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TAKO / 黄瓜
都市传说系列回归!
这次也是聊了个五花八门啊
分别是——
-日本间隙女
在缝隙里阴暗地看着你的鬼怪
-美国兔子人
举着斧头戴着兔头的精神疾病患者
-日本杉泽村
全村一夜之间被屠杀变废墟
-塞尔维亚舞女
疑似扭扭人塞尔维亚限定版
BGM:
MARIA KURENAI’S THEME - 羽毛田丈史


都市传说:间隙女、兔子人、杉泽村、塞尔维亚舞女
42分钟 ·
34245·
152
椿_deCR
2025.3.07
53
明显感觉作品越来越水了 讲的也越来越不走心如果没时间更新可以不更新的降低作品质量老观众一下就能感觉到
一拳四百九:因为案件、怪谈就那么多,不像生活日常和观点,永远有新的在发生。
MMetaphor_:老听众依然很爱!
共7条回复寄居人我认为极大概率是凭空编撰的,没有直接的真实案件参照,而是缩影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作出微观呈现。
个人认为寄居人的恐怖之处在于:
1.私密空间公共化
私密空间被殖民,沦为他者的舞台。
意味“赤裸生命”被迫暴露,尊严被解构。
2.凝视权力反转+绝对他者的暴政
原本就生活在全景监狱里,家作为唯一容纳主体性的广延。
结果忽然发现家也被异化为了倒置的全景监狱。
一方面,不仅主体性丧失,凝视权力也反转,沦为了被凝视的客体囚徒。
另一方面,寄居人拒绝主体间性对话,形成绝对他者的暴政。
3.被凝视的不确定性致使自我规训
由于背后的凝视者是不可见的,且“对方不可见却又留下痕迹”致使自我监控触发,这种自我监控正是被迫的自我内部化规训。
即便寄居人某一天消失了,也因为权力毛细血管化,使得被权力统治式的自我规训早已融入身心,不可拔除。
4.存在主义焦虑
同时“在家感”消失,“无家可归的终极恐惧”出现,存在主义焦虑触发。
·而寄居人的可追溯性:
1.寄居人的家怪内核,在百鬼夜行等日本民间故事里早已存在。
2.同内核小江户川乱步的《人间椅子》1925年就创作出,且风靡至今,期间被解构为漫画、电影、舞台剧等各种形式。
直到2021年都还在出动画版《江户川乱步奇谭》。
3.寄居人都市传说大致起源且流行于90年代,而90年代日本刚好处于泡沫经济崩塌。
本来日本集体主义就挤压私人空间,经济危机后的“无缘社会”更是人际疏离、住房空置率上升。
使“他者潜伏于现代性废墟”这一现实意象,被用来重构古老的家怪故事&乱步小说。
个人认为寄居人的恐怖之处在于:
1.私密空间公共化
私密空间被殖民,沦为他者的舞台。
意味“赤裸生命”被迫暴露,尊严被解构。
2.凝视权力反转+绝对他者的暴政
原本就生活在全景监狱里,家作为唯一容纳主体性的广延。
结果忽然发现家也被异化为了倒置的全景监狱。
一方面,不仅主体性丧失,凝视权力也反转,沦为了被凝视的客体囚徒。
另一方面,寄居人拒绝主体间性对话,形成绝对他者的暴政。
3.被凝视的不确定性致使自我规训
由于背后的凝视者是不可见的,且“对方不可见却又留下痕迹”致使自我监控触发,这种自我监控正是被迫的自我内部化规训。
即便寄居人某一天消失了,也因为权力毛细血管化,使得被权力统治式的自我规训早已融入身心,不可拔除。
4.存在主义焦虑
同时“在家感”消失,“无家可归的终极恐惧”出现,存在主义焦虑触发。
·而寄居人的可追溯性:
1.寄居人的家怪内核,在百鬼夜行等日本民间故事里早已存在。
2.同内核小江户川乱步的《人间椅子》1925年就创作出,且风靡至今,期间被解构为漫画、电影、舞台剧等各种形式。
直到2021年都还在出动画版《江户川乱步奇谭》。
3.寄居人都市传说大致起源且流行于90年代,而90年代日本刚好处于泡沫经济崩塌。
本来日本集体主义就挤压私人空间,经济危机后的“无缘社会”更是人际疏离、住房空置率上升。
使“他者潜伏于现代性废墟”这一现实意象,被用来重构古老的家怪故事&乱步小说。
展开
03:32 讲个逆天的,朋友最近跟我说她前段时间追求的女孩子(17岁)和前女友(27岁)复合了,前女友因为没钱就建议住在17女家里,等她每天去上学就藏在她房间这样她爸妈不会发现,时至今日已经住了一个月了。。想替阿姨叔叔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