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291 爱的荒漠:如何面对无法回避的孤独?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爱的荒漠》,作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爱的荒漠》出版于1925年,距今已有百年,但仍经久不衰,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无法避开的文学影响之一。作品探讨了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人性等文学母题,小说故事从主角雷蒙的回忆展开,他与父亲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中,却被挤压出厌倦感,寸草不生的荒漠顺着生活的涸泽侵蚀而至,他们选择逃离。充满戏剧性的是,父子爱上了同一个女人,人人都传言这女人放荡荒淫,却不知她只是想找到依靠。她在纯洁与罪恶、幻想与现实之间踟蹰徘徊,倍感孤独。最终,她也没有选择父子中的任何一人。小说刻画了人类心灵,反映出人的现代精神危机,将人性的深度、广度和爱欲挣扎书写得动人又发人深省。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诗人和记者。法国文学院成员。1952年,他因“在小说中对人类生活的戏剧性进行了深刻的精神洞察和艺术表达”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你会听到: 1、作品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和历史成就。 2、介绍作者莫里亚克。 3、分享阅读感受。比较阅读: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856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1909年纪德《窄门》,1943年张爱玲《倾城之恋》,1985年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作为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母题之一,百年前出版的《爱的荒漠》如何书写爱情? 4、莫里亚克如何在他的作品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该如何去写“人生戏剧”,才能既摆脱悬浮感又不显得平淡无味? 5、精彩片段分享。 6、如何理解书名“爱的荒漠”?一个人靠自己有办法走出爱的荒漠吗?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Ne me quitte pas - Jacques Brel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 Vol.290 豺狼的日子:刺杀总统、背锅与间谍小说的出路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小说《豺狼的日子》,作者弗·福赛斯。 小说从一场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行动展开,讲述了1963年戴高乐不顾劝阻,出席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众聚会。而一名代号“豺狼”的顶级杀手,受雇在这一天刺杀戴高乐。强大的法国警方对此却一筹莫展,因为没人知道豺狼是谁、他在哪儿,更没人知道该如何确保总统的安全。此刻,豺狼的枪已远远架好。他能清楚地看见目标的五官:隐在平顶军帽下的眉毛,凝视着的双眼以及法国人那高耸的鼻子。这一次,戴高乐比他生命中的任何时刻都更接近死亡…… 弗雷德里克·麦卡锡·福赛斯 (1938-2025),英国小说家和记者。他以惊悚题材作品闻名,代表作 《敖德萨档案》《第四议定书》《魔鬼的选择》《退伍军人》等。作品累计销量超7000万册,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戏剧。1972年凭借《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荣获爱伦·坡奖。福赛斯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6岁开坦克,16岁开飞机,19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会讲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多次经历针对总统的暗杀行动,曾与雇佣兵、职业刺客、军火贩子有深入接触,并常将他的传奇经历用于其作品情节中,曾为英国军情六处秘密工作二十余年。福赛斯阅历极深,他对世界各国的政治主张、历史恩怨、间谍手法、武器装备等了如指掌,因此他的小说有“杀手指南”、“间谍培训手册”、“政变教科书”之称。2012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授予福赛斯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 你会听到: 1、作品内容简介和改编影视剧。 2、介绍作者生平。为什么法国总统戴高乐会遭遇多次暗杀?小克拉马尔刺杀事件的前因后果。 3、分享阅读体验。与其他“推理小说”有何异同?有评价说这部作品程式化、现实感极强的叙事方式为现代惊悚小说奠定了标杆,该如何理解? 4、作品中的动作、场景、视觉化描写,还是文字最适合承载的吗? 5、精彩片段分享。 6、间谍小说的出路在哪? 片头曲:香堂 片尾曲:Dire Straits - Private Investigations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 Vol.289 人性的深渊:吴谢宇为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读非虚构作品《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作者吴琪 / 王珊。 吴谢宇弑母案,是2015年发生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10日,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福州杀害自己的母亲谢天琴,将其遗体用多层塑料包裹并加入活性炭吸臭,将遗体留在了案发宿舍内。后吴谢宇向亲友隐瞒谢天琴已被其杀害的真相,虚构谢天琴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以需要生活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144万元。为逃避侦查,吴谢宇购买了10余张身份证件,用于隐匿身份。2019年4月20日,警方在重庆抓获吴谢宇。经查,其一直留在中国大陆境内。2021年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吴谢宇死刑。被告人吴谢宇不服,提出上诉。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2024年1月31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吴谢宇执行死刑,终年29岁。 2023年7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发表长篇报道《吴谢宇:人性的深渊》;2025年5月,又基于此报道出版了书籍《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原了大量细节,完成了这部以吴谢宇案为切入点的深度纪实作品。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引发读者对人性、伦理与教育的反思,探索在转型年代如何建构理性的社会价值观与生命成长意识。 作者之一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03年进入三联从事社会调查报道。 作者之一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2015年开始做调查记者。 你会听到: 1、梳理吴谢宇案的时间线。 2、阅读之前有什么预期?面对被舆论长时间、广泛讨论过的社会重大事件,且当事人无法回应或接受采访时,新闻报道该如何书写与呈现? 3、谈谈事件中的关键人物。 4、书中写道:“中国人不是讲究一代要比一代强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如何理解该案的核心? 5、片段分享。 6、如何“凝视黑暗,而不被黑暗带走”?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Aqua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 Vol.288 从《霸王别姬》到《饺子》,如何面对人生求而不得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集《饺子》和小说《霸王别姬》,作家李碧华。 《饺子》收录了《潮州巷》《钥匙》《寻找蛋挞》《猫柳春眠水子地藏》《饺子》5部中短篇小说,讲述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的一系列惊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字妖媚冷艳、诡异森冷,与情节相得益彰。独到深刻地透视了当代都市男女的情爱得失,以及隐藏在霓虹灯下的欲念与疯狂,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霸王别姬》最初为创作于1970年代末的单元剧剧本,1981年改编为电视剧《香港香港》中的1个单元,之后李碧华将剧本改写为小说,于1985年首次出版。讲述一对戏班里的师兄弟,在烽火动荡、政权更替的时空背景下,彼此间的情欲纠葛、爱恨情仇。此小说曾列入《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于1993年上映。 李碧华(1958—),女,原名李白,广东人。出生、成长于香港。曾任人物专访记者、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李碧华是香港文坛极具辨识度的作家和编剧,作品以“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奇情畸恋、时空交错和人性探问为核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华语文坛及影坛占据重要地位。代表作《川岛芳子》《青蛇》《胭脂扣》 《生死桥》《秦俑》《诱僧》等。 你会听到: 1、介绍李碧华和她的作品《霸王别姬》《饺子》。 2、分享阅读感受。 3、李碧华在多部作品中构建的人物角色,是否有承袭关系?是否在探讨和书写某类一致的主题或境遇?她笔下的香港和其他香港作家相比,有哪些异同? 4、精彩片段分享。 5、李碧华很多作品被成功影视化,但她的小说依然具备很强文学性,和专为影视化而创作的作品不同,为什么?未来是否还有可能出现李碧华这样的作家?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張國榮 Leslie Cheung【當愛已成往事 Bygone love】 主播:超哥 / 大壹 / 星光
- Vol.287 夏日特辑:在我身上,正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本期作品清单: 音乐 大壹:《种树》-林生祥 超哥:《橙夏》-Morrow 星光:《To the wilder》-WOODKID 电视剧 超哥:《忘了我记得》 星光:《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 大壹:《我爱我家》 电影 星光:《奇爱博士》 大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超哥:《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书 大壹:《美食家》-陆文夫 超哥:《长夏记》-宽宽 星光:《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白西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 Vol.286 所罗门王的指环:动物不想离开你,它只想离开笼子
本期节目我们读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康拉德·洛伦茨。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洛伦茨的经典科普著作,从问世起即被公认为科普作品的典范。它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大众引入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作者通过记录和描绘斗鱼、水鼩、寒鸦等动物的生动故事,如灰雁的幼雏怎样通过“印记学习”把洛伦茨当作了自己的母亲;寒鸦怎样把他当作领导人和伙伴,却把其他类似于乌鸦的鸟作为飞行伙伴,并把洛伦茨家的女仆视为“恋爱对象”;一条斗鱼或狼的某种态度或动作怎样起到“释放因子”的作用,促使或禁止同类的其他个体做出战斗反应等。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动物行为学的意义。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1903—1989),著名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创立了现代动物行为学。由于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除学术成就之外,洛伦茨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在他的深刻观察及生花妙笔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代表作《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等。 你会听到: 1、热嘴环节:是否有养过动植物的经历或经验? 2、00:26:50 介绍作品内容及作者。为什么想要读? 3、分享阅读感受。对动植物的认识有变化吗? 6、精彩片段分享。 7、好的科普读物什么样?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靛厂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 Vol.285 一把刀,千个字:破碎的人要怎么安顿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一把刀,千个字》,作者王安忆。 《一把刀,千个字》从清朝袁枚的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进入,以一位淮扬名厨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为叙述线索。他生于东北的冰雪之地,记忆却从因避难而被携来上海寄居的亭子间开始。时间推移,时代改变,地理空间一迁再迁,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消除生命中的黑洞:它是虚空,却无处不在。它是上一个时代的后遗症,英雄母亲决绝地飞蛾扑火,但代价绝不止于个人的牺牲——没有母亲的下一代,要用几乎全部的人生与这个后遗症的幽灵周旋、闪躲、抵抗、搏斗。时代更迭与反复冲刷席卷下的个人命运与抉择,也呈现了多重视角与评述体系下的民间记忆。小说刊载于2020年第5期《收获》,在2020收获文学榜评选中,获得长篇榜首。 王安忆(1954-),中国当代作家。她被视为文革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作家,2000年以作品《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米尼》《遍地枭雄》《天香》《考工记》等。 你会听到: 1、热嘴环节:提起“上海滩”会想到什么?对上海有什么印象? 2、00:22:43 小说故事梗概,语言风格和特点。 3、介绍作者和作品中的重要地点纽约法拉盛。 4、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5、小说的标题有什么隐喻?频繁插入的细节描写,时隐时现的人物,会影响小说叙述吗? 6、精彩片段分享。 7、关注日常生活(如饮食)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方法还是抵抗异化的救赎手段?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北京人在纽约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 Vol.284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里有赢家吗?
感谢超高端营养品牌Swisse PLUS对本期节目的赞助支持,Swisse PLUS是营养品牌Swisse的旗下高端子品牌,专注于细胞级抗衰产品研发,帮助你执掌新生。Swisse PLUS NAD+系列可以轻松完成30万亿细胞的战略级焕活。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小说《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R·R·马丁。 《冰与火之歌》是由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史诗奇幻小说系列作品。按计划,该系列共有7卷,目前已出版前5卷。不同于古典奇幻作品中常有的善恶分明、充满魔法、许多非人种族参与故事的设定,《冰与火之歌》以较写实的方法呈现故事。其中“七大王国”是以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七国时代为雏形,故事整体背景大致也参考了历史上的玫瑰战争。 2011年被HBO改编为电视系列剧《权力的游戏》。该系列剧集至2019年完结,共播出八季73集,是获得最多艾美奖提名的电视连续剧,总数达161项。 《冰与火之歌》的故事主要讲述维斯特洛大陆各大家族之间争夺“铁王座”的权力斗争。在剧集之初,来自维斯特洛北部区域的凛冬冰雪开始靠近,狭海以东大陆的威胁逐步加重,一些意外的发生导致七大王国开始了一番王权争斗;战争掀起腥风血雨,每个王者都不择手段地打算赢得胜利。然而,所有人在互相对抗彼此时,却对将至之凛冬浑然不知,而原本绝迹几千年的古老死亡“生物”,亦逐步逼近世人…… 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1948—),常称乔治·R·R·马丁或GRRM,美国作家及编剧。主要创作奇幻、恐怖和科幻等风格的虚构文学作品。马丁27岁时即以小说《莱安娜之歌》摘下象征幻想小说最高成就的雨果奖。至今,他已获4次雨果奖,2次星云奖,1次世界奇幻文学奖,11次轨迹奖。被称为“美国的J·R·R·托尔金”。 你会听到: 1、《冰与火之歌》的故事是什么,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和它的关系。 2、介绍乔治·R·R·马丁,他的影响力和行业地位,他对奇幻小说领域的贡献和改变? 3、分享阅读感受。看剧和看小说,有哪些不同?对小说的POV(视点人物写作手法)有什么感受? 4、颁奖环节:最喜欢的人、最讨厌的人、最生气的人、最不理解的人、最窝囊的人、最遗憾的人、最想交朋友的人。 5、精彩片段分享。 6、作者想借小说表达什么? 7、第6、7卷还能在有生之年写完吗?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香堂 主播:大壹 / 星光 / 超哥
- Vol.283 克拉克森的农场:开始一件全新的事,总共分几步?
本期节目我们读《克拉克森的农场》,作者杰里米·克拉克森。 “暴躁老农在线劳作,辛苦一年颗粒无收”。一个当红汽车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分不清大麦小麦的人,植物杀手,屡屡登上英国媒体黑榜的暴躁老头,突发奇想去经营面积达6000亩的农场。在播种期赶上几十年一遇的雨季,生长期赶上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春季,收割期赶上百年一遇的疫情,结果忙碌一整年,净赚144英镑。但他未曾预料到,从他的兰博基尼拖拉机、田野中的鹿和野兔、自己种小麦做成的三明治、自己种苹果榨的果汁中,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纯粹的快乐。尽管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怨气冲天,还常常被农场工人卡勒布和农场经纪人查理嫌弃,但克拉克森还是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书籍作品《克拉克森的农场》就是对一地鸡毛却也妙趣横生的“田园生活”最真实、生动的记录。 同名真人秀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也是亚马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真人秀之一。第4季将于2025年5月23日上线。 杰里米·克拉克森(1960-),英国媒体人、作家。他每周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等数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更广为人知的职业经历是在英国BBC电视节目《Top Gear》中担任主持人,主持风格幽默风趣,经常语出惊人。 你会听到: 1、书籍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同名纪录片。 2、介绍作者克拉克森和著名节目《Top Gear》的影响力。 3、聊聊书和真人秀纪录片的观看体验。 4、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有哪些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不受现实条件所限,愿意像克拉克森一样做个农民吗? 5、精彩片段分享。 6、有哪些新认知或启发?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The Waterboys - Fisherman's Blues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 Vol.282 城市与狗:混沌少年时,环境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城市与狗》,作者巴尔加斯·略萨。 《城市与狗》是略萨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与扰攘的利马市为舞台,围绕着几个军校学员,描绘了他们残酷的生活、懵懂的青春、对社会的反抗、与学校当局的种种矛盾。1963年出版,是略萨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出版后,与略萨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在秘鲁的威权时代里被禁毁。《城市与狗》被认为是标志“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开始的4部里程碑小说之一(另外3部分别是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豪尔赫·马里奥·佩德罗·巴尔加斯·略萨(1936—2025),通称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因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深刻的内容获得“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美誉,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卡洛斯·富恩特斯、胡里奥·科塔萨尔并称为“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1976年被推选为历史上第一位拉美裔国际笔会主席。曾获众多全球重要文学大奖:1985年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西班牙文学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并在2010年因“对权力结构的描绘,以及他那反抗、起义、失败的犀利印象”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公羊的节日》《酒吧长谈》《绿房子》《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等。略萨提倡“不妥协文学”,主张文学的批判性,经常通过写作抨击社会乱象,并探讨个体在压迫性现实中争求自由的斗争。 你会听到: 1、作品内容简介。 2、作者略萨生平和“拉美文学爆炸”。 3、多视角、多第一人称叙事的技法带来哪些阅读体验?如果不采用这种写法,会有什么变化? 4、精彩片段分享。 5、为什么叫《城市与狗》,怎么理解其中的隐喻?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Flor de Retama – Martina Portocarrero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 Vol.281 什么是精英的傲慢,怎么定义成功?
本期节目我们读《精英的傲慢》,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曾经,社会承诺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同等机会下公平竞争,那么优胜者就应该获得奖赏。这是“美国梦”所代表的理想,也是大多数现代社会认同的优绩至上主义的伦理核心。然而桑德尔认为,昔日激励无数人奋斗的“美国梦”,恰恰是造成今日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这种看似公平的成功观造成精英的傲慢和基层民众的怨恨,使成功者深信其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忘记帮助他们的时机和运气,轻视比自己不幸和缺乏资格的人。这一现状阻碍了社会流动,助长阶级对立,侵蚀民主政治,最终导致民粹主义的兴起。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社会,就是公正的吗?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阶层流动就能带来平等么?如何校正努力成功信条?不同阶层的人是否可以谋求一种公共利益?我们对彼此的责任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桑德尔教授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探讨和引导读者反思美国梦的破碎,揭示教育的目的、工作的意义,应答当代社会的热议话题,剖析西方政治分歧的根源。 迈克尔·J·桑德尔(1953-),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博士(罗德奖学金获得者)、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以在网络上流行的哈佛大学公开课“正义”(Justice)和他1982年所著的《自由正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中对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而闻名。他从1980年起担任哈佛大学大学部通识课“正义”(Justice)的主讲,此课连续多年成为哈佛大学注册人数最多的课,创下了哈佛大学的历史纪录。他擅长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通过对极端假设或热点新闻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公开辩论。代表作《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等。 你会听到: 1、介绍作者的学术研究方向、成名作和政治哲学脉络。 2、结合精彩片段,阐述核心论点和关键概念: 1)星光:什么是“优绩主义”?它的历史发展脉络?它是如何成为统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2)大壹:“优绩主义”为何会成为一种暴政?它给教育、工作、民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问题? 3)超哥: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桑德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3、假如有机会当面请教桑德尔,最想问什么? 4、“优绩主义”的反义词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抵达?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Bruce Springsteen - The Ghost of Tom Joad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 Vol.280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什么是幸福的一天
本期节目我们读短篇小说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作者索尔仁尼琴。 小说集共收录《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玛特辽娜的家》《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为了事业的利益》《一只右手》等9篇作品。其中,同名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以作者自己的劳改营生活为素材写成,发表于1962年。集中描写了主人公在劳改营中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所度过的普通又难熬的一天。这篇小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第一次描写劳改营的生活,开创了“劳改营文学”的先河,为俄国文学中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天》也标志着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位作家的诞生,是他在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亮相。同时,从内容上看,《一天》开创的“劳改营题材”几乎成为贯穿索尔仁尼琴文学创作的母题。 索尔仁尼琴(1918-2008),苏联及俄罗斯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永远的反对派”。代表作《古拉格群岛》《牛犊顶橡树》《红轮》《癌症楼》等。 你会听到: 1、小说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 2、作者索尔仁尼琴生平,介绍“古拉格群岛”。 3、小说集中最喜欢哪篇小说?为什么?哪个写作手法印象深刻? 4、精彩片段分享。 5、用一个词描述阅读情绪。 6、索尔仁尼琴在写什么、记录什么、表达什么? 片头曲:香堂 片尾曲:Эх, дороги... Пыль да туман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 Vol.279 查令十字街84号:我没有见过你,但我愿意陪着你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伦·汉芙。 2025年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希望你一直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 《查令十字街84号》写于1970年,书中集结了二十余年来,作者海伦·汉芙本人与英国伦敦的一家二手书书店之间的书信往来,书名即该书店的地址。原本因找书需求而产生的缘分,在汉芙和这家书店的所有员工之间,发展出了一段远隔重洋的真挚友情。汉芙曾在书信中多次表示将到英国旅行,并且拜访该书店,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成行。时过境迁,汉芙最终在寄出第一封信24年后拜访了查令十字街84号,但彼时与她通信的店员已离世,二人终未能见面。这本通信集,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人们读它、写它、演它、谈论它,彼此问候,相互取暖。而查令十字街84号,亦已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神圣暗号。 海伦·汉芙(1916—1997),美国作家。一生困窘潦倒,绝大部分时光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一所旧公寓内度过。生前从事最多的工作是为剧团修审剧本,并撰写了多部电视剧剧本。 你会听到: 1、热嘴环节:又是一年读书日,看待这个节日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假如可以不受限制,会策划一个什么样的读书日活动? 2、00:21:52 作品和作者简介。 3、作品中最打动人的是什么?是人与人的关系、书信往来的形式还是对书籍的感情? 4、书信的魅力如何体现?它和电子邮件、微信中使用的长文字以及社交媒体的长图文有什么不同? 5、精彩片段分享。 6、“查令十字街84号”代表什么? 片头曲:上天桥 片尾曲:Norah Jones - Don't Know Why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 Vol.278 夏洛的网:总会有人为你写下“你很棒”
本期节目我们读儿童文学小说《夏洛的网》,作者E·B·怀特。 《夏洛的网》写于1952年,讲述了一群生活在谷仓里的动物,其中一只叫“夏洛”的蜘蛛和一只叫“威尔伯”的猪之间发生的故事和它们的友谊。为了不让威尔伯被人类杀掉成为熏肉火腿,看似渺小的夏洛说:“我救你。”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络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了特别奖项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此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这是个饱含哲理意义的故事,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生死……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又被称为E·B·怀特( 1899—1985),“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和儿童文学家。”他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担任《纽约客》杂志撰稿人,一手奠定了《纽约客》文风。代表作之一《英文写作指南》,又译“风格的要素”。作为儿童文学家,他写了3本享誉世界的童话故事:《精灵鼠小弟》(1945年)、《夏洛的网》(1952年)和《吹小号的天鹅》(1970年),它们让成人与孩子同样痴迷,成为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文学经典。 你会听到: 1、本书主要内容、历史背景及文学地位。 2、作者 E·B·怀特简介。 3、阅读感受分享。书中哪些部分是写给儿童,哪些是成年人才能看懂的? 4、用动物作“主角”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与《柳林风声》《动物农场》相比,对动物的设定有哪些异同? 5、精彩片段分享。 6、书名“夏洛的网”有什么寓意?阅读本书带给你哪些启发?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Mandy Moore, Zachary Levi - I See the Light (From "Tangled"/Sing-Along)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 Vol.277 五号屠场:人世间最荒谬的是什么?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小说《五号屠场》,作者库特·冯内古特。 《五号屠场》于1969年出版,是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反战作品之一。小说主角比利,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作为战俘从德累斯顿大轰炸中幸存。在女儿婚礼时,被外星人绑架,因此从时间链上脱开,拥有了穿梭时空的能力:上床睡觉时是老态龙钟的鳏夫,醒来却回到青年时代;从1955年的那扇门进去,从另一扇门出来的时候是1941年。他能多次看到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一遍又一遍经历战争和大轰炸的灾难。 小说出版时正值越战,影响了美国青年对战争的看法,亦有说法认为《五号屠场》促成了美国退出越战。因美国政府刻意淡化德累斯顿大轰炸,使本书多次遭禁。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美国作家,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曾被许多作家公认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冯内古特擅长以黑色幽默描绘时代荒谬。战争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五号屠场》就是根据他在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真实经历写成。代表作《泰坦星的海妖》《猫的摇篮》《冠军早餐》等。 你会听到: 1、小说内容、时代背景简介。 2、冯内古特生平和写作特点。 3、和我们读过的战争文学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4、精彩片段分享。 5、《五号屠场》为什么经典? 片头曲:香堂 片尾曲:白西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