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0 |北极| 有熊走过来 - 小三岛、鲸、海冰、穿极流和《漂流北极》
本期我们的“壮游者”是海洋生物学博士曾千慧,她曾于2018、2019年随游轮前往南北极,担任极地向导,负责翻译与海洋生物鉴定讲解等工作。这是一期满是“知识点”的节目,我们将了解到北极的一些基本信息,千慧会通过个人视角和经历来讲解南北极旅行的不同之处,比如在北极你得时刻防范北极熊。也将结合她的专业,讲述北冰洋里鲸的故事和生存现状。最后,还将通过《漂流北极》一书,来介绍MOSAiC这个耗资1.4亿欧元,动用7艘破冰船,共有20个国家,442名科学家参与其中,历时389天,随冰漂流3400公里,获得1000多个冰层样本,首次回收一套完整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永久地改变了气候研究现状的国际合作科考活动。 在评论区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漂流北极》赠书,具体请查看评论区置顶评论。 |故事节点| 02:20 从鼓浪屿到南北极 07:45 什么是北极? 13:05 北极小三岛什么样? 15:25 南北极旅行有什么不同? 18:52 防熊,别人拿来复枪,我拿信号枪 23:50 南北极的鲸群永不会面? 27:13 大型鲸类为啥不和人类互动? 31:41 海冰变少对鲸有什么影响? 35:18 远处的北极熊 41:20 扬马延的裸泳俱乐部 53:15 《漂流北极》和MOSAiC 59:08 什么是穿极流? |壮游者| 曾千慧:《漂流北极》译者,福建厦门人。海洋生物学博士,主修鲸豚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曾于2018、2019年随游轮前往南北极,担任极地向导,负责翻译与海洋生物鉴定讲解等工作。平日活跃于社交网络,以“喵鱼酱”之名科普海洋生物尤其是鲸豚动物的知识。 |主播| Yang:从未靠近过北极圈、怕冷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zhuangyouzhe@126.com,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 149 一年一度关雅荻 - 夺冠、积极休息、三个发动机和两个人的英雄之旅
你好啊,朋友,我是Yang,我们的老朋友关雅荻又来做客壮游者了。老规矩,一刀不剪,180多分钟。 这是一期“盲盒”节目,我不再写“故事节点”和公众号文章,希望从任何一个时间点收听本期节目,都能有惊喜给到你。 另外,和一年前不同,这次,我是带着听友群里的听友们的问题来“拷问”关雅荻,听友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涉及航海、感情、时间管理还有电影等,提问的有五群的杨思琦、老于、羊羊,CNL WANG YI还有LUCIA;7群的类人猿;三群的小圆、JOVI、LEI、白开心;二群的某戴同学;小路群的包子还是肉的香、胡点、JUDE;还有六群的佤山农夫等,可能还有遗漏,先说抱歉,一并致谢,鞠躬了。 最后,如有商务合作需求请邮件至zhuangyouzhe@126.com,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也可以通过“壮游者”公众号文章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各平台的单集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发电。也请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拷问关雅荻吧。
- 148 |日本| 樱花季话樱花 - 物哀、樱饼、赏夜樱和我们的花朝节
本期我们将在樱花季里前往日本,在第三次返场的“壮游者”JolIn的带领下,一起走到樱花树下,探索它的起源、传说、象征和风俗。我们将了解樱花与日本古代皇室和文人的关系,以及中国的花朝节这个曾经盛大而现在几乎消失的节日;然后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樱花在日本文化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以及它与武士道、禅宗和物哀思想的联系;还将欣赏一些关于樱花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徒然草》和《源氏物语》;当然,少不了品尝一些与樱花相关的美食,如樱饼和三色丸子。最后,我们将邀请你跟随我们一起赏夜樱,在月光下感受樱花飘落的声音和气氛。 |故事节点| 04:35 樱花季为何时? 06:45 木花开耶姬、谴唐使和樱花的流行 13:29 你知道我们的花朝节么? 16:05 日本文化为何推崇樱花? 20:02 离别、开始和物哀…樱花的文学意向 36:48 樱饼、三色丸子…让樱花"开"得更久一些 44:58 品种、地点、占位…在日本如何赏樱? 55:50 《徒然草》如何吐槽"过度"赏樱? 57:45 赏夜樱,听樱花飘落的声音 58:47 樱肉、花冷…樱花在日语里的引申义 |壮游者| Jolin:全方位喜爱各类日本文化,尤其热爱舞台剧。曾在传说中的歌舞伎町里的日料店打过工,每天穿着和服穿梭在前来用餐的牛郎,黑社会,以及一般人士之间,受益习得日本传统待客之道。喜欢旅行时挖掘小众美酒、美食、美景。 |主播| Yang:今年在无锡看到了早樱的一名男子。 本期樱花季特别节目由致力于为亚洲人定制头皮养护方案的Off&Relax赞助播出;同时感谢日光派对播客联盟对促成本次合作的支持。Off&Relax的每一款产品中都添加了取自日本的三重碳酸泉水,希望把从温泉水中获得的那份惬意,传递给每一个步履匆匆的人,让您在每天的沐浴中感受到身心的放松。 每年3月,Off&Relax都会推出樱花主题的限定洗护产品。今年的产品主题是“夜樱”,并推出了樱花限定周边,相比起阳光下随风摇曳的温柔和明媚,夜晚的樱花独具魅力,Off&Relax希望用品牌独有的方式留住春日转瞬即逝的美好。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zhuangyouzhe@126.com,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小宇宙节目下方“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 147 |美国| 新墨西哥州往事 - 绝命毒师、白沙、普韦布洛人和边境墙两侧
本期我们的“壮游者”是第四次返场的歆歆,目的地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市,这里不仅是《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的拍摄地,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历史的城市。我们将探访老白家、炸鸡店、沙漠等经典场景,了解为什么阿尔伯克基被称为第二个“好莱坞”。我们还将回顾墨西哥、新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共和国之间的纷争与融合,听听普韦布洛人(原住民)的故事,品尝改良过新墨西哥菜,并且欣赏“美国大理”圣达菲的文艺氛围。最后,我们将前往美墨边境,一睹边境墙的真面目。 |故事节点| 05:00 阿尔伯克基是怎么成为第二个“好莱坞”的? 09:35 《绝命毒师》为何选择在这拍摄? 17:45 墨西哥、新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共和国 25:52 笑话一则:如何才能收回被美国佬弄走的失地呢? 27:33 “美国大理”的文艺氛围如何营造? 32:29 普韦布洛人(原住民)的反抗 49:50 凯撒沙拉,墨西哥造! 51:43 美墨边境的“墙”什么样? |壮游者| 歆歆:青岛人,居硅谷,播客《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主播| Yang:很喜欢看《革命往事》《墨西哥往事》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zhuangyouzhe@126.com,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对单期节目进行打赏赞助。 3、请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 146 |韩国| 台媒记者驻韩杂忆 - 盘索里、会食、再教育和梦碎了的脱北者们
1992年的中秋节假期,妈妈带着小Matt从台北赴韩国旅行,不久,中韩建交,回台北的飞机突然停飞……这是Matt和韩国第一次“相会”。多年后,他在南开大学融入进韩国留学生群体;又成为了一名驻韩记者;因为“盘索里”而结实了国宝级的大师宋性默(송성목),并成为自己的“韩国父亲”……本期,我们的目的地是韩国,韩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其流行文化为很多人所熟悉。韩国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中国人很容易抵达的旅游目的地,但恰恰因为太“熟悉”,所以很难选取分享角度。不过,和所有目的地一样,韩国一定也是多维的,每一个人看到的韩国、经历的故事,都只能为你展示一个切面。那么本期的“壮游者”Matt,曾任一家台湾媒体的驻韩记者,我们将聊聊他在韩国的故事,台媒是如何报导韩国的?脱北者在韩国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韩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传教士……希望Matt带来的故事,能让你和我都对韩国多一份了解。 |故事节点| 02:46 中韩建交日,我滞留在了机场 15:50 干爹是韩国“盘索里”大师 22:52 "我是浙江来的中国人" 26:07 台媒是怎么报导韩国的? 33:33 梦碎韩国的脱北者们 52:12 那些接受再教育的老人们 62:02 韩国怎么那么多传教者? 69:35 “会食”文化乎?职场霸凌乎? 78:38 夏吃参鸡汤,冬吃大冷面 82:28 快!快!快!快餐与效率 |壮游者| Matt :台湾本地制造,学的世界史,做过新闻广告公关的媒体逃兵,现居上海。学过英法日韩土希语,能听说闽南语广东话上海话的语言学习爱好者。旅行足迹踏及亚欧非北美。最近身分标签是迪士尼达菲熊粉丝,正在翻译美国记者John Hersey的作品。因为吃不了韩国会食(회식)而搬离韩国⋯ |主播| Yang:一名还挺喜欢看BLACKPINK的男子。 |所涉剧作| 《分手的决心》、《春香传》、《苏里南》、《柏青哥》、《密阳》
- 走吧,去寻找生命的“五十噚”
- 145 |北京| 城市里的民谣 - 新街口、打口盘、诗歌和走进百花深处
本期节目,是以刘所为“壮游者”的City walk城市漫步系列(北京西城区)之收尾篇。刘所将燃起音乐热情,用民谣作为主线索,串联起一条新的城市徒步路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民谣,每座城市都有一首歌,爱奇艺《我们民谣2022》发起“民谣城市季”,联合北京、长沙、西安、南京四城,探究民谣与城市关系,邀请年轻人讲述他们从民谣中听来的感受。本期,我们将从新街口出发、经过百花胡同、平安大街,最后到达鼓楼。我们将边走、边聊、边看,去探索下和讨论下这个城市的变与不变;以及城市如何滋养了民谣?而诗一般的民谣又如何反哺并温暖着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此外,那些正在或者曾在北京生活的朋友,有哪首歌在哪个瞬间触动了你?本期节目,我们也邀请了五位来自壮游者听友群的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完成这趟有音乐陪伴的城市漫步。 特别致谢爱奇艺《我们民谣2022》对本期节目的赞助,也感谢日光派对播客联盟对促成本期节目的支持。 |故事节点| 10:10 第一站:新街口 14:04 被“打口盘”喂饱的耳朵 23:29 听友故事:胡续东唱了一首歌… 分享人:老寒 30:56 第二站:百花深处 32:15 最大牌的“百花录音棚” 32:15 民谣乎?诗歌乎? 52:38 听友故事:地铁里的我和他们 分享人:王曼钰 57:48 第三站:平安大街 59:49 城市的变与不变 63:09 听友故事:我的外婆 分享人:向大可 68:45 第四站:鼓楼 69:25 听友故事:所谓“正确答案” 分享人:孙媛 71:53 “胡同”是如何滋养民谣的? 77:07 听友故事:一片面包和回忆 分享人:老于 82:01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壮游者| 刘介群:摇滚青年,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主播| Yang:在过街天桥上唱过《我是一只小小鸟》的男子。
- 144 |丹麦| 在奥胡斯大学教中文 - 发音、啤酒、詹代法则和关于狗肉的课堂讨论
本期我们将再次来到丹麦,和第71期和72期节目的切入点不同,本期的壮游者何青鹏老师,已在丹麦生活五年,还组建了一个中丹结合的家庭,他也曾在奥胡斯大学担任了两年的中文讲师,什么人来学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丹麦和中国大学的课堂有什么异同?一些文化冲突又如何在课堂上讨论?这里的师生关系又如何……我们将从教学之间和生活体验里,再来领略下丹麦这个童话国度的风土人情。 |故事节点| 02:30 “幸福”的奥胡斯在哪里? 06:09 丹麦人为啥要学中文? 17:15 毕业生都去了哪? 19:30 发音&拼写,可难死他们了… 26:39 “我的同学是个‘小’人…” 31:25 关于“狗肉”的课堂讨论 35:43 关于"大声说话"的家庭讨论 37:10 詹代法则和分组学习的正反面 41:21 同学,和老师干了这杯啤酒! 45:51 酒醒之后,社交距离回来了… 49:40 从搞装修去理解“北欧风” 57:44 被外来文化渗透的饮食 |壮游者| 何青鹏:广西桂林人,现居丹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葛优瘫专家,现新能源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曾致力于研究多种不同形式的人类消费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吃喝玩乐。曾写过几首小诗。曾研究过几门语言,并译有《人间失格》《惜别》《关于爱与美》等太宰治作品。曾于丹麦奥胡斯大学中国研究专业任 教。 |主播| Yang:正在成为英语文盲的一名男子。
- 143 |坦桑尼亚| 去马赛部落串个门 - 狮子、牛血、耳洞和巫医的能量
本期我们的目的地是坦桑尼亚的马赛人部落,壮游者是多伦多大学社会与行为健康学/食品研究博士王泽远,他说,“我们总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需要走出自我,才能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对灵魂转世及巫医也感兴趣的泽远,在坦桑期间,除了专门去马赛人部落串门做客、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日常以及参加了一场成年礼外,还专门去拜会了一名巫医。最后,我们用美国最高法官沃伦在保护美国阿米什(Amish)人不用强行执行教育法时所写下的判词,讨论了如何看待所谓“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的关系。 沃伦:“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是由那些在巨大困苦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什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 |故事节点| 08:34 马赛人,什么样? 14:54 身高最高和视力最好的民族 17:46 到马赛部落里去看看 21:36 ”客厅“里的好奇和摸头礼 25:02 待客餐和传统住所 30:46 吃肉、父系社会和多妻制 32:49 长老、马赛战士和耳洞的规格 34:09 成年礼和喝牛血 39:08 马赛人和狮子 43:24 马赛人也信基督教 52:18 当代生活对马赛人有影响吗? 58:28 "落后"乎?“先进”乎? 70:02 拜访了一位巫医 78:25 致谢和回复评论 |壮游者| 王泽远:社会与行为健康学/食品研究双博士,旅居40余国,目前在拍摄原住民食物相关的纪录片,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原住民中心项目,业余写作和摄影爱好者。公众号:熙评 世界民族部落与历史文化 |主播| Yang:钻进过马赛人住所的一名男子。
- 春节篇|从老家回家 —— 见父母、面食、报警和望父成龙
(妈妈做的"面彩(材)") 大年初四,从老家返回北京,在邯郸打尖一夜。初五,在高速路上,即兴和副驾上的爱人聊了下返乡见闻和感想。供您打发时间时听,若有共鸣最好,没有也没关系,权当我的个人记录。给您拜个晚年,再次祝福大家阖家幸福,出入自由平安。
- 142 |北京| 大栅栏往事 - 国门、老字号、京剧和1937年的“霸王别姬"
刘所又来了!2022年4月,刘所和一众听友在前门大栅栏地区来了一趟City walk;8月,我们又一起完成录制。在这期春节前压轴节目中,我们将从”国门“正阳门出发,聊聊前门地区的胡同和"热闹"事;然后,去了解下老字号(也是“高端商业”)的过去和现在;再移步至八大胡同,从留下的建筑和资料里一窥青楼楚馆的兴衰;另外,这块鱼龙混杂之地也诞生了伟大的京剧,最后,我们会在杨小楼和梅兰芳留下的“霸王别姬”的故事里,结束这趟旅程。 “壮游者”将于2023年1月30日复更,祝您春节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故事节点| 04:37 前门大栅栏的“热闹”往事 08:51 "前门"在哪里? 10:50 前门何以成为国门? 20:46 谦祥益、瑞蚨祥和六必居的故事 48:19 八大胡同有哪些? 50:50 禁娼年代的版本更替 55:16 清吟小班、茶室、下处和窑子 59:36 来这里看什么? 62:24 一地瓜子皮 67:33 诞生于此的京剧 72:32 科班、舞台和服装的沃土 76:05 学戏在北京、成名在天津、挣钱在上海 82:32 霸王别姬 |壮游者| 刘介群:摇滚青年,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主播| Yang:到前门就想吃冰糖葫芦的一名男子。
- 141 | 公海上的“鱿鱼游戏” - 陆龟、鲸群、海底推土机和西非海域“联合执法”
第139期节目《太平洋上漂两年》,在评论区及听友群里得到了很多留言和讨论,在2群(洪堡群)一位叫高小朋的群友问:“这么多船在南半球捕鱼,人家愿意吗?这么个捞法是不是没几年也会都捞完了呀?”这是个非常棒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上,关于远洋捕捞,也是个大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在2016年,地球上超过一半的公海海域都有捕鱼活动。全球海洋渔场有20%已彻底崩溃;20%的渔场严重退化,需要立即停产才能挽救。另有40%的渔场已达捕捞上限;剩下的20%,要么正处于修复阶段,要么尚未被破坏(延伸阅读:《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8月15日,《海鲜诱惑-中国人重塑海洋生态》)。那么,本期节目的目的地就是公海之上,请来的壮游者是来自国际环保机构的王杨,在过去几年间,他曾数次登上环保科考调研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冰洋上就海洋议题进行考察。远洋捕捞船队都来自于哪些国家和地区?IUU(违法违规捕捞)为何成为治理难题?过度捕捞为何让纽芬兰渔场衰落?阿根廷鱿鱼为何引起各国捕鱿船的竞争?在南极的捕鲸者湾看到了什么…以上问题,您可以在本期节目里找到答案。提醒您下,听完节目,也许您会发现"问题“并未解决,但我们希望这期节目最起码能让你看到"问题”出在哪。 另:"壮游者"开通了付费邮件通讯专栏“小路”,解锁更多还凑合也不算多精彩的内容,请了解、订阅“小路”(xiaolu.zhubai.love)。 |故事节点| 04:46 环保科考船上都有什么人? 06:44 IUU(违法违规捕捞)为何成为治理难题? 09:48 过度捕捞:欧洲海域的鳕鱼 10:32 破坏性捕捞:海底“推土机" 11:56 幽灵渔具:十分之一的海洋垃圾 12:40 四大渔场够用么? 14:36 渔民为什么要去远洋捕鱼? 17:30 被捕杀的鲸和《阿凡达》的图鲲 24:16 圣赫勒拿岛上的190岁陆龟 31:33 在西非海域“联合执法"的体验 38:18 公海上的"鱿鱼游戏” 51:22 科考船上:素食、垃圾和划船机 |壮游者| 王杨:NGO从业者,一个深受海派文化浸润的丰台人。 |主播| Yang:为鲸鱼和图鲲伤心的一名男子。
- 你,就你,别跑,来开年会了(2022年)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老嫂子你到俺家, 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老传统,一曲豫剧《朝阳沟》唱罢,2022年“壮游者”一人年会正式开始。你,就你,快坐下……亲爱的听友,今年想和你聊聊我的一些感谢、一些批评、一点成绩、一条小路和这一年与下一年。 另外,我也很想知道今年你有什么收获和成绩?或者有什么感受特别深的事?明年你又想做些什么?非常期待你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会看,也会和你聊聊。那就这样,祝你元旦快乐,元旦假期后,壮游者将推出新节目。 年会唯一主席台就坐人员:Yang
- 140 |元阳| 梯田边的哈尼人 - 红米、蘑菇房、木刻分水和立体养殖
2022年9月底,我(Yang)去云南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的元阳梯田旅行,在全福庄偶遇卢世代,他是一名哈尼族青年,在外闯荡一番后,选择回乡创业。我很想了解哈尼族的日常生活,世代也很愿意分享和推介自己的家乡,我们在10月底录制了这期节目,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么?传统的“蘑菇房”居住感受如何?他们的婚恋有传说中的浪漫仪式吗?重要的节日怎么过?当地美食有哪些?举世闻名的梯田要怎么耕作?哪个步骤最累……让我们去了解一些哈尼人的生活日常。最后,如果您对全福庄、对哈尼族人以及世代经营的农产品有兴趣,不妨直接联系他(微信:lsd071297)。 另:"壮游者"开通了付费邮件通讯专栏“小路”,解锁更多还凑合也不算多精彩的内容,请了解、订阅“小路”(https://xiaolu.zhubai.love/)。 |故事节点| 00:57 偶遇卢世代 05:01 全福庄在哪里? 08:14 哈尼人的名字、文字和语言 16:28 爷爷是个大“祭司“ 20:45 "我退学时还是三好学生" 25:19 搬砖、后厨和回乡创业 36:05 “蘑菇房”是怎样建成的? 39:18 民族服饰和自由恋爱 45:25 长街宴、彩蛋和荡秋千 50:08 村庄鬼怪和通灵的女士 56:16 木刻分水、养田和插秧 64:34 鸡鸭、梯田鱼和立体养殖 69:28 种田可以养家么? 73:13 红米、腊肉、蘸水和哈尼食物 |壮游者| 卢世代:元阳全福庄人,哈尼族,回乡创业者,现经营“元阳哈尼梯田世代农产品经营部”。 |主播| Yang:在全福庄的梯田里徒步数公里的一名男子。
- 139 | 太平洋上漂两年 - 远洋渔船、鱿鱼、遗书、打架规则和科比的死讯
在遥远的东南太平洋上,大量的中国远洋渔船常年漂泊,鱿鱼是它们的主要目标;2010年,震惊全国的鲁荣渔2682号“大逃杀”事件,让很多人窥见了远洋渔船的江湖;2018年春节,老于在拉萨的客栈中思考起自己的下一步;2019至2021年,老于来到太平洋的渔船上,两年时间,仅靠港一次,多场冲突,不知晓的疫情,却在一年后得知科比的死讯……为什么在太平洋上有那么多中国渔船?一个捕捞员需要什么资历和培训?船上的权力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外籍捕捞员人数不能过多?船上的冲突怎么解决?打架有什么规矩?受伤了怎么办?捕鱿鱼又是怎么进行的?且听一共捕捞上80多吨鱿鱼的老于将船员生活一一为您揭秘。感谢聚会氛围担当“贝瑞甜心”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同时感谢日光派对播客联盟对此次合作的大力支持。 |故事节点| 04:14 “脱北者"老于前史 10:11 远洋捕捞员能挣多少钱? 16:45 "出海前我写好了遗书“ 19:46 运输船上的30天 26:15 上渔船前,我先当"老大” 33:29 船的结构和中外劳工比例 41:55 船上的权力结构 45:35 下马威和丛林法则 53:20 船上的打架规矩 59:23 "比坐牢还惨“的生活! 69:15 如何用机器及手工钓鱿鱼 80:26 挺过去伤病和无法休息的旺季 90:53 唯一停靠过两天的秘鲁渔港 96:58 一年后,我"看到“科比死讯 |壮游者| 老于:来自壮游者5群,前京城媒体人,浪迹高原与大海的中年浪子。2019年至2021年在东南太平洋上的一艘远洋渔船上工作两年。 |主播| Yang:聊到最后也哽咽起来的一名男子。 现在是“平地抠饼”时间: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您的善意和慷慨支持。 1、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对单期节目进行打赏。 2、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https://xiaolu.zhubai.love/了解并订阅壮游者付费专栏“小路”,解锁还凑合也不算多精彩的内容。 3、加群(或商务联系)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它会将您拉进“壮游者”听众群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