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录播客能缓解孤独吗?

01. 录播客能缓解孤独吗?

56分钟 ·
播放数214
·
评论数14

我们在读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里关于孤独的讨论后,聊了聊关于孤独和人际关系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的作者欧文·亚隆是心理治疗领域的专家,他在书里探讨了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孤独、死亡、自由,以及无意义感。

《隔壁桌》是一档记录我们deep talk的播客。我们希望它能带给你一种不经意在餐厅听到隔壁桌聊天的感觉。这是播客的第一期。我们听了很多遍,觉得还有不少地方可以改进,但还是决定发出来,之后边做边调整。希望我们聊到的某句话能刚好对你有点启发!

本期内容:

00:12 为什么想做《隔壁桌》这个播客

00:35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简介

07:11 和大概率不会再见的人建立关系有意义吗?

12:38 把别人当作独立完整的个体,而不是工具

27:19 孤独是生命和成长的底色

31:06 缓解孤独的方法

40:44 怎么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43:24 关注当下和展现真实的自己

47:54 把竞争从关系中剔除

52:37 学会接受孤独

展开Show Notes
galaxy_sue
galaxy_sue
2025.3.18
期待之后可以聊聊另外三个终极关怀哈哈哈哈!
隔壁桌余典
:
应该会聊的!!我们对无意义感那章也超喜欢!
galaxy_sue
galaxy_sue
2025.3.18
好棒好棒!!感觉听完整个人都柔软起来了哈哈哈哈~期待新一期❤️顺便有个小想法💡可以在对话中间也穿插一些bgm纯音乐哈哈~整体感觉信息点输出很多很饱满特别好!如果在讲的时候有bgm比如可以作为两段输出的间隔~感觉听众体验会更好哈哈 感觉没有那么累嘿嘿~
隔壁桌余典
:
哇谢谢分享!!
lilycrossing
lilycrossing
2025.3.12
支持邻居🌰👀
隔壁桌余典
:
感谢邻居😆
lfriend_gao
lfriend_gao
2025.2.27
讲得很好,从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开始慢慢讲到书中的内容,节奏很顺畅。中间引入说到“孤独是无法避免的,与人交流是极佳的缓解手段”的部分特别有感触。
但我在听到一些关于e人讨论的部分感觉有些突兀,似乎有点刻板。可能我是一个不太喜欢mbti的i人,在听这部分的时候缺乏一点融入感。
隔壁桌余典
:
感谢你的分享!!我们第二期就准备聊聊mbti,会聊到它的局限性,也会聊到为什么我们觉得它有用。很好奇你为什么不太喜欢mbti?
LinnFang
LinnFang
2025.2.11
听了还是挺有启发的,首先是理解接受孤独,死亡,无意义感,是一辈子的课题,所有人都必须面对,,只能缓解不可能完美解决,从而少做一点徒劳无功的事情,这本身就是安慰,可以节省精力和时间活在当下,加入一些真正热爱的创造性的活动,体会与世界的链接。另一点就是,关系可以缓解孤独,但这个关系的范围可以扩展到整个外部世界,而不局限与人和人,人和动物的关系。第三,就是在关系中如何避免工具化他人,如何实现友谊与竞争的分离,从而建立真诚的真正的健康关系。第四,就是如何做到真诚的交流,建议在安全的别人愿意听的情况下,跳出舒适圈,多表达15%就足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听完整个交谈整,感觉谈话氛围很轻松愉快,结合了各自的生活中的例子和感悟,为你们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有在努力地生活不断成长,为你们点赞👍
隔壁桌余典
:
感谢支持!!❤️
HD947268r
HD947268r
2025.2.10
很有意思。爱是付出,不是索取。另外不要存在复数的“人设”这一点我觉得做不到而且也没必要,重要的是那些复数的自己之间不要差别太大,所以15%那个观点我很喜欢。两个小建议:第一是环境噪音有点大,可能是麦的问题?第二是话里夹杂很多英语的话对非英语圈的人来说听着有一点费劲(虽然我很理解这种感觉)
隔壁桌余典
:
感谢收听,更感谢你分享你的想法!!这两个小建议都很好,我们自己听的时候也注意到了,之后录的时候会特别留意!
关系工具化或许和独处一样,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也要学着去接受它?就像其中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群体,是信息的来源,那不用刻意的去回避,而是同时贡献自己的信息,让别人也能从自己身上获取信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一个人身上获取信息,然后我们又把信息传递给了下一个人,那就是一个有收获有回报的大家庭。
隔壁桌余典
:
同意你说的接受工具化关系的存在!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关系,比如我们和餐厅服务员或网约车司机的关系。我觉得并非每段关系都需要建立最深刻的连接,因为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