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国务院令第797号公布,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作出修改,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 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引起了烟民狂欢,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扬说2025年1月20日起,国家不再限制在公众场合吸烟了!为了粉碎这个谣言,我们也做了非常详尽的法律调研,将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修改背景给大家释法,同时给大家归纳总结我国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控烟立法的历史沿革,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电子烟我们也做了同样细致的调研。当然,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我们也会用权威数据给大家详尽说明。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剪辑:石头;
BGM:高至豪《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工作号:18610962772(微信同号)。
1:07 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出台竟然引来烟民狂欢?想得太美了吧!
1:3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从不直接调整禁烟范围,一部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不能定义控烟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公共场所”
3:39 我国控烟立法三阶段,自2003年起,至今也不过22年
5:34 2010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历经两次修订后被称为“最严控烟令”,被直观地称为“凡顶上有盖皆不可吸烟”
6:50 冷知识科普:高铁站台能抽烟吗?
7:16 媒体不懂法,把违法行为当正面典型宣传
8:18 全国71.3%的地级市通过了对餐饮场所的控烟条例
8:30 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的立法权直接下放给了地级市,而非省级
9:02 我国最早管理协调控烟事宜的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大家找地方性控烟法律法规时可以试着用“爱国卫生”作为关键词搜索
9:32 知名旅游城市湖南长沙竟然没有地方性控烟条例!
10:17 徐娇在长沙饭店劝阻吸烟事件暴露了基层执法的短板:混淆了“无地方立法”和“无国家法规”的区别
10:43 去年趁着《黑神话:悟空》的东风发展旅游业的山西大同,也没有地方性控烟条例!
11:11 正面例子:深圳市对某商场未阻止顾客吸烟开出了3万元罚单
11:49 被迫吸入二手烟的危害超过吸烟者,和直接吸烟相比,二手烟会多吸入2倍尼古丁,3倍焦油,50倍致癌物
12:52 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生育力和妊娠结果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13:03 中国是二手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的成年人每周都会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
13:19 二手烟暴露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吸一口就有危害!
14:59 电子烟中的果味添加剂具有高度迷惑性,扩大了本来不吸烟的人群
16:50 2021年11月,国务院修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将电子烟纳入烟草制品监管体系
17:04 2022年5月1日施行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对电子烟全产业链(生产、销售、运输、广告等)作出具体规定
17:17 《电子烟管理办法》第26条中明确规定,过渡期之后,禁止调味电子烟的生产和销售
17:42 自2019年11月起,全面关闭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交软件等),仅允许线下持证实体店销售
18:53 选择自己吸烟是3亿烟民的权利,但不吸你的二手烟是剩下11亿人的权利!
20:17 China travel是让国外了解中国的大好机会,不应该被“游烟”拖后腿
20:55 烟草税不是二手烟的借口:2023年我国烟草税仅占总税收的7.5%,而它带来的医疗负担却占GDP的3%
22:32 二手烟受害者,可视情况行使劝阻权,安全第一
23:59 黄律 v. 放任顾客抽烟的网红涮羊肉店
25:05 如果有多桌客人抽烟饭店不管,说明这店里从老板到服务生,大概率也是烟民,赶紧走!
26:04 二手烟致癌物会吸附在外衣和头发上,长久不散
27:30 全国已形成"三线一码一图"的立体举报网络,多多举报二手烟暴露!
28:20 劝阻无果怎么办?记住"三步避险法"!
30:30 把抽烟者照片、视频发布上网,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
32:10 保护自己的法益时也要注意他人其他的合法权益
33:26 法律要求每个人都是“理智人”,确实比较理想化
34:26 烟民把烟头拧到饭碗里、抢夺手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
36:33 餐桌维权四件套
38:20 深夜的烧烤摊是遇到二手烟暴露的重灾区,保护自己,远离潜在危险
40:00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能不能不要和稀泥?
41:14 孩子从小在什么环境中长大,长大之后也会自动寻找类似的环境
今年3月12日,上海率先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这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员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重点推进共治室外“游烟”,以形成示范效应。
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开展的万人调查显示:近六成民众经常遭遇“游烟”,逾九成民众对“游烟”表示反感。根据调查,民众遭遇“游烟”最多的前五位场所为室外排队等候区域(如景区、饭店、饮品店等)、人行道和路口红绿灯等候区域、室外游乐场、公交车站、商场及商务楼出入口等。
上海市爱卫办、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室外二手烟控制推进无烟健康环境建设的通知》,加强“室外不随处吸烟”文明健康行为的倡导与实践,强化无烟环境建设,对此我们也是深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