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信箱(长期征集投稿中):owts0119@qq.com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青春是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青春的感受本身就蕴藏在行动中。事后的回响与重新自我诠释也能给青春赋予感受,但远不如当下一边经历一边做“现在进行时”的感受来得热烈。

“我们无法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对青春的感受。”这是顾梧言时常能听到的一句话。话中似乎蕴藏着一种两难,一种经历当下和感受当下的两难。
事情的起因仍然是录制开学焦虑那一期内容的时候,嘉宾们意想不到的回答冥冥之中点醒了他看待世界的另一视角。为什么我们总在一件事物快要逝去的时候才懂得去珍惜?明明万事万物都有结束的一天,为什么我们总把寻常的事物当作永恒?以及,我们真的无法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对青春的感受吗?
他仔细回想了类似的瞬间,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关乎社会压力,关乎焦虑的来源。更加有趣的是,答案本身的结论并不难寻找,只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某些思潮的遮蔽。因此,在这一期盐汽水中,他需要尝试着揭开这个世界阻止我们去感受青春的那层黑纱。
【时间戳🚩】:
00:45 开场寒暄:《橙子与盐》要闻播报和对大家的致谢
02:35 我们真的不能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对青春的感受吗?
04:09 本期思绪的源头:即将毕业的学姐们对于开学这件事不一样的看法
05:04 回忆起高三,我们似乎也是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了对它的感受
06:27 为何我们总是等事物将要逝去的时候才会对它心生珍视?
08:35 另外一则有关“感受滞后”故事:橙子与盐暑期社会实践
13:11 考究完无数个“感受滞后”的事件,答案似乎渐渐明了
17:10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中的人生哲理
18:52 寻常之事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我们怎样的待事观念
21:50 明知万物易逝,我们为何总是不能体会到寻常事物的珍贵
23:28 让普通的日常也变得珍贵的口诀:无事为常事,万物皆有时
26:15 社会的主旋律下,存在于事件当下的我们,目光却在遥远的未来
“珍惜当下,不要等事情过去了才追悔莫及”的道理似乎并不难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蒙蔽住了我们关注当下的双眼?顾梧言把这一切归因到了社会给每个人营造的“关注未来”的主旋律。未来你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在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现在努力了未来才有更多的选择……许许多多这样的“鸡汤”把我们的目光不断地拽往遥远的未来,我们的当下成为了“未来”这一楼阁的架空层。
29:57 感受的两面性:一边经历当下一边产生的感受vs事后回想重新诠释的感受
31:04 拥有青春的同时感受青春的答案,蕴藏在了对当下的捕捉之中
31:42 总结与干货
①保持珍惜之心:万物皆可逝,目及常相思。②换位思考:美好的日子终将逝去,苦难的日子便也没有理由会一直存在。螺旋上升的事物让我们相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③活在当下,找寻“附近”。
🧂顾梧言内心os:
因为盐汽水的特殊录制方式导致总有时间上的滞后,所以每一次寒暄里提到的关于节目的新闻总是很莫名其妙,包括这期,不限于这期和下期……总之我慢慢找到和大家聊天的感觉了!你们还想聊啥!说给我听听!
📖提到的: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以《微习惯》为成名之作的斯蒂芬·盖斯(Stephen Guise)的一大续作。英文标题”How to Be an Imperfectionist: The New Way to Self-Acceptance, Fearless Living, and Freedom from Perfectionism”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景:不完美主义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更好的自我接纳和无畏生活。
🎶BGM:
沈以诚 - 形容 / Iwamizu-爵士 / 蔡健雅 - 遗书
“悬浮”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与此同时,当下被悬空了,除了作为指向未来的工具,没有其他意义。努力工作并非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而往往是为了攒够钱,从而今后就再也不用干这份工作。
至于这个偶然认识的迟来的理论,和这期节目有什么联系呢?欢迎大家收听节目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