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是谁撕裂了评分体系?我们还能相信互联网上的“好评”吗?

128.是谁撕裂了评分体系?我们还能相信互联网上的“好评”吗?

44分钟 ·
播放数14034
·
评论数122

豆瓣和点评的评分质量有高低之分吗?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公共评价体系被污染”,以滴滴索评事件为引子,畅谈无奈与盼头并存的生活经验。

平台、商家、用户等角色,谁的权力最大,谁的责任最小?

用户的数据都在被谁使用和交易?

公共评分体系,真的国外的月亮更圆吗?

评分机制的内卷与公共信任危机是如何演化的?

高质量的评分平台一定不赚钱吗?商业化与公共性如何平衡?

……

主播的观点不代表任何定论,

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多多讨论!

——————

本期嘉宾

@门童 - 播客「严肃喧哗」「过期少女」主播

本期主播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

@梁梁 - 新手数字游民、擅长打杂

——————

时间轴

04:16 评价体系中的被动参与,用户成为数据游戏的一环

06:44 用好评换优惠券值得么?陷入“道德瑕疵”与实惠的两难!

12:00 面对“评分通胀”,我们自有对策

20:25 平台掌控数据,却逃避责任?用户和商家都是play的一环

40:48 没有评分的前互联网时代,不用算法也能找到好馆子

——————

关于我们

两个女生的都市闲聊/影视漫谈/生活方式讨论

常驻上海

主理人

@蛋黄酱 - 正在偷懒的互联网搬砖工,业余影迷(小红书@蛋黄酱酱酱

@梁梁 - 新手数字游民、擅长打杂(小红书@梁梁喝茶不加糖

找到我们

邮箱:xiaojiuguan42@foxmail.com

公号:宇宙尽头小酒馆,梁梁喝茶不加糖

weibo:@宇宙尽头小酒馆

展开Show Notes
41:18 被大众点评和小地瓜引导到网红店排队结果吃到超难吃bistro这种事情在上海真是太正常了
蛋黄酱MAYO
:
上海被bistro淹没!
08:29 我觉得主播这里不只是钱,感觉主要是被店家以店铺淘汰和员工失业“道德绑架”了,如果他们真的担心失业,就更应该做好服务,不然每次出现问题都拿钱去解决,也没办法实现良性的增长。我也在上海,之前在一家吃鱼的店遇到了问题,店家标榜的现场挑鱼也没让挑,上来后鱼肉很散,感觉不是现杀活鱼,所以在大众点评上如实评价,没接到电话,但店家在平台上回复留言,让我加他们联系方式,说是把这顿饭钱赔我,我回复说不用了,就让这条评价留在上面,给后续顾客提个醒,也给他们餐厅提个醒。我不知道如果是店家打电话拿什么员工失业让我撤评,我还会不会如此坚持,还好他们懒,只是在平台上回复(但感觉他们也没有很在乎🤣)
门童inSydney:诶你这个角度很棒诶!!但我感觉那天那家日料店,也不想“得罪”我隔壁喧哗抽烟的那桌人,因为他们单点的比我多😂可能有点既要又要的意思
Jojojo6:做的很对!
6条回复
阿宋不怂
阿宋不怂
2025.5.17
作为美团点评内部人,我其实想说平台在评价审核上实在是花了很多精力,可惜总有部分商户挑战和钻空子;平台实际上天天在治理以及优化规则………
Jzzz7:怎么钻啊?刷好评?
Oneoneeee:+111111111前新美大人儿无限赞同!
3条回复
14:20 虽然是后台裸奔,但个人信息按理说也只能平台通过一定的途径才可以获得,商家没有权限看到才对吧,这家日料店如果真的是通过评分找上来,应该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吧
Yokkorio:平台会给商家推出一系列的产品服务,和平台关系好的话,商家是可以知道客户信息的!
蛋黄酱MAYO
:
平台有保密用户信息的条款和义务,商家从哪里拿到信息不得而知了
5条回复
我是39
我是39
2025.5.16
首页通知书!
蛋黄酱MAYO
:
好突然!
门童inSydney:耶耶耶!!!
晓鱼_OGi6
晓鱼_OGi6
2025.5.17
现在不只需要看分数,也要看评论,外地旅游时为了不踩坑还得再上小红书查一下,当然,营销推广也无处不在,还得找素人的推荐,时间成本很高……
梁梁喝茶不加糖
:
出门旅游吃饭,刷评论都要很久
散步选手
散步选手
2025.5.17
12:29 这个方法不一定准,有一次去吃评分 4.0 的,结果去了发现味道服务都不行,而且结账的时候也有好评贿赂。我当时内心大无语,合著你们店好评贿赂都用了评分还这么低😓
Jzzz7:可能新店或者刚开始做点评
散步选手:开了好几年了 当时就是按这个方法去找的
HD173287d
HD173287d
2025.5.18
博主从商家,平台,消费者三个方面都分析了,平台现在在制定完善规则,商家在努力适应规则,而消费者在被规则引导。作为一名餐饮的从业者,以前参加过关于平台流量和爆店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完全针对各个平台规则的学习摸索,其实不论大众点评还是小红书对于用户的真实评价都是很关注的,他们也不断的制定相应规则去规范,比如说用户在评论界面的停留时间,检测用户是否粘贴复制等等。而商家所要面对的就是只有上了各种榜单才会有平台的推流,上与不上这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更多的是看榜单随大流。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深感赞同,高德地图上的评论属于比较真实的评论,应为不涉及商业应为,都是用户去过了然后做的真实评论。公共的评论体系不可信的主要因素我认为还是利益驱动,任何规则总有漏洞,就像大众点评其实是在接入美团之后才风评下降人们转移的小红书的,就是大量的商家发现大众评分能改变美团的推流规则之后,商家才会涌入大众,做一系列营销手段。平台也想改变这一现状,但是船大难掉头,他们想要盈利就没法改变现状。而我现在经营着的小店就像博主说的,回到之前靠着人们口口相传的时候,可是这样就意味着做大做强的时间更久,同样想把平台作为工具却并不好用。我感觉平台想要真实数据,消费者想看到真实评价,而商家也想展示真实情况,最好的办法还是之前最原始的方法,人工探店,就像是米其林一样。但是区别在于这个属于无差别大量真实人工的去探店,平台内部优先建立评分体系,类似于天梯排位的隐藏分。这样才能有助于三端的共同进步。
蛋黄酱MAYO
:
感谢分享!学到了很多,比起大型连锁和网红店,小规模商家在投流上的投入是很难拼得过,不过现在人工探店也成为了营销模式的一环,有时候看到小红书上的探店,也需要和看到4.9的评分一样,先怀疑一下真假..
电商要返现的我都不弄。不是因为道德高尚,就是嫌麻烦
门童inSydney:我会弄哈哈😭一想到返现的钱够我今天坐地铁了,我就变成拍照留言熟练工
现阶段北沙参:我在拼多多买生鲜日用写了很多,虽然一般只有三五毛😅,但我详细记录到货使用感受,拍配料表实物图,一是给大家做个参考,二是方便以后回购时参考
3条回复
Moonchild97
Moonchild97
2025.5.15
30:42 做过跨境电商行业,很多商家刷单要好评只是没有淘宝那么明显,但暗戳戳地刷单不被平台发现的也很多
蛋黄酱MAYO
:
搜噶🤔
Moonchild97
Moonchild97
2025.5.15
03:34 个人看法,我当时刚看到他这段微博其实觉得没啥毛病,部分网友会不会有点太放大了。给好评其实是个人选择不是被强迫就一定给的,不能因为对方辛苦了我就一定要给好评,谁工作不辛苦。虽然我自己平时是基本都给好评的,但我也理解不想给好评的人
00:05 来咯!带劲儿!
09:51 我觉得何同学的这个发言不管是不是公众人物,说这个话就很莫名其妙的。对于司机来说,其实是希望提升好评率,他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点好评,因为有的人认为你只有做到超过正常值才是好评,有的人是觉得正常提供服务就值得好评,这个偏差值可以不考虑,但是,作为乘客,明确的面对面的说出拒绝给你好评,是跌入了——“我对你的服务不满意”的这种感受中。我能理解有些人行事在外对谁都有讨好不敢拒绝,但并不是明确用在这种下车前例行公事的 3 秒对话中的,只要对方不缠着你给好评,你给或不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只有大众点评商家在你核销完了盯着你非要你好评,你当面拒绝才符合这种语境和场景。所以他的发言我觉得没搞清状况。
海_4yyt
海_4yyt
2025.5.17
40:29 感谢解释!网红店已经把本地店挤走了… 大家看看北京牛街就知道了… 本地人也会心碎…
追约忆:牛街上买的那个卤肉很贵还不好吃🤢
蛋黄酱MAYO
:
八年前去牛街还有很多本地人排队的小吃
3条回复
Fionapple
Fionapple
2025.5.17
以前换工作经常上Glassdoor搜一下公司评价,有次意外发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评分比我知道的不少业内待遇很好的企业都要高,看了下前员工的review大概明白了原因:这家公司做博彩的,给的package高于业界平均薪资,但对于engineer来说工作的稳定性和职业前景可能完全比不上大厂,大部分人都是呆了一年左右就走,看在薪资的份上打了个不错的分数,但这个分对于择业来说参考性其实很低。。。不知道互联网上的这些评价打分的荒谬之处有没有影视从业者总结一下来拍个片子,素材实在是太多了
蛋黄酱MAYO
:
这个案例有意思🤔
南蛮秘鲁
南蛮秘鲁
2025.5.17
本质上是我们不太喜欢低分……餐饮来说3.8已经很高了,尤其是人均50-100的餐厅。要到4分以上,肯定不能只是家烧水平的苍蝇馆子啦。烘焙店咖啡店之类也是,你的材料成本卖的价格,决定了出品3.8接近4分很好了。但所有人都觉得3.几分很刺眼。这就导致性价比餐厅和高级餐厅都在一个评价体系里绞杀。电影来说,一部商业电影,7分应该是很好的分数了。一部偏艺术的电影卖1个亿,应该是大卖了。但业内似乎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导致明明买票才能评分的猫淘评分没有人相信,反而需要7.0的豆瓣评分来衬托。什么时候大部分人都能接受3.5分/7分就是还不错的事实,我觉得就能比较松弛、宽松地管理对出品的预期。
蛋黄酱MAYO
:
确实。电影评分这块,高票房的商业片就应该接受自己票房高评分中~低,高质量的艺术片就应该接受自己评分高但票房有限,而不是艺术片去和商业片比票房,商业片去和艺术片比评分
郑言
郑言
2025.5.17
特别赞的讨论,听完已经一键三连
梁梁喝茶不加糖
:
感谢支持!
琼蹉跎
琼蹉跎
2025.5.15
豆瓣虽然是太监但是他证明过自己是太监是监管者要求他必须是太监,点评就是垃圾的代名词但是他说自己是十三亿人的选择市监约谈你们要相忍为让方能通吃所有人。
奥格斯特
奥格斯特
2025.5.15
国内有那么多平台,国外并不是这样啊。一个油管一个X,imdb和烂番茄分庭抗礼。平台就应该管理好评分体系
Lyrica1
Lyrica1
2025.5.17
28:46 国外的游戏颁奖不就挺扯的,那个机器人的游戏拿了最佳
追约忆:我记得小宇宙里有专门给小机器人2正名的,我给你找找
追约忆: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8fc22ac3617f02a4545b65
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