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务总是会成为矛盾的焦点?疲惫、内耗、ADHD?我们可能陷入哪些家务困境?家务的本质是什么?
本期节目,《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译者吴慧雯、编辑陈怡嘉做客上图东馆,和大家一起透过家务的琐碎,看到背后隐藏的生活困境,并最终学会如何真正地照顾自己。
ps.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你的家务困境」,我们将选取两位订阅者送上新书《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一本。
从现在开始,寻找自己的家务“秩序”,然后维护这个秩序,因为它是爱你的秩序。
【🎤谁进馆说】
吴慧雯:复旦大学哲学硕士,自由撰稿人。曾任“外滩教育”公众号主编,《看教育EnsightEdu》公号创始人、主编。
陈怡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科学记者,足迹遍布全国十多个自然保护区。
【⏰进馆说啥】
Part1 家务困境——疲惫?内耗?ADHD?我们可能陷入了家务困境
09:33 意义未明:家务意味着什么?
14:33 角色陷阱:淹没在家务困境中的都有哪些人?
19:17 人格审判:做不好家务=人生废物?
Part2 家务「心理学」——只有善待自己,才能激发动力
26:06 自我秩序的外化:家务的本质是什么?
28:05 为什么家务总是会成为矛盾的焦点?不同“自我秩序”的碰撞和互不妥协
39:59 自我霸凌:家务这件事最大的痛苦在于羞耻感
43:25 不敢休息和不配得感:“好多事没做,我还不能休息。”
Part3 家务重启——你不是为生活空间服务的,生活空间是为你服务的
53:19 能力复建:分类、设置优先级
57:34 认知重塑:放下家务的道德滤镜,差不多已经很棒了!
01:05:05 自我关怀:找到你的“同情者”视角
【📖进馆说明】
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无法持久集中、过度活跃和情绪易冲动为主症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分为儿童青少年ADHD和成人ADHD两种类型。原因尚未明确,但多认为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病患可能有学习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等,并因此可能对学业、工作和社交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进馆看啥】

《家务,随便做做就行了》How to keeep house while drowning(索书号:B821-49/4824-3)
本书谈到了“做家务很简单”的误区;谈到“保持完美”背后的偏见;揭示了“家务”作为大型复合任务的本质。作者也指出,将家务工作与性别、道德、成败挂钩是一种社会性的霸凌,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难处,应该善待自己,不要因家居凌乱自我责备。这不是一本家务教程,而是一本带你重新审视家务、审视生活、审视自我的心理自救指南。
【馆在哪里】
东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合欢路300号
淮海路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联系馆员】
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微博:上海图书馆
小红书:上海图书馆
抖音:上海图书馆
一、有空时:1、我喜欢把家务当做健身。饭后,很多人会去散步,很好。我会一边听着播客或思考,一边洗碗收拾厨房。一举四得:家务、运动、学习和被媳妇夸奖。满头大汗之后再洗澡,挺“划算”。每日睡前事项(运动、学习和洗漱)一条龙全解决了。就像长距离通勤,可以阅读学习工作或睡觉,并没有浪费时间。这些事情,反正都要做,那就去有意义地解决它,别把家务当负担,心态平和。2,家是可以滋养人的。家布置得整齐单调、色彩简洁(就像人穿着,尽量不超过三色),反馈给人的不仅仅是愉悦,也是人生的哲学。无论是工作事务还是生活细节、人际关系等,不也得经常去梳理吗?梳理后,就知道哪些是主次了,才能把有限的生命去做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3,任何事情研究进去都是乐趣,无论是汽车、相机、书籍、古玩、手办等等,家务也是,还可以延伸到家居设计和建筑美学等。平日或旅行会关注这些,各种建筑内与外,多有趣。
二、没空时: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行了。只要家里别乱得下不去脚,家里不发臭,都可以。因为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些时间获取的金钱,请家政,都可以。像那些牛人,巴不得每天都不睡觉的(马斯克每天只睡4小时),每天脑子里都是那些星辰大海。对比那些人生的伟大成就,谁又会去“虚度”做家务呢?扎克伯克的办公桌就是乱七八糟的。
以上两种情景,“一”和“二”相辅相成。因为“二”,才不会过于追求完美,陷入无尽的家务。切忌为了维护家里整齐干净,造成运营成本巨大。因为“一”,与其躺着刷视频,做家务更有意义。
家务是服务于人的,有空多收拾,没空少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