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澳洲我能拯救所有人,中国女孩除外 | 不陀枪师姐03
大家好,我是猛哥,终于到了交作业的日子。 咱们「不陀枪师姐」系列的嘉宾,社工侯小圣的新书《在家与彼岸之间》终于上市了!咱们播客里是全网首发,不仅有优惠,而且在这里扫码下单,买到就是亲签版。 这本书记录了小圣在澳洲当社工的见闻和奇遇,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10次女孩之间的互相拯救,十六岁的体重秤,十九岁的报警记录,四十岁的火锅店——每个女孩都用勇气拼贴着自己的彼岸。 今天节目要讲述的故事也收录于这本《在家与彼岸之间》,故事的名字叫《妈妈们》。在妈妈去世后,侯小圣从3个澳洲女人的身上,解开了自己和妈妈的心结。 我之前刷到一个搞笑视频,一个医生抱着女孩哇哇大哭,女孩安慰医生说:“没关系,都过去了。”这个视频的标题是:我在国外看心理咨询,给白人医生说抑郁了。 有一条评论说,这并不是他们承受能力差。对于我们来说,苦难太常见了被当成普通事,但常见不代表那是正确的。 对于很多华裔女孩来说,压抑情绪几乎成了一种生存惯性。 作为司法社工,侯小圣学过心理学,还对心理健康问题做过专业研究,她在澳洲帮助过很多不同族裔解决过心理问题。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是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的,她是真正的心理坚强,而不是故意逞强。直到她遇上一起特殊的案子—— 她发现不但救不了这些中国女孩,甚至连她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3:15 不配枪的澳洲“女警” 10:34 厨房有它,暴露国籍 17:13 犯错是工作的一部分 26:30 跟踪女儿好几年 37:55 给自己找一个新“妈妈” 43:57 “我不想再说英语了” 53:29 离家出走20年的妈妈 67:43 人的情绪需要练习 嘉宾: 社工侯小圣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剪辑: 一雪
- 当世界冠军脱下衣服:“人生已经烂到底,索性豁出去”|捕手档案001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一期新的尝试,没有嘉宾,由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虽然和往期反差很大,但我实在太喜欢这个故事了,有生之年我也无法完成和当事人的访谈,为了不错过好故事,所以咱们就这样讲。 故事的主人公叫今井梦露,她曾经是滑雪项目的世界冠军,却因为一连串的厄运走上歧途,成为应召女郎和拍摄成人电影。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拯救自己,最终重新冲击滑雪赛场。 这个故事很多人讲过,但我们编辑部找到了更多细节和她真实访谈资料,可以想更完整地展现一个人在深渊边缘,如何以近乎偏执的求生欲,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原文来自天才捕手计划发布的天才档案栏目,这是由编辑们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可靠的文字、影像资料,进行还原式地写作完成的作品,由我为大家口述。 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期,如果喜欢就在评论区告诉我。像这样精彩感人的故事还有上百个,我都可以讲给大家听。 一起听节目吧! △梦露和孩子在一起 制作:一雪 编辑:两三点、月半 主播:@猛哥天才捕手 参考资料: 1、今井梦露个人博客 2、《今井梦露消失了,现在我作为上班族与“Excel”作斗争》,postseven新闻频道,2022年12月20日。 3、油管作者街録ch〜あなたの人生、教えて下さい〜发表的今井梦露的专访 4、观察者网、凤凰体育、网易体育、环球网相关报道
- 大厂打工怪谈:签了这份协议,可能会被公司偷拍 | 天才编辑部009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一期编辑部唠嗑,聊了3个故事,其中1个已经更新,2个正在生产。重点讲了一个跟大家切身相关的故事,建议每个打工人都要听。 这个故事来自天才捕手计划作者李不疑律师,她为一家大公司处理员工和前公司的纠纷。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她发现员工在跳槽的过程中,被老公司压榨、偷拍,被新公司诱惑又抛弃,只能无奈签下一个个协议。法律资源永远都不是平等,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的时候,要警惕自己签下的每一份契约。 除了李不疑的故事,我们还预告了法医廖小刀和法医留二两的大作,分别从他们自身视角展开观察,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法医这份工作带来的震撼。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1:10 不同季节会有特定的故事 04:05 地域属性在故事中的魅力 23:35 在大厂工作可能会被偷拍 47:05 无意间撞见魔鬼继父 56:55 有些事要一遍遍讲 59:17 预告:73岁老农诈骗18亿 主播: 编辑迪恩 编辑月半 编辑小旋风 @猛哥天才捕手
- 【7月新鲜事】定了!人在东南亚(一起发财版)
大家好,我是猛哥。好久没聊天了,这期唠唠嗑! 如果你们有带劲的亲身经历,或者周围有朋友正在东南亚打拼奋斗,甚至已经跟随家族移民的二代华人,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故事。 我们想开发出更多像《边水往事》一样成功的IP,因为边水的故事,也是从一次邮箱投稿开始的,期待各位联系我,微博@猛哥天才捕手私信,也可以加我微信mengge_1990,备注投稿。 有些地方只要你在那,就一定有故事,不要谦虚觉得自己的经历平平淡淡,都告诉我,我来判断!咱们一起搞出点动静,期待大家!
- 三个老播客人对谈:我们没有浪费得到的话语权 | Apple 播客20周年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和两位老朋友对谈的一期节目,也都是播客领域的前辈、名人,我经常管他们叫播客圈活化石。他们就是发发大王的主播大王,和大内密谈的主播相征。我们在大小场合经常交流工作,但正式公开地聊各自做播客的历史,这还是第一次。 播客这个词是英文podcast的音译,这个单词是ipod(苹果的音乐播放器)和broadcast (⼴播)的结合。2005年6⽉,Apple在iTunes中集成了播客功能,⽤户可以下载自己喜欢的播客听。从这里开始,播客走向了更广大的用户群体,到今年为止正好是20年。我们这期节目也是受到苹果的邀请,回顾自己做播客的历程。 我参与这20年历史中的5年,相征长达12年,而大王做播客13年,也几乎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播客创作者。最可贵的是,到今天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播客,他们依然在一线保持创作,陪伴了两代听众。他们参与了播客的成长,舆论的变化,团队的组建、解体以及内容的不断突破。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以相征和大内密谈的成长为线索,一起回顾做播客这些年我们自己的变化。我总觉得播客人都是迷恋话语权的,不停地说,我们在簇拥和争议中迷失自我了吗? 一起听节目吧! 08:20 播客的诞生 35:00 一星差评和负面评论 43:30 做100期挣10万 54:00 好搭档是试出来的 01:11:40 和讨人厌的嘉宾对话 01:20:30 尝试讨好听众怎么样? 01:31:40 小登,中登,老登 01:47:50 播客人怎么样? 主播: @发发大王本王,播客「发发大王」主播 @相征,播客「大内密谈」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天才捕手FM」主播 剪辑: 司南34 封面: 划水怪
- 【声量2025】东北话?上海话?方言复兴计划 | 简里里、Storm、梵一如、猛哥
大家好,我是猛哥。 这期节目是一次大串台,发生在2025年的【声量Fu】活动上,这是由深夜谈谈播客网络发起的播客活动。 我和很多主播朋友跟随声量在阿那亚、玉兔岛都进行过大串台,每次都聊得很嗨。这次话题是组委会发起,透过对东北话和上海话的“崛起”,聊聊方言复兴这个话题。 这次出战的主播除了代表东北话的我,还有来自上海黄浦区的梵一如,以及上海杨浦区的Storm,还有从北京搬到上海的简里里。我们带着自己的视角和方言,从东北话占领直播间,上海话占领大女主电视剧这两个印象聊起,完成了一次有趣的谈话,希望大家喜欢!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8:10 东北人在冬天试段子 15:00 上海+大女主=爆款剧? 22:00 缠足故事和“新脚本” 32:00 方言的特殊功能 43:00 康有为梁启超互相能听懂吗? 49:00 澳洲的猫有口音 主播: @简里里,「Blow Your Mind」主播 @Storm,「嘻谈录」主播 @梵一如,「井户端会议」「东亚观察局」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天才捕手FM」主播
- 战地记者韩冲:所有枪炮声里,最刺耳的是我的相机快门 | 天才职业181
大家好,我是猛哥。 这两天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各种角度拍摄的以色列和伊朗的导弹对轰视频,甚至还有来自飞机上的视角。 无数颗导弹划过夜空,像一场缓慢的流星雨,我想象自己如果在特拉维夫或者德黑兰,此刻应该去哪里?或者应该做点什么?无非也就是收拾好东西祈祷导弹别落在我头顶,然后拿出手机录像,再刷刷视频。 我看到一个IP是伊朗发的导弹起飞的视频,底下有一个以色列IP的人说,哥们,下次发射之前你告我一声。我被逗笑了,但是想想好无奈,战争阴影下的人什么都做不了,失去一切仅在一瞬间。 今天的嘉宾是前战地记者韩冲,2011年,他和三个伙伴每个人用胶带缠在腰上一万美元,带着物资从埃及赶赴利比亚战场,准备开始为期1个月的特别报道。他们落地不久就得到新政府通知,已经锁定了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卡扎菲的位置,战争即将结束,属于这几个年轻记者的大事件也开始了。 此后四十几天里,韩冲和同事们用影像文字记录了一个个被战火摧残的面孔,以及一个现代国家政权更替的场景。这几天看了太多导弹的视频,让我们跟随韩冲的讲述,把镜头摇低一点,看看战火下的城市。 一起听节目吧! 展示几张冲哥的摄影作品: △利比亚,战线后方运送弹药的士兵 △叙利亚,炸弹袭击后的场景 △利比亚,战后的城市街道上的哑弹 △利比亚,庆祝战争结束的士兵和少年 △利比亚,韩冲在苏尔特前线的掩体后(右一) 时间轴: 06:40 腰缠一万美元现金 11:30 打车出发去前线 16:35 昨天停尸房停满了 23:20 宣布战争胜利 32:20 新政府成立的一刻 39:40 卡扎菲最后的画面 54:00 如果没有战争 嘉宾: 韩冲,前战地记者、播客【清河摄影部】主播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剪辑: 一雪
-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分享几个合法上网的小技巧 | 天才职业180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5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普法活动暨《重返庭审现场》故事分享会(第四场)在法信书店举行。由北京天才捕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持人大猛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少年审判法官共聚一堂,讲述自己在办案中的所喜、所忧、所思、所盼。 《重返庭审现场》,是同名短视频动漫作品的漫画版。同名短视频自2023年12月播出后产生热烈反响,截至2024年2月观看总量超过2亿人次,点赞量超过1200万次,众多媒体纷纷发文点赞。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出品,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才捕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制,天才职业故事内容制作。重返庭审现场漫画团队从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选取了四个涉及校园欺凌、故意伤害、性侵害等真实案件。真实的情节背后,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是反思、是警醒、是拯救,也是保护。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四位法官的做法就是答案。在各大购书平台搜索【重返庭审现场】,就可购得本书。 借此良机,本台特邀来自北京互联网法院的颜君法官,分享案例故事,科普法律知识,希望广大听众朋友们一起感受到法官的专业精神和真挚情怀。 下面请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颜君法官提供的互联网法庭庭审现场照片 嘉宾: 颜君,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 天才捕手凭什么自称真实故事?聊聊非虚构的边界 | 天才编辑部008
大家好,我是猛哥。 这次天才编辑部的节目跟以往不一样,我们没讲故事,而是探讨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天才捕手发布的所谓真实故事,有没有假的?或者代入提问者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尖锐一点:所谓“非虚构”这个那个的,说得绘声绘色,当时是怎么回事,你们看见了? 老读者和听众大概了解,除了一些特定的场合,我们不太会提非虚构这个词。因为相比不断对新事物下定义,我们对讲故事本身更感兴趣。所以从成立至今,天才捕手计划发布了几百个真实故事,签约了上百位来自不同职业的作者。达成的版权成交涵盖电影、电视剧、图书、话剧、甚至是互动游戏。每一个用真金白银来合作的优秀创作者,都会尽可能向我们搞清楚这个问题,这些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怎么证明? 我相信各位听众也好奇,虽然有些事实核查的内容不能公开展示,但这期节目我们会正面给出一些天才捕手计划的行事准则。了解我们的创作意图,才能理解我们眼中的真实故事,也能更好地欣赏这类作品。 更何况,我知道你们都当真的听了,那我有没有按真的做?这是咱们作为创作者和用户的感情基础,我应该,也必须让你们知道,我们比任何人都在乎每一个故事的真实性。 我们可以接受有限的真实,但永远不会放弃求真。有太多次我们为了真实放弃了很多完美的故事,因为这不完美的真实,恰恰是最撼动人心的部分。 举个不够恰当的例子,网上对真假讨论最多的就是鉴宝节目。如果代入到故事行业,我们肯定不是能做出以假乱真作品的能工巧匠,更不是擅长辨别真伪的鉴定师。我们就是一些痴迷的考古人,小心地拂去每个故事中的尘土,让真实的质感显露。 去年我们有幸入围了崔永元老师的口述历史国际周活动,见到那么多“求真”的同路人让我大受震撼。也是那天我才意识到,我们的作品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有一种形容说,非虚构是历史的备份。 扯远了,还是说回我们的小小作品。这次我们从两位作者的转型说起,编辑们各自分享了自己创作的思考。这期节目对内容创作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尤其是想写真实故事的朋友。想听讲故事的朋友,这期节目没有,不要在评论添堵啊,咱们和气生财。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6:00 处理一具尸体60元钱 11:10 主角没有驱动力怎么办 15:00 什么样算好故事?“事故” 31:20 提问和诱导的边界 43:00 面对读者质疑真实性 48:00 我们的真实与新闻的区别 52:28 夏天穿长靴合理吗?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小旋风 迪恩 大耙子 月半
- 大闹非洲婚礼,把我的女学生抢回来|我在非洲当医生05
大家好,我是猛哥。 说起布隆迪这个国家,援非医生谢无界会补充介绍一句,就是奥德彪的故乡。 奥德彪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他是一个在布隆迪用自行车拉香蕉的青年。他乐观的样子和辛苦的生活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多职场打工人自嘲自己也是奥德彪。于是奥德彪成了布隆迪的一个标签,也代表了大家对非洲青年的刻板印象。 谢无界刚到非洲的时候也会接触当地的青年,他联想到奥德彪的形象,以为他们不会思考太多社会问题。想不到在一次交流中,一个年轻学生直接问谢无界,你认为阻碍布隆迪发展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在我们的故事中也许有些参考。 今天是【我在非洲当医生】的第5集,谢无界在诊室里录下了这段声音日记。他和这个有志青年要去参加一场他们无法祝福的婚礼,并试图阻止这场婚礼顺利进行。新郎是当地的一位警察,他们能成功吗? 一起来听节目吧! “非洲的女性,很少有人能选择自己的人生,12 岁可能就会嫁人,我们接过一个病人就是这样子的,她才13 岁就阴道破裂。我还见过连着生了 11 个孩子的母亲,最后一胎子宫破裂,必须要割掉她的子宫才能保命,但是事后才知道,割了她的子宫才是真的要了她的命。” “戴安娜,我祝你幸福,但我觉得这场婚礼并不是你所要的。说完这些的时候现场已经乱了,底下有喊声、嘘声。几个壮汉冲上台,婚礼也因此被打断了。愿意听童话故事的听众,到这里故事已经结束了。但现实不会停止,就是无论发生多坏的情况,现实都会继续下去。” 讲述者:援非医生谢无界 编辑:小旋风、卡西尼 制作:@猛哥天才捕手、小船、高一雪 大家好,我是猛哥。
- 【特别重播】消防员程雪力:送我的汶川兄弟回家 | 天才职业168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是一期特别重播,是去年11月更新的天才职业第168期,嘉宾是消防员程雪力。这期严重被低估了,实际超级好听,好到我要用更新日来重播(我本来这周是有备播节目的,这是真的)。 程老师是一位消防员,主要是面对山火,同时他也是一位摄影师,记录山火中的战友们。第一次发布的时候我包装的方向是讲讲山火消防员这个职业,但最核心的故事我没有在标题里体现。肯定耽误了大家听节目,因为这期播放量不太高,完全不符合它的实际水平。 虽然咱不是为了流量做节目,但播客形式想包装好,手段太少了,一个小时的内容要通过一张图一个标题来吸引人,注定要有取舍。好故事不应该被埋没,这期节目今天发是最合适的。 程雪力刚当消防员的时候,参与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十几年后,他遇到了当年地震中幸存的男孩蔡茂强,此时已经成为了他的新队友。 2022年8月,蔡茂强在救火任务中表现突出,受到嘉奖。2022年10月,蔡茂强在一场山火中牺牲。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一张高速路上的照片,配文是“还有30秒到达战场。” 这期节目的后半段,程雪力作为蔡茂强的队友,也作为一个记录他最后一次任务的摄影师,一起回忆了送蔡茂强回家的故事。程雪力哽咽地描述汶川百姓在街头等待英雄回家的画面,是这期节目最重要的意义。 512刚过去,这一天总是能让我们记起,我们是一个多么坚韧的民族,我们有多么可爱的同胞。 除了这个故事,节目前半段是关于山火的科普,即将到了山火高发的季节,这部分也值得大家了解和分享。也不是说非得让大家分享到小红书什么的,但分享给朋友和家人,也算帮帮我们这期滞销的好节目了。 一起听节目吧! 嘉宾: 程雪力 森林消防员、纪实摄影师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程雪力镜头下的蔡茂强:
- 本公司广纳贤才!(救救我,救救我)
对未来要来入职的伙伴简单表白一下,下周更新!
- 戒毒往事:在电诈园区当幼师的女孩们,第一天就被强行注射 | 天才职业179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依然是我和戒毒警高一丈的对话节目,文案写了两版,总是审核不过,有些关键词太显眼了,比如**、**、***等等。所以我简单说说这期都聊了什么吧! 我们从标题里的故事讲起,沿着戒毒警高一丈的工作转变,探讨了**对人的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立于安全的境地,不被**侵害。 随着科技进步,高一丈单位收纳的**越来越少,他们也开始做社区矫正的工作,也就是与缓刑中的人打交道。上一期我们聊到了缓刑的种种要求,这期我们讲了一个缓刑中的女孩的故事。 以上文案中的**都是我手动打字打出来,跟大家开个小玩笑。希望我们线下的生活中不像线上审核一样非黑即白,有争议的东西都变成**,允许世界存在一些灰色,然后再向往光明。 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6:39 缅北真正的高薪工作 17:09 只有3%的人能做到 29:53 在夜店舞台上宣传禁毒 34:54 为哥哥顶罪,因为你是女儿 49:44 卖自己的银行卡被判刑 61:05 重新做人的仪式 嘉宾: 高一丈 戒毒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戒毒所空荡荡:城市下水管道里,藏着所有吸毒者的秘密|天才职业178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我记得在节目里说过,我住在北京戒毒所对面。可是搬来这里两年了,我发现对面的大院根本没什么动静,整天空空荡荡,还不如隔壁的警犬基地人多。 上周我跟天才的作者戒毒警高一丈聊了聊,这基本是全国的戒毒所的现状,人满为患的时期早就过去了。比如我家对面,据说戒毒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到80人,管教都比学员多,已经可以实现一对一服务了。 高一丈告诉我,过去几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从他所在的单位到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挑战,强戒所里没人了。 这个喜闻乐见的局面,除了禁毒工作取得了进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毒品检验技术实现了飞跃,出现了一种黑科技,叫做“污水毒品检测试剂”。 通过检验城市污水中的尿液,根据毒品含量进行毒源追溯,最精确可以到具体楼层。这种试纸精确度极高,往西湖里撒一勺毒品,都能检测出来。并且成本极低,已经普及全国,大大降低了警方的筛查难度。 虽然单位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但是作为警察,高一丈看到很多人真正告别毒品,还是非常欣慰的。单位也迎来了改变,调整为了女子强戒中心。 已经从业十年的高一丈,自认已经对学员们足够了解,包括对他们行为的下限也不陌生,但了解到一些女性的遭遇之后,毒品对人的侵害再次刷新了他的认识。 这期我们聊聊高一丈的新发现,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5:16 戒毒所也有失业潮? 14:35 “富婆花钱逼我吸的” 22:43 服刑也能线上打卡 31:36 误吸之后的自救指南 39:23 在里边不让喝可乐 46:35 没有人天生是毒枭 嘉宾: 高一丈 戒毒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 她切开妈妈的尸体,就为了确认真凶是不是自己|天才职业177
大家好,我是猛哥。 你怀疑过医院会给病历造假吗? 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连续高烧二十天,住院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却在第七天时突然恶化,三天后离奇死亡。 在这十天里,主治医生始终没有查出具体病因,但从患者被送入ICU抢救开始,医生对患者家属的态度大转弯,从冷漠变得殷勤。 家属找到医疗律师康不医,说要起诉医院掩盖实情,假装给丈夫的尸体抢救了三天。 “不可能吧?”这是康不医在接触患者和家属时,最常出现的第一反应,哪怕她已经看过数不清的病历,仍然能被一些匪夷所思的纠纷震惊。 和大多数医学生不同,康不医毕业后选择站在医院的“对立面”,专打医疗官司,只接患者的诉讼。她会花尽心思为患者多要几万块赔偿,也会对无意中犯错的医生感到惋惜。 在医患关系逐渐紧张的今天,医疗律师是个很难获得理解的职业,甚至被恶评为“搅屎棍”。但康不医对这份工作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她说自己是在解除患者对医院的怨恨。 因为从业越久,她越明白,有很多人坚持打医疗官司,根本不是为了钱。 就像她接手的第一起案子,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儿,执意要给九十岁高龄的母亲尸检,只为了确认导致母亲死亡的真凶,究竟是不是她自己。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4:24 最招医生恨的职业 10:13 在ICU里被抢救三天的“尸体” 19:57 “母亲去世了,是我呛死了她” 28:52 死者家属在卫健委有“人脉” 37:12 身上布满花纹的新生儿 47:57 谁有本事消除医患矛盾? 本期原著故事首发于天才捕手计划公众号,搜索「康不医」或「我在医院当律师」,阅读更多发生在生死与法律之间的故事。 △「我在医院当律师」原著插画 嘉宾: 康不医 医疗律师、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