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节点上,挥刀想更弱者大是大非

在历史节点上,挥刀想更弱者

4分钟 ·
播放数0
·
评论数0

为什么现在川建国的止战做法大有问题?你说他是为了米国的利益也好,是为了逼欧洲自立门户也好,是因为有绝对的自信,晋凉公肯定卖他面子也好;是为了要小泽的一个低头的态度也好。但你不要忘了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大鹅侵略。

反正至少我现在看到的川建国的各种做法,没有对挑战文明秩序的人,表现出任何旗帜鲜明的样子,对吧?勾搭晋凉公秘密会谈,骂前任拜老头,强权小泽站队,绝口不提安全保障等等做法。这本质还是一种霸权的体现,向强者妥协,挥刀向更弱者。

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先起绥靖。我们也不妨重读下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这本书里泰勒就明确的指出,二战之所以发生,不都是小胡子一个人的问题,也是各国管理者决策和外交的重大失误。

小胡子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是是一个图谋远虑、精心策划全球战争的侵略者,而他只是一个贪婪的机会主义者,通过一步步的试探,发展壮大,而他在试探的过程中,英法美的不作为,最终酿成了失控的灾难。

比如:1933年推出国际联盟,秘密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派兵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并介入西班牙内战;1938年出兵吞并奥地利;1939年,不费一兵一组,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彻底撕毁拜尔慕尼黑协议,这些全部都违反了一战后对德惩罚的《凡尔赛条约》。

但是当时英法怎么应对的?一直路妥协,对小胡子采取绥靖主义。就是不断权衡自己的利益,想拉德抑苏;同时不愿意再卷入战争,不断无视德国的野心,妥协容忍、求和。而美国当时在干什么?奉行孤立主义,不愿意介入欧洲的矛盾。

那你如果按照主丘吉尔的“大战并非必然说”,就是这是“一场并非必然的战争”,如果能在早期对德国重新武装的势头加以阻止,其他一切也就不会发生。如果1936年德国派3000人,进驻莱茵非军事区之时。当时,只需采取一次“警察行动”就够了,德国人就会立刻撤退,小胡子就会倒台。那丘吉尔这个人我们先不评价,但你看至少就是相关国家,这种不旗帜鲜明的作为,导致了小胡子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壮大。

所以书中对二战的起源就概括了几点,第一个就是各国对德的纵容;第二个是一战后《凡尔赛条约》 对德惩罚的条款过于严厉,现在看确实比较狠,这个我们以后再讲,这个条约也被当时的德国人称之为“复仇条款”“耻辱条约”,间接导致了德国陷入贫困。条约的赔款金额过高,又遇上经济危机,使得德国人民将一切不幸归咎于《凡尔赛条约》,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高涨,这种情绪被小胡子所利用,迅速就获得了大量支持。

泰勒认为,正是这些综合原因,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责任不能简单的全归于小胡子,而是一位贪婪的机会主义者,加上民众情绪的土壤;再加上相关各国的妥协,战略和外交决策失败,导致了这场全球灾难。

而我们再回来看川建国同志的做法,我个人觉得不管他如何表演,交易的艺术、谈判的艺术也好,但在历史的选择点上,他大有问题,而反观欧洲的态度,先不论如何利益博弈,反倒是是铭记历史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请点赞关注,更多通识,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