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暗中一点光,也是日常里的一种暂停。它讲故事,也制造沉默;它以光影捕捉现实,又总在虚构中逼近真实。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杭州苇草电影书店的主理人大五老师,一起从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聊起,恰好也是我们播客的第27期。巧合之中,我们聊上影节看过的电影,也聊看电影这件事本身——它如何在我们的日常中扎根,如何成为思考与情感的容器。
影院里放大的不仅是影像,也是一种情绪的质感;而电影类图书,不只是幕后的资料和谈话录,更像一次延迟放映——延续我们与电影之间尚未结束的关系。
这个夏天,我们各自带来了想推荐的电影和值得展开的电影书。希望这一期,能陪你在盛夏里找到片刻的安静,也找到一部让你愿意重看、重读的作品。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对本期的感受,也可以留言你想在雅众echoing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评论区抽一位听众送「雅众·电影」系列书一本~

【时间轴】
02:10: 上影节看了哪些电影
05:24: 高于预期的《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
15:06: “在大银幕上看电影”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9:10: 电影院才有的观影情绪
21:16: 编校安东尼奥尼的书
25:00: 看电影与工作如何平衡
28:26: 为什么做电影主题的书店?
32:12: 电影类书是小众中的小众
37:22: 爱电影和爱书的不是同一类群体
39:24: 电影类书和观影之间的联结
42:02: 各自推荐电影类书和电影
【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洪尚秀,2025)
《双峰:与火同行》(大卫·林奇,1992)
《夜》(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61)
《新的景色》(団塚唯我,2025)
《鸟》(安德里亚·阿诺德,2024)
《在水中》(洪尚秀,2023)
《女人Taxi女人》(王君正,1991)
《地球之夜》(吉姆·贾木许,1991)
《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
《橡皮头》(大卫·林奇,1977)
《放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66)
《凶线》(布莱恩·德·帕尔玛,1981)
《小武》(贾樟柯,1998)
《太阳雨》(张泽鸣,1987)
《千禧曼波》(侯孝贤,2001)
《南国,再见南国》(侯孝贤,1996)
《在街上》(今泉力哉,2019)
《蓝色大门》(易智言,2002)
《恐怖分子》(杨德昌,1986)
【节目中提到的书】
《埋葬一条金鱼:洪尚秀的电影》[韩]许文暎,顾冰珂译
《幻想大象:李沧东的电影》[韩]金泳辰,顾冰珂译
《悲剧救赎:朴赞郁的电影》[韩]金泳辰,史晓雪译
《地下迷宫:奉俊昊的电影》[韩]郑智渊,左安浦译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美]大卫·林奇、 [英]克里斯·罗德雷,冯涛译

《我生命的流转之光:安东尼奥尼谈电影》[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卢玲译

《雕刻时光》[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张晓东译
《贾想I: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贾樟柯
《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贾樟柯
《刀与星辰》徐皓峰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
《围绕电影的X》[日]西川美和,吕灵芝译

《恋恋风尘:侯孝贤谈电影》侯孝贤

《夏日终曲》[美]安德烈·艾席蒙,吴妍蓉译

出品人/方雨辰
本期策划/星月
后期制作/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