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幸福》阅读简报
这份简报回顾了马丁·塞利格曼的著作《持续的幸福》中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该书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从“幸福1.0”向“幸福2.0”的转变。
一、 积极心理学的范式转变:从“真实的幸福”到“持续的幸福” (幸福1.0到幸福2.0)
塞利格曼的自我反思与理论发展: 塞利格曼最初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对幸福三个方面的探讨——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幸福1.0)。然而,在学生的质疑下,他重新思考幸福定义和衡量标准,意识到生活满意度过于依赖情绪,无法涵盖成就、人际关系等终极追求。因此,他提出**“幸福2.0”**理论,将目标从“满意的生活”转向“蓬勃的生活”。
“《真实的幸福》曾带给我巨大的启发,在生活中所有的幸福片段似乎都可以拆解成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
“10年前,塞利格曼在学生的诘问下开始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和衡量幸福的标准。本书是他对幸福理解的分水岭。”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要素是什么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的想法也改变了。”
幸福2.0的五个核心元素(PERMA): 塞利格曼将幸福2.0定义为由五个可测量元素组成的“构建出来的概念”,每个元素都促进幸福,但没有一个单独定义幸福。这五个元素是:
-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快乐、愉悦等主观感受。
- 投入(Engagement):全心投入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心流体验,时间感消失。
- 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与他人的积极联结和互动。强调人类是群体动物,天生寻求积极关系。
- 意义与目的(Meaning):归属于并致力于某种超越自我的事物。
- 成就(Accomplishment):为了成功、胜利、成绩和技艺本身而追求它们,即使不带来积极情绪、意义或关系。
“书中阐释如何以掌控PERMA的5个元素来赢得幸福——积极的情绪、全心的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与目的,以及成就。”
“成就(或成绩)往往是一项终极追求,哪怕它不能带来任何积极情绪、意义、关系。”
二、 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与实践方法
强调科学实证: 塞利格曼强调积极心理学根植于严密的科学研究,区别于大部分流行心理学和自助励志书籍,推崇“随机分配、安慰组对照组的研究”作为检验干预措施的黄金法则。
“我的著作都立足于严密的科学,比如统计实验、经过检验的问卷调查、经过透彻研究的练习、有代表性的大样本研究等。与大部分流行心理学和自助励志类书籍不同,我的著述有科学依据,是坚实可信的。”
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书中介绍了一些被证实能持久提升幸福感的练习:
- 感恩拜访:亲自向曾对你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人表达感谢。
- 三件好事:每晚记录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及其原因,有助于克服大脑的负面偏好。
- 利用突出优势:发现并以新方式运用自己的五项突出性格优势,如创造性、乐观、自我控制等。
积极心理疗法(PPT):一种针对抑郁症的短期疗法,通过积极干预提升患者幸福感,而非仅仅缓解症状,注重构建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
三、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社会影响
教育领域的应用(积极教育):
- 青少年抑郁症蔓延:指出富裕国家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年龄提前。
- 教育目标反思:学校应同时教授幸福技巧和成就技能。
- 宾夕法尼亚复原力项目: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复原力训练,有效减少并预防抑郁、焦虑和行为问题,提升乐观和幸福感。
- 基隆文法学校的积极教育实践:通过“教授积极”(独立课程)、“嵌入积极”(融入现有课程)和“活出积极”(融入日常生活)三个层面,全面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
军事领域的应用(全面士兵健康计划):
- 背景与目标:美军通过积极心理学提升士兵心理健康和复原力,应对PTSD、自杀、酗酒等问题。
- 评估工具:全面评估工具(GAT)测量士兵总体满意度、突出优势、情绪健康等。
- 培训模块:包括复原力培训(应对逆境的认知技巧)、积极情绪模块(培养积极情绪)、家庭关系健康模块(教授婚姻亲子技能)、社会关系健康模块(强调共情、群体凝聚力)。
-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帮助士兵从创伤中获得成长,提升人际关系、精神生活和对生命的珍视。
健康领域的应用(积极健康):
- “没有疾病不等于健康”:传统治疗仅消除痛苦,但未能真正带来幸福。
- 乐观与健康:乐观者更健康,患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癌症风险更低,寿命更长,免疫系统更强健。
- 自我控制与毅力:自我控制(自律)是预测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毅力(对长期目标的坚持不懈和高昂激情)是取得非凡成就的关键。
- 运动:重要的功能性健康资产,改善体质,降低死亡率。
公共政策与经济(积极的政治与经济):
- 挑战GDP:塞利格曼认为GDP作为衡量国家成功的唯一标准有局限性,不反映生活质量。
- “伊斯特林悖论”: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金钱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递减。
- 以幸福衡量政策:呼吁政府将幸福(PERMA五要素)作为衡量公共政策成功的标准,而非仅仅金钱和GDP。
四、 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与展望
- 告别“受害者心理”和“环境决定论”:传统心理学倾向归咎外部环境和过去,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责任、自由意志、品格和未来吸引力。
- 挑战“一元论”:塞利格曼批评将所有人类动机归结为一个元素的“一元论”理论。
- 教练行业与积极心理学:强调教练行业需积极心理学理论、科学实证和明确培训认证指导。
总结
《持续的幸福》是马丁·塞利格曼对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的重大修正与发展。他将焦点从短暂的“幸福”转向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蓬勃人生”,并提出了由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组成的PERMA模型**。该书为个体提供幸福提升方法,并强调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军事、健康、公共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塞利格曼倡导以科学实证为基础,通过培养个体品格优势和优化社会环境,共同迈向一个更加蓬勃和丰盈的未来。
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相关问题精简
Q1:什么是塞利格曼提出的“持续的幸福”理论?它与之前的“真实的幸福”理论有何不同?
塞利格曼的**“持续的幸福”理论(幸福2.0)是对早期“真实的幸福”理论(幸福1.0)的重大发展。幸福1.0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以生活满意度衡量。但塞利格曼发现其过于强调快乐情绪,且无法涵盖成就、人际关系等终极追求。
幸福2.0将主题扩展为“蓬勃发展”**的生命,由五个可测量元素构成:积极情绪、全心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与目的、成就(PERMA)。目标是使人生更加丰盈蓬勃,以人生的蓬勃程度为衡量标准。
Q2:为什么积极心理学强调的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情绪?
积极心理学强调幸福超越简单快乐情绪,主要原因有:
- 避免局限性:若仅限于快乐,可能将内向者等“低积极情绪”人群误判为不幸福。
- 终极追求多样性:人类追求不仅是快乐,还包括投入、意义、良好人际关系和成就,这些是独立且重要的福祉维度。
- 公共政策考量:单一情绪目标可能导致政策偏向体验快乐者,忽视其他重要维度(如社会连接、人生目标、个人成就),甚至误判社会进步。因此,全面幸福理论需涵盖更广泛的、能使生命丰盈蓬勃的元素。
Q3:PERMA模型中的“成就”为何被纳入幸福的要素之一?
“成就”被纳入PERMA模型是塞利格曼对幸福理论重新思考的重要结果。他学生塞尼亚·麦敏质疑,很多人追求成就本身,并非为获得积极情绪、投入或意义。塞利格曼观察到,人们会为了赢而赢,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即使不伴随明显情绪愉悦、投入或意义。这些行为表明,**成就或胜利本身就是一种终极追求,对个体具有内在价值。**因此,成就作为独立的、有助于幸福的元素被纳入幸福2.0。
Q4:积极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应对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被称为**“积极教育”**,旨在通过教授幸福技能和促进蓬勃发展来应对青少年抑郁症高发。其核心是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精神成长的场所。
积极教育通过“教授积极”(独立课程)、“嵌入积极”(融入现有课程)和“活出积极”(融入日常生活)三个部分实施。例如,学生学习发现运用突出优势,培养感恩和同理心,并在日常中分享积极经历。
**宾夕法尼亚复原力项目(PRP)**是成功范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能显著减少并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状、焦虑和行为问题,提升乐观和幸福感。
Q5:塞利格曼的“成就公式”是什么?它强调了哪些对于实现成就的关键因素?
塞利格曼提出的**“成就公式”是:成就 = 技能 × 努力**。
该公式强调实现巨大成就所需两个关键因素的乘法关系:
- 任何一因素为零,成就都为零。
- 巨大努力可弥补技能不足,强大技能可弥补努力不足。
- 协同效应:高技能者,额外努力带来更大回报。他还引入了速度(自动化效率)、缓慢(规划、创造等手动过程)和学习速度/心智加速度(获取新知识的速度)。此外,自律(对目标坚持不懈与高昂激情)被发现是预测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甚至高于智商。
Q6:为什么军队会大规模推行积极心理学训练,其“全面士兵健康”项目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美军大规模推行积极心理学训练,因其领导层认为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不足以应对PTSD、抑郁等问题,期望通过积极心理学提升士兵复原力,使其在逆境中实现成长。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其预防效果。
“全面士兵健康”(CSF)项目旨在测量、追踪、评估士兵心理健康,并提供线上培训模块。核心内容包括:
- 情感健康模块:教授情绪管理,反驳悲观想法,避免思维陷阱。
- 家庭关系健康模块:处理婚姻家庭问题。
- 社会关系健康模块:强调社会性,教授共情、群体凝聚力。
- 精神世界健康模块:提升道德伦理,寻求人生目的。
- 创伤后成长模块:帮助士兵从创伤中获得成长,建设性讲述创伤故事。通过这些模块,军队旨在培养士兵全面健康,提高适应性、表现和幸福感。
Q7:塞利格曼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有何看法?他为什么认为GDP不是衡量国家成功的唯一标准?
塞利格曼认为金钱与幸福有联系,但非线性或无限。财富达到“安全网”之上,金钱对幸福提升作用递减(伊斯特林悖论)。他强调时间投入追求PERMA元素比无止境挣钱更有价值;体验比物质消费带来更多幸福。
他强烈反对GDP作为衡量国家成功的唯一标准,因为:
- GDP盲目性:只衡量生产消费,不考虑生活质量下降(如离婚、车祸也能提高GDP)。
- 忽视幸福维度:GDP不反映国民生活满意度,即使GDP增长,幸福感可能不变甚至下降。
- 政策导向问题:若只关注金钱,政策会忽视提升人民幸福这一更重要目标。塞利格曼主张将幸福(PERMA)纳入衡量体系,呼吁政府更客观、民主地评估公共政策。
Q8:乐观和悲观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积极心理学对此提供了哪些实证支持?
乐观对健康有显著保护作用,而悲观会伤害健康。
乐观者健康优势: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信行为能影响健康),更好的生理反应(心血管、免疫功能),更强的复原力(不易习得无助)。
悲观者健康劣势:更高疾病风险(心血管、癌症),消极生活态度(认为无法改变结果)。
实证支持:
- 纵向研究:对心脏病患者、哈佛毕业生等再分析,发现乐观与较低疾病及死亡率相关。
- “习得性无助”实验:间接证明掌控感(乐观体现)对健康的保护作用。
- 随机对照实验:针对大学生研究证明教授乐观技巧能提升健康水平,建立了乐观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