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
清晨洗漱
听播客,上小宇宙!
点击下载
230-阿伦特如何评价海德格尔
独树不成林
付费
35分钟
·
4个月前
8369
·
64
分析阿伦特在1971年写给海德格尔八十诞辰的文章中对他的评价,延伸出来讨论海德格尔对于阿伦特整体思想的塑造。
封面:Karasubonn
安茄尼
2025.6.27
27
很惊喜。之前听你的播客就有阿伦特的影子。希望仲树能在一个倡导者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比起阿伦特,我更喜欢雅斯贝尔斯的温暖和希望。比起做一个倡导者,我更希望做一个一生都在默默寻找共鸣和理解的人。
青埂峰36501:
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的关系也是唏嘘……
FZzz-z
2025.6.27
11
哇塞!我许愿的阿伦特成功嘞✨✨✨
HD1020837z
2025.7.01
6
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确实某种方面一脉相承,她当然不会对海德格尔支持纳粹猛烈抨击,因为她本人也同样对纳粹并无愤怒、自称“理性”。而真正被纳粹逼至阁楼里命悬一线的人不管之前持有什么观念,此后永远都不可能这样看待纳粹。这样的“理性”是哲学家能有的最大的恶。至于把海德格尔支持纳粹归因柏拉图更是明晃晃的开脱,柏拉图泉下有知要从棺材里跳出来:“别!胡!说!”
uminoko
2025.6.27
7
我终于是第一了
哈哈陈
2025.6.27
6
第一
uminoko:
啊!比你慢一秒!!
哈哈陈:
😋因为我字少
共3条回复
Hanghang
2025.7.05
3
通篇都在聊哲学史和极度的自我感动提人名大会,如果主播受过任何一丁点合格的哲学训练都会知道“less more general speak” 的重要性。 浪费6 块钱。
好奇的海绵蛋糕
2025.6.27
4
哲学为何盛产哲学僵尸?这里面除了人的问题,是否还有哲学本身的问题:哲学存在什么问题?(希望日后有机会可以听仲树讲讲
仲树1
:
一切好东西,都会在最好的时刻开始会变坏…任何存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最鲜活最”好“的那一瞬间,都是它开始腐败的那一瞬间。直到下一个有生命力的存在重新蹦出来重新注入活力的时刻,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僵尸化的过程而已(当然,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就像是没有吃过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的人并不会知道他们平时吃的海鲜有多么不新鲜)。政治是这样,哲学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三宅旬:
听得我有点想去广东沿海吃海鲜
虞山明若
2025.6.29
3
14:48
我在琉森读研的时候,周末经常去弗赖堡。弗赖堡大学一楼就是哲学系…韩炳哲是在弗赖堡大学读的博士。
韓十洲Philohan
2025.7.02
2
32:09
树老师此时的道德义愤与谴责是否也是在犯自己开头时所说的道德谴责是好奇心的停止(思考的停止)的错误呢?
Eu瑞卡
2025.6.30
2
34:13
哇,有点感动是怎么回事,为了为“你”正名,“我”选择与整个世界为敌🥰
哈那那i
2025.6.27
3
看理想专栏的单集会直接使用小宇宙发过的音频吗?还是会保留主要内容但是重新录啊
仲树1
:
会直接使用 但是给我加上了文稿
哈那那i:
ok!那每一期读书会都买了的我就不用再买专栏了😂
马夏天
2025.6.28
3
树老师每一期都值得付费!
小王席地而坐
2025.7.03
1
树老师您好!请问2026年出版的阿伦特的诗歌译作,是国内的出版社吗?
大C小C:
树老师马上就要出版了,再过几个月,或者就是你说的2026年出版那个
戈菴
2025.6.29
2
海德格尔加入纳粹,不是因为他忘记了责任,恰恰是他要履行他的责任。
CoC_y4ee
2025.6.29
1
小宇宙的付费读书会在哪里可以买啊?
仲树1
:
你在听的这个就是啊😱
CoC_y4ee:
哈哈哈哈 感觉没咋付费哇 😅
HD272643d
2025.7.08
0
30:17
所以为什么平庸之恶是“只是”。并且为什么这个叫做“开脱”。读的时候完全没觉得啊。她不就还是在说人不负责任吗。还是我理解错了
仲树1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出版后,其副标题“关于恶之平庸的一份报告”迅速成为争议焦点。“平庸的恶”这一概念,被认为对艾希曼“无罪”的隐性辩护。阿伦特多次澄清:她从未否认艾希曼的罪行,其“罪责正是在于他并未思考”。这正是“恶之平庸”的含义:并非恶人长着魔鬼面孔,而是当一个人不再思考时,恶就悄然降临了。“他不是撒旦,而是一个无人监督的官僚。”她写道,“他的罪不是恶魔式的仇恨,而是对思考的拒绝。”这部作品出版后出版后,她立刻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朋友疏远、批评接踵而至、犹太社群愤怒不已、熟人劝她“别再写这类文章”。她在信中写道:“我完全理解这本书为何会令人愤怒。”但她依然坚持:这本书写的是事实——不仅如此,而且“一个字都不可以改”。“不管别人怎么想,我都不能自欺。”在1963年5月的一封信中,她写道:“真相并不在我们心里,也不在‘人们之间’,真相就在那里——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我们只能试图发现它。”面对最大争议之一——她对犹太社群领袖在大屠杀中的角色所作的批评——她多次强调:这些内容“并非首次提出”,她只是公开了学界早已知晓的事实;而她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出于“政治的责任感”。她拒绝将历史书写转化为道德审判,但这恰恰被一些读者误读为“缺乏同情”。她冷静地说:“这本书不会带来慰藉,但我也并非想要安慰谁。” (我想说的是,在这里把犹太人换成中国人,你就可以理解阿伦特的冷漠。)
HD272643d:
31:43 我好像不记得她说过大众的愤怒是不正当的。😂 有人看完记得吗?
韓十洲Philohan
2025.7.02
1
25:41
海德格尔炸掉哲学传统重启思考是对的,但问题是他没有能力将思考重新上升为哲学(作为思考的思考)——也就是重新为思考立法。最终海德格尔的思考便启灵于思考之外的存在作为自身的参照点(不动点),不管是纳粹,亦或是他说的被人们遗忘的Being。
德佳
2025.7.02
1
每一期都有惊喜和收获
starman94
2025.6.30
1
26:10
这里说的让我想到刚看过的一本小说《希腊人左巴》
Eu瑞卡
2025.6.30
1
08:51
就是先不要“人云亦云”地下结论,而是进行理性探究试图寻求背后的原因从而尽可能得出行为为何“做出”或者“不做出”……
打开小宇宙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00:00
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