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是艺仓美术馆公教项目「馆长对谈」系列讲座的现场实录,将包含王颉教授的讲座与王颉教授与余光照馆长的对谈。
本次对谈的嘉宾是是王颉教授。他是著名艺术家,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先后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和艺术硕士学位,著名艺术小组“N12”创始成员。他与阿布的不解之缘始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这场泥石流碰巧将他带到了当年阿布与乌雷在长城上会合的地点,而这一次的写生经历,也为日后他对阿布的深刻了解埋下了伏笔……
本期播客将围绕着行为艺术展开。作为现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门类,行为艺术的创作形式相较于绘画与雕塑更加简洁有力,直击心灵。但是,什么才是好的行为艺术?行为艺术想要表达什么?它究竟如何引起观众的思考与共鸣?我们常常困于这些问题而对这个艺术形式有些望而却步。
但是别担心,在听完这期播客后,你都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王颉教授将带您梳理行为艺术自观念萌芽到兴盛的历史脉络,探索行为艺术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的发展进程。此外,本次播客也将借由《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能量转换》大展之机,充分分析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案例,并由此讨论她的的行为艺术观念与语言。王颉教授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带大家走进不一样的行为艺术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部分PPT截图附在最下方,可下拉至底部查看。
时间轴
10:52行为艺术的发展脉络
“行为艺术或者说行为艺术早期的状态就是这样,它是在做一个加法的状态。”
行动绘画(乔治·马修,伊夫·克莱因,妮基·圣法勒)
包豪斯与黑山学院(劳申伯格,约翰·凯奇,威廉·德·库宁)
达达主义(雨果·鲍尔,马塞尔·杜尚)
抽象表现主义(杰克逊·波洛克,马克·罗斯科)
激浪派运动(约翰·凯奇,白南准,约瑟夫·博伊斯)
39:32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其实它是一个窗口,有点像是摇滚乐。你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摇滚乐的话,那么年轻人可能真的会缺乏一个情感的抒发的窗口。”
《节奏10》
《节奏0》
《无量之物》
《空中关系》
《呼吸》
《浅能》
《情人长城》
《巴尔干巴洛克》
《英雄》
《海景房》
《艺术家在场》
67:24谢德庆,馆长对谈
“如果说我只介绍一个地球上的行为艺术家,我会选择他。”
《笼子》
《打卡》
《户外》
《床上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