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与 AI 之间做了一场有趣的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每个人都喂养除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 AI,于是我们让 AI 分别为我们推荐一部「人生电影」,于是我们得到了《2001 太空漫游》、《潜行者》与《云图》。
于是文艺片对我们的精神折磨之旅拉开了序幕——借用朋友给我们的朋友圈的留言:虽然你没去过上海电影节,但是你共情了我今年看到逼片儿的心情。你好歹能躺着,我是花 4h 坐牢。
为此我们发出了疑问,一方面是 AI 为什么会为我们推荐这样的文艺片,另一方面为什么我们会对文艺片产生 PTSD,于是,我们从电影聊到了「人」,这是这个节目贯彻始终的做法——就和电影一样,一部没有在讲人的电影还能称之为是「好电影」吗?
一旦文艺片开始作为标签化的商品时,甚至会推到更大的「优越感舞台」上时,那些廉价的如同 20 美元 Payless 的文艺片,就会被哄抬价值摇身一变成为 600 美元的 Palessi。文艺青年们会自行遵守一项内部规则——凡看不懂的都是凡人,凡能理解的就会高人一等,哪怕是他们没有看懂,也会为了得到这个身份标签,而开始学会赋予意义,在电影里寻找着属于他们的「蓝色窗帘」。
而这些文艺片被推到神坛,又等着它在未来某一刻跌落摔得粉碎的,就是这些努力想要把文艺片作为标签贴满自己全身的人,他们是共犯也是凶手。
——《文艺片共犯》|ONO

01:14 🎬 正片开始
01:36 🧠 我们是如何用 AI 训练出了第二大脑?
02:43 🧠 将 AI 作为事件的观察者,能否看得更全面?
03:56 🧠 把自己的作品都喂给 AI,会不会训练出一个超越自己的怪物?
因为这样,我们让 AI 为我们每个人推荐一部「人生电影」,噩梦开始了!
07:26 🎬 《2001 太空漫游》钝刀子割肉的 3 个小时
13:46 💰 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换一个视角聊聊电影的「功能」
19:50 🎬 《潜行者》前苏联浪漫主义笔下的 Backroom
24:11 🎬 《云图》用西方文化来结构因果与轮回
30:02 🏷 从文艺片聊到文艺青年,他们到底在「装」什么?
35:28 👠 如何将抗 20 美元的高给鞋买到 600 美元——人们愿意付款的永远是品牌,而不是商品
39:07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重要的是你敢不敢表达「不喜欢」
39:44 🎉 彩蛋时间~为什么新 LOGO 有三个宝可梦!?

如果你对「文艺片」这个话题,有任何想聊的、抱怨的、疑惑的,可以通过留言或匿名投稿的方式告诉我们~
现在我们已经开放交流群的添加方式,添加微信,我们会将你拉进群内。目前群还是在运营阶段,可以有任何形式的闲聊,问出任何问题。
🗳️ 添加微信「yuntianAngel」,备注「小宇宙」

本期主持:芸天、小野、小袁
后期剪辑:小野
匿名投稿 / 联系:roykira042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