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与上海渊源最深的亚洲国家,非日本莫属。
1910年前,住在上海的外国居民里,英国人最多。
1911 年大阪内外棉在杨浦建成中国首座日资纱厂,随后 10 年日本纱锭占上海总量 2/3。
1915年后,日本人成为上海最大的外国人群体。
20世纪初,赴日求学的中国学生占同期所有中国留学生的九成,包括政治领袖人物孙中山、陈独秀和李大钊,以及绍兴作家周树人。
30年代末,9.5万日本人住在上海,比其他外国人加起来都多。
1995年,第一家外国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在上海成立。
……
结识过郁达夫、田汉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Shōfu Muramatsu)曾写旅居上海写出游记《Magic Capital,日文是Modu》,从此上海逐渐被“魔都”二字称呼,21世纪的上海政府与民间也经常引用。
村松曾写过:
“上海是一个世界各国的人种在各自的国旗下经营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大都市。它是一座被称为魔都的罪恶的巢窟,但同时它又具备了所有可以满足人类本能的物质条件凡是人们能想到的东西,上海都实际存在。”
“总之,上海是一个十分喧器的城市,想一下都会令人感到毛骨僖然……在街上行走时,不可神情恍惚。狭窄的马路上,电车、汽车、马车、人力车如梭如织。”
本期节目,我们深入探讨上海与日本的渊源,你将听到:
1、上海之于近代日本人,有哪三重参照意义的角色?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赴沪日本人有哪些阶级与迁徙目的?
3、为何洋人麾下的上海让日本人感到惊叹和悲哀?鸦片为何没在日本流行?
4、大正时期日本为何进攻上海,日侨势力如何扩大?
5、日共眼中的上海工人有哪些遭遇与反抗?
6、南京路曾如何比东京银座更繁华?
7、反战日本左翼文人如何批判日本的国民性?他们爱国吗?
8、尚未有彩色纪录片的年代,日本文人如何书写上海的声色犬马?
9、曾经的虹口、如今的长宁,上海的日本人聚集区带来哪些文化?
10、21世纪的日本是江浙沪的旅行后花园吗?
参考资料
《“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冯天瑜
《断层》堀田善卫
《上海游记》芥川龙之介
《近代日本人文化人与上海》徐静波
《吴淞日记》岸田吟香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王晓秋
《魔都》村松梢风
《恶魔之城》保罗·法兰奇
《白人荒唐记事》Vanya Oakes
《上海的 1937 年》Vicki Baum
《唐国渡海记》松田屋伴吉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本期BGM
鈴木常吉 - 思ひで



「世界史专辑」合购更优惠
179 阶级大于性别吗?婚姻更保护有产者吗?从最新民法典到波伏瓦、马列,婚姻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
172 她们如何颠覆异性恋?《善意的竞争》、《指匠情挑》、《卡罗尔》等百合叙事研究
168《我的天才女友》如何《还有明天》?意大利女性史与宗教政治研究
125 女性掌权之路说明书?德国政经史哲研究与默克尔《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