创意是不是重要这个事,作为任何一个内容作品,创意无疑都是重要的。但今天说创意不再重要,要回到一个前提,就是,创意不重要,是在同样的广告中间来对比,还是在品牌方和平台方来做对比,这是一个基本逻辑。在传统媒介时代,每一次广告投放,其效果是不确定的,但渠道是确定的,就像标王这个事,每年给央视烧多少钱,央视推到多少电视机前面,这是个确定的事情。而你能够让多少人看了广告之后去买你家产品,这是广告的作用,在广告播放之后,央视不会和你的利润挂钩了。这是一个非常确定的事情。

但在平台时代,平台的最大问题是,它可以以“瞬间”为单位来调整,没有任何的确定性可言,对抗平台的,只有ZF的红头文件,没有其他。而平台能起来,其背后的逻辑是:1、我要成为一个垄断的、可以盘剥一切的平台,2、在这个前提逻辑下,我可以融到资,3、法律红利期,对于新生事物,法律没法限制。。。《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在近期的访谈聊到,算法对于流量的追求会吞噬一切,而广告对于平台来说,就是永远喂不饱的。

所以,恰恰在这个时候,创意才是更珍贵的,要用创意的自传播性去对抗平台。

再谈白牌产品和PDD,不管是PDD本身,还是白牌产品,都有一个巨大的红利,就是法律红利,而不是供应端过剩的红利。如果历史需要zf在法律和就业之间做个平衡的话,那么,我们就姑且称此为历史红利吧,不过,PDD的砍一刀,在美国能砍么?

在我看来,很多互联网播客节目是没有价值观的,只谈论算法,没有任何畏惧,这并不是太好的事情。但这个事情,也许不能怪个人,毕竟就像《阿甘正传》里,阿甘对于中国没有宗教信仰深感不解。至于阿里巴巴被PDD掀了桌子,那要问问,Jack马先生微博网民“乡村教师”,既没有看到对教育做了多大的贡献,也没有对于法律公正做了什么英勇的事情。。。但凡有人出来说,你这样砍一刀不行,阿里巴巴和京东,把投资任何一个公司的钱,砸在替消费者打砍一刀官司上面,电商还是猫狗时代。

品牌不是输给了白牌,是输给了平台,是输给了垄断,而这些白牌,只是一个养蛊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白牌会成为品牌,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好说,要么被文件拿下,要么一代目挂了之后乱了,要么就是带着人类走向灭亡。

至于“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个广告好不好先不说,但确实是很好的创意,从这句话的朗朗上口,到卡通形象,都做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性,不能认为这个广告创意不够。。。另外,也要看到这个广告的背后投放资金怎么样,脑白金和它的竞争对手相比怎么样。如果要对这个广告创意有怀疑的话,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创意的误解。

不管是平台的流量算法,还是pdd,都离体面两个字,很远。互联网这些参与者,怕是已经对“不体面”三个字,失去警惕很久了。而资本,很简单,站在更没有下限的那个公司那边,尤其是第一代创始人还在,可以更不要脸的时候。

为什么李子柒先在外面火,因为那个平台,更体面。
09:19 额这个比喻令人不适“数据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随意捏造”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主播请时刻注意言辞
虎硕:这是借用胡适(也有人说不是他说的)的名言:“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已经是个固定短语了
酒酒酒酒:知道你的意思,不管谁说的,这个比喻依旧令人不适。我是很久没有听过这种说法了。现在博主都会避免使用带隐形性别歧视的词眼,比如“处女作”,这的确是一种特定说法,但是给女性观众的听感就是不好。生活中爱说就算了没人会管,但是既然做博客,也不是只做给男听众听,那么就需要注意言辞。
可口可乐怎么会没做广告呢 太不专业的问题了
无为予眠
无为予眠
2024.12.31
从没见枪总这么严肃的讨论问题!
大忽悠Frank:哈哈哈哈,枪总这么正经,没抖机灵还挺不习惯的
若在GOON
若在GOON
2025.1.06
不能说广告创意再不重要了,而是当下对好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再只是文案或图片或视频内容本身,而是基于精准的不同人群需求+渠道优势+讲述内容的叙述者+优质内容(快速表达出品牌与其他品牌的比较优势)的综合能力,后面考验的不再只是广告从业者本身,而是不同工种的协同作战的执行能力,离不开品牌方领导层对当下商业环境的判断,对和商业有关的每一层级的人都是挑战,每个时代的商业都不容易,竞争永远是激烈的,也是为什么百年企业那么少的原因
邢永伟
邢永伟
2025.1.06
30:30 等等,怎么会没见过可口可乐广告呢?不要太多啊
小张同学-益达:就是
shopgirl小虎牙:30:36 电视开屏,各种流媒体的剧集的广告,超级多啊。而且可口可乐还很喜欢用当下最年轻有热度的艺人。
jokrface
jokrface
2025.1.02
东东枪老师要多来
bsbsy
bsbsy
2025.1.06
抖音起码投过明星大侦探
达芬西奇
达芬西奇
2025.1.04
24:57 1)品牌溢价:2)优先抢量——建设固化的偏好
logo
logo
2025.1.02
30:30 可口可乐的子品牌很多 不能这么一概而论
那昕PONGO
那昕PONGO
2025.1.02
同志们,抖音在很早期的时候,刚造就了一批玩运镜的网红的时候就已经在虹桥机场大做品牌广告了。包了所有的大柱子。这种模式其实还是很有效的,比投综艺性价比高。
LLNoWhere
LLNoWhere
2025.1.01
广告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不过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在里面有热爱的当成生命,有敬业的当成事业,有职业的当个工作,有无感的混个日子,也速度来赚快钱或者铤而走险的。找到自己就好。
李小四
李小四
2024.12.31
1:17:15 爆款是与平台的合谋
30:04达人帮忙带货,店铺几分钟就上千,店铺平日根本出不了几单
CoucouEureka
CoucouEureka
2025.1.04
渠道品牌。
抽象叙事,具体叙事。
不可度量,则不可被优化,则不可被纳入工程体系中。抽象叙事就是不可被量化的。
互联网广告业目前的一趋势:效率即质量
广告已不再仅是文科生的天下。
方言:构建区隔的很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